分享

优秀的科室主任,应该具备哪些品质?

 abarn老牛 2019-01-23

科主任是科室的经营者和管理者,也是某一专业的专家或学科带头人。科主任要投入足够精力抓好科室管理,这是基本原则和要求。


但是,对科主任们而言,他们在上传下达的角色、科室管理者的角色、学科带头人的角色中不断变换中。


作为学科带头人,出完门诊还要安排和辅导科室人员做好科研,还有各种会议等等。不得不说科主任的工作真不轻松。




通常情况下,院长眼中的优秀科主任是这样的:医疗安全不出事,临床业务有增长,学科建设有重点,人才培养有梯队,特色专科有突破,教学科研有创新,精神文明不投诉,管理水平上台阶。


当科主任不易,优秀的科主任更是如此。优秀科主任的首要职责应当是将科室管理好,运营好,调控好。如果一个主任只当名医,不投入足够精力抓好科室管理,那么这样的科室也是没有希望和竞争力的。那么,优秀的科室主任,应该具备哪些品质?


  科主任要有整体意识和服从意识  


科室管理是医院工作的局部,需要相互支持、相互协作,这样才能协调发展,科主任的大局观、整体意识和服从意识是必不可少的要求。


有的时候医院布置某项工作,有一些科主任总是从各方面寻找理由,强调客观,不愿意为别人多配合、多支持,或者有时需要牺牲一些部门利益来换取医院整体利益的提高,这种工作常常是必需的。


但是,科主任的阻碍会使医院和科室的管理效能大大下降,所以,要把科室的配合和牺牲当作是医院管理的整体业绩,也是科主任的管理业绩。


要严格执行医疗管理十八项核心制度和医院管理规章制度,员工对科主任负责。


  创新能力和变革发展的管理理念  


科主任的创新能力是所有工作能力的核心与加速器。一定要注意在医院管理和科室管理的实践中来培养和塑造科主任的这种核心竞争力。


科室工作有创新,就能加快发展,就能与众不同,就能渡过危机,就能具有生命力。反之,则会落后、失败、倒退。科室工作有创新,就需要科主任的管理理念与实践有创新。


  良好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  


总体说来还是要:提高科主任的执行力!一位成功的管理者,5%在战略,95%在执行。


只有科室主任具备较强的执行力,医院决策才能得到贯彻落实,规章制度才能得到规范执行,诊疗原则和操作规程才能得到坚持,医疗质量才能得到保障,医疗不安全隐患才能消除。


作为科室主任,与护士长的良好配合和默契工作,将使科室管理水到渠成。 总之,做好科室主任要有个人魅力,发展观念,并优化整合各种资源。


  科主任要有识人用人的眼光  


在科室里,总有那么一些人是科室的“老鼠屎”,科主任要坚决将他们“铲除”。以下四类就是科室的害群之马:


1.滥收病人型。这里的滥不仅是有多的意思,还有乱的意思。例如病人主诉腹痛,医生既不查体,也不检查,直接收进来内科,结果病人进来检查结果是化脓性胆囊炎,转外科去了。


2.自私自利型。这样的医生不多见,但也不是没有。凡是有家庭的医生都希望自己能够轮到周末休息,他也一样。但是因为僧多粥少,大家只能看运气,轮到谁是谁。但是有的医生不这样,他往往会找许多借口,譬如孩子生病,家里祭祖等等,让别的医生帮他上班。


3.狂妄自大型。个别医生特别刻苦,每天都在研究病历,研读各种最新指南、文献等等,加上技术好,受到不少人病人及家属的青睐,因而觉得自己特别牛,对于别的医生的建议指导总是听不进去。一旦别人提出疑问,他就会驳斥对方直至对方哑口无言。


4.不负责任型。这类型的医生完全可以剔除出去科室了,不负责任就是不尊重生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