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章熊:语文成为生命

 郑王静晓 2019-01-24

2019年1月21日12时24分,章熊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海军总医院逝世。



章熊,1931年生,江苏苏州人。


章熊先生是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也是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前身)的创建者之一。


他先后在清华工农速成中学、北大附中、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香港理工大学、广西教育学院历任教员、副校长、副研究员、研究员、客座教授等职。由于对教育事业的突出贡献领取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


他长期担任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中小学语文教材审查委员,教育部考试中心语文高考命题组组长,在我国语文教育界具有广泛影响。 


他的语文教育思想涉及课程大纲、教材编写、教改实验及考试评价,对于语文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座丰富的宝藏。



01


横跨新旧时代


章熊生于1931年3月28日,江苏苏州人。他出身于江南名门,书香世家。祖父章钰是清末民初知名学者。


1947年,章熊从上海“南洋模范中学”毕业,旋即考入中央大学中文系,师从胡小石、段熙仲、张世禄、陈钟凡、汪辟疆、游寿等名家。两年后转入清华大学中文系。当时大学间允许相互转学,但要经过考试。中央大学有300人参加考试,只有4个转学名额,章熊考了第二名。



1951年,20岁的章熊走进清华大学工农速成中学任语文教师。想到马上就要和《吕梁英雄传》《新儿女英雄传》……里的人物见面了,不禁使他踌躇满志,顿生浪漫情怀。因为他教的第一届学生中,有长征红军战士,有县武工大队女队长,还有满身伤疤立过大功的机关枪手。


1960年,北京大学附中成立,章熊调入北大附中,为首任语文教研组长,后兼任副校长。正是由于他出自名门,从小打下坚实的国学基础,经中央大学、清华大学南北著名学府的熏染,大学毕业后任职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两大名校附中。虽然也曾有过苦闷、徬徨,最终能够弃旧图新,得风气之先。这些使章熊既有中国传统文化深厚底蕴,又能在新时代的大洪流中迅速跟进,在语文教学上左右逢源,游刃有余,成为北京语文教育界的翘楚。



02


博览中外文化


早在上世纪80年代,章熊就与章学淳合作翻译了美国学者威廉.W.韦斯特所著《提高写作技能(Developing Writing Skills)》,这也是把国外的写作教学经验引入我国的第一本中学写作教材。他曾回忆说:


这本书是吕(叔湘)先生推荐的,不过吕先生推荐的是书而不是我。那是上世纪70年代的一本美国中学写作教材,吕先生看过以后非常感慨:“他们中学生的作文比我们的强多了!”于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想把它翻译出来。起初考虑的是张志公先生,不巧张先生卧病住院,才找到了我。


翻译这本写作教材使章熊大开眼界,尤其是书中的结构给了他很大启发。


一是写作专题的选择从“自述”到“辩论与说服”,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很实用,也便于操作。


二是每一个写作专题里面都包括各种练习若干次(书中称之为“准备活动”),然后才是正式的作文。


三是写作技巧、修辞、逻辑知识都安排在相应的专题里,打破了过去教材编写的系统性,重新组合成便于学生实践的训练步骤。尤其是书中收录的美国中学生作文更让他感觉耳目一新。从内容上看,大到美国社会的医疗危机,小到个人情感隐私的失恋;从形式看,有散文,有小说,有诗歌;有的想象奇特,例如《答应我一个假想的葬礼》……写作是无拘无束的,学生的学习是快活的。


章熊不禁想到:“假如我们的学生也能这样,再加上东方的哲理思维,会是什么样子呢?”这无疑大大开阔了他日后从事语文教育研究的学术视野。



03


汇通理论实践


章熊的语文教育研究具有理论基础深厚、涉及面广、实用性强等特点,这源于他具有多年的一线语文教学与研究实践,特别是“小论文写作”“当代文艺讲座”等教改实验。


正是他的这些特殊语文研究实践活动,使得他的语文教育理论研究,能够立足于课堂教学,立足于教材编写,立足于高考命题实践。根深叶茂,蔚成大家。


教改实验


 “文革”结束后,语文教育迎来春天。章熊痛感当时语文教学上的“泛政治化”倾向,语文课成了标语口号课的弊端,他带着“以天下为已任”的使命感,率先在北大附中开展“语言与思维训练”实验,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后来又搞“当代文学讲座”,“小论文写作”实验,特别是后者,把学术论文的写法引入中学作文教学,学生一学期只写一篇,打破了两周一篇作文的习惯格局,为语文教学开启了新生面。自然也招来各方面的质疑与责难,甚至在家长声称要转学的压力下,他曾有一个半月不能上讲台。


后来他看到美国加利福尼亚教育监督部门的一份试验报告:取同校同年级两个班,一个班两周一次作文,一个班期末才写一篇;试验结果,两个班并没有明显差异这就更坚定了他开展这一教改实验的信心。


章熊的教改实验,很快引起语文教育界的共鸣。张志公先生在《简单论文写作·序》中说:“与其让学生每两周写一篇作文,倒不如让他们少写几篇,反复修改。”


教材编写


1981年,为了贯彻落实国家教委关于办好一批重点学校的指示,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开始组织编写一套供重点中学使用的语文教材。


其中“六年制重点中学初中语文课本”阅读部分由张定远先生主持。张定远先生邀请章熊、顾德希、张必锟、张建华等语文名师参加。



章熊先生担任人教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高中选修教材《文章写作与修改》的主编


章熊对语文教材事业的贡献,还表现在他所参与的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中小学语文审查委员工作。从1987年直到1999年长达十余年间的我国中小学语文教材,无不凝聚着他的心血。


高考命题

章熊1984年开始参加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语文命题工作,直到本世纪初他才因年龄原因不再参与,长达20年。


他主持制订的语文能力层级,即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运用等五个能力层级,即所谓“羊字结构”理论也为现行语文《考试大纲》所继承。他还领导教育部考试中心“大规模考试作文评分误差控制”课题组,编写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大规模考试的作文评分参照量表。


他亲自命制或者审批的题目,成为高考试题中的经典试题。


【试题1】

排列下面四句诗的顺序,把句前的字母填在方格里。

A.杨柳青青着地垂

B.借问行人归不归

C.杨花漫漫搅天飞

D.柳条折尽花飞尽

(   )→(   )→(   )→(   )

这道题考查两项语文知识:

一是对偶和绝句知识,能够将A和C组合在一起,D是第三句,B是第四句,这就可以得到基本分。

二是连贯知识。“柳条折尽花飞尽”句中,先说“柳”再说“花”,所以应该A句在前,C句在后,这就可得满分。


【试题2】

我国西汉时期著名数学专著《九章算术》上有这样一道题:

“竹原高一丈,末折着地,去本三尺还高几何?”

根据该题所做的图示,正确的一副是:

这是1989年的高考题,有没有觉得它“很语文”?是不是“很现代”? 


【试题3】

1989年的作文题,更是被誉为“任务驱动型作文”的鼻祖:

你的好朋友XX是某重点中学高三年级里中上水平的学生。他对历史特别感兴趣,从高一开始,就立志报考某重点大学历史系。现在毕业在即,班主任李老师动员他报考一般院校,认为这样录取的把握比较大。他父母认为学历史“出路”窄,由于他外语成绩很好,所以坚决主张他去报考外经、外贸专业,将业容易找到工作,待遇也比较优厚。

他为此感到困惑和苦恼,给你写了一封信,想听听你的意见。请给他写一封回信。

这样的作文题目,话题就来自学生生活,让每个人都能有话可说,同时又最大限度避免了套作,实在是太棒了! 


【试题4】

排比、对偶,以及两句相对而字数不完全相等或对得不那么工整的句子称为“对称句”,又称“整句”。请将下面的文字中画线部分改成对称句。

我见过雍容华贵的牡丹,也见过高洁清雅的菊花;见过婀娜多姿的水仙,也见过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见过朴实的无华的小麦花、高粱花,也见过光彩照人的英雄花。

然而,在我的记忆深处,使我终生难忘的却是这样一种花:它不是开在阳春三月,而是开在寒冬腊月;它不在花坛暖房里开放,冰天雪地才是它怒放的地方;迎接它出生的不是和煦的春风,而是凛冽的北风;是人民的眼泪和心血滋育它成长,而不是春风秋露

它,就是献给周总理的花,那天安门广场上一望无际的花。


在参考答案中,将不同答案分别赋1-6分,得分情况真实反映考生的语文素养。如:


4分答案:它不是开在阳春三月,而是开在寒冬腊月;它不是开在花坛暖房,而是开在冰天雪地;不是和煦的春风迎接它出生,而是凛冽的北风;不是春风秋露滋育它成长,而是人民的眼泪和心血。(虽改成了整句,但均用“不是……而是”句式,比较呆板)

6分答案:阳春三月,它不开;寒冬腊月,它怒放。花坛暖房里,不见它的踪影;冰天雪地里,它发出震撼人心的力量。迎接它出生的,不是和煦的春风,而是凛冽的北风;滋养它成长的,不是春风秋露,而是人民的眼泪和心血!(整齐中又有变化,优美生动)



04


寄语年轻教师


最后,分享一篇章熊先生的《寄语》,聆听老一辈学者对年轻教师的教诲。


寄语


章  熊


杰克·伦敦有一个警句:“年龄随着岁月而增大,青年永远是青年。”我羡慕你们,年轻的教师朋友们。


年轻往往幼稚可笑。1951年,我执教于清华大学工农速成中学,当年刚好20岁。对于什么是语文教学,我根本不懂。一次,我大讲“比喻”,讲“本体”“喻体”,讲它的作用是“形象”“生动”。然后布置作文——凡是能使用比喻的地方都尽量使用比喻。结果学生的作文里出现了这样的句子:


……章老师讲课,唾沫好像火星,飞到学生嘴里,进入学生心里。……


工农干部的感情是真挚的,但是我看了很不是滋味。若有所悟,却又不甚了然。直到后来,读到一本英国某教授的修辞学著作,其中说到“修辞学的任务,不是讲‘这是什么’,以获得概念为满足,而是分析善于运用语言的人的经验,讲它‘为什么这样’”,才似乎明白。于是在后来给老师们的讲学中,我经常举这个例子,既取消自己,也借此讲修辞教学中容易出现的弊病。


年轻人鲁莽,不知道天高地厚,不懂得任何事物都有其界限和分寸。然而,在这种鲁莽的背后,不正是有几分可爱的虎气么?


年轻人容易把事物理想化,理想化又是和执着结伴而行的,还是那一年,讲了一堂语法课之后,我到了吕叔湘先生家里,对吕先生说:


“这么教语法没有意思。”


吕先生说:


“对。”


“那怎么教才好呢?”我说。


吕先生想了一会儿,说:


“我们写东西,常常需要把几层意思合成一个句子。修改的时候,又常常觉得句子长,不好懂,把它改成几个短句子。就教怎么写长句,又怎么改成短句,怎么样?”


我觉得有道理,但是怎么样才能把这个问题讲明白,其中的规律是什么,却很不容易弄清楚。不过这项探讨既然开始,就欲罢不能。指导《长短句变化》的初稿写成,已是1976年(其间当然有人所共知的干扰因素),前后共用了25年。


不了解事物的复杂性,才容易理想化:知道世界是多么复杂之后,又会丧失那种执着精神。年过花甲,我自问已经没有了那种勇气,可回忆当年少不更事的时候,仍然感到甜蜜,觉得那是可贵的。


我羡慕你们,青年朋友们。你们不会再像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开始执教时那样茫然无知,你们的起点比我当时要高得多。你们现在已不再像我当初那样闭目塞听,全世界学科研究的新进展(包括本世纪新开创的分支学科)、国内优秀教师的经验总结……这些,都大大开拓了你们的业务视野;特别是现代社会所萌生出来的新的社会需求以及对民族文化传统的呼唤,更使你们的思维远比我们活跃。


我从来不是“九斤老太”,我从来都把希望寄托在年轻一代的身上。你们的所闻所见,都是当年我所无法比拟的。诚然,在经验(包括教训)方面,你们还有所欠缺,此外,在业务修养方面,你们也许还不是那么充分,但这些都是可以积累和弥补的。长江后浪永远要推前浪,我唯一的希望是,有朝一日,当你们成为“后浪”的时候,能够自觉地推波助澜,而不要以自己有了经验而成为后来者的障碍。在这一点上,我还有自知之明。这是我的优点,我想。


文章综合自:中学生读写、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语文学习、人民教育出版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