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年流感有多强

 桃花背 2019-01-24

为财经人士 倾心打造的投研资讯平台

从研报里面寻找预期差,

以价值之名,行投机之实。


今年流感有多强


1. 2018年12月流感病例较去年进一步增加,流感疫情依然严峻

近日,中国流感监测网络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南北方省份流感活动水平继续上升,已进入2018~2019年冬春季流感流行高峰期


来自疾控中心的法定传染病报告显示,2018年12月全国流感病例达13.04万例,高于2017年12月的12.18万例,更远高于2012~2016年年同期。

并且根据2019年前两周的最新数据显示,流感疫情依然严峻,第二周较第一周暴发疫情数量更多,南方省份流感样病例ILI%较第一周有所提升,达到5.5%。

ILI是指流感样病例(发热且体温≥38℃,伴咳嗽或咽痛之一的病人)占就诊总数的百分比

刚过去的一月第三周(1月14-20号)流感样病例ILI%已经达到5.9%,但是去年同期数据是6.5%

总结来说:目前已经进入冬春季流感高峰期,按目前的数据看,流感疫情依然严峻

流感相关概念股主要关注两个方向:

一个是疫苗预防,例如天坛生物、海王生物、华兰生物、莱茵生物等;

另一个是相关药物:例如以岭药业、济川药业、葵花药业等。

提示一下,以上个股仅限于短线题材炒作,谨慎参与


2. 什么是流感?流感不是普通的感冒

其实今天文章的主要内容不是交易方面的,而是要跟大家提示下,流感不是普通的感冒,要注意预防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由于患病初期与普通感冒症状很相似,都有发烧现象,所以很多人就以为自己是普通感冒,不当回事。结果连续发烧好几天才去医院检查:

第一,耽误事。

第二,很可能引起一些并发症,比如肺炎、脑膜炎、休克等等,非常危险。

第三,可能传染给自己的家人、同事

所以,再次提示下大家,这个季节感冒发烧最好还是去医院检查下,尤其是在自己吃了药还不见好转的情况下


3. 社长温馨提示:冬春季要注意预防流感

目前主要的预防手段包括疫苗接种、药物预防和一般预防措施,其中疫苗接种被认为是最有效的预防方案

科创板方案落地


今日盘前的消息,1月23日,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总体实施方案》、《关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实施意见》

此外,有消息称,目前已有多家公司在接受科创板IPO辅导

之前《证券板块将迎来政策与市场的双击!》一文曾分析过券商板块的中线逻辑,今天再简单补充几点。


1. 科创板能为头部券商带来多少业绩增量?

首先,研报社认为,这部分市场可能只有头部券商才能分一杯羹

昨晚有消息称:“关于科创板的推荐和审核未来将会非常严格,相关保荐人需要在两年之内做过三单IPO,才能对科创板项目签字。而符合该标准的保荐人多集中于头部券商之中。”

不管这个标准会不会最终落地,但科创板的推荐和审核将实行非常严格的制度,这一点毋庸置疑。未来科创板成为大投行的战场也是大概率的事件。

其次,我们测算了以下,预计2019年科创板承销保荐收入大概为8亿元,这大概占到全行业投行业务收入的2%左右,而占整个证券行业收入的0.33%。

这个绝对收入不低,尤其是如果只有头部券商参与的话


2. 头部券商业绩低点或已经过去

中信证券、海通证券、浙商证券、方正证券、国元证券已经披露2018年业绩预告,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4亿元、52亿元、7.2亿元、6-7.2亿元和6.8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8%、40%、32%、50%-60%和43%。

主要是受到市场震荡下行以及2018年融资融券、股票质押式回购业等业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金影响。

头部券商资产负债表稳健,预计后续影响较小,因为大型券商低于平仓线的融出资金规模/归母股东权益的比例显著低于中小券商。

简单地说,就是头部券商股权质押业务风险要小于中小券商


3. 重申头部券商的几点逻辑

1)资本市场改革与纠偏、股票市场处于底部阶段

2)受益于科创板的推出,投行业务有望稳健增长;

3)融资成本下行;

4)股权质押业务纾困

5)行业集中度提升(中信证券再次收购小券商);

6)行业平均PB估值1.4倍,头部券商估值在0.9-1.4倍之间,而行业历史估值中位数在2倍左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