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让用户拥有参与感,营销更容易成功?

 黄元章3355 2019-01-24

我们可能没有察觉到,我们对某一事物付出的努力不仅给事物本身会带来变化,也会改变自己对这一事物的评价。举个例子,人们之所以热衷于购买宜家的半成品家具,回家组装,是因为在这一个过程中人们付出了劳动,收获了成就感,进而对产品的价值也会高估。该如何在营销策划中利用人们的这种心理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再聊这个话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个概念:鸡蛋理论

鸡蛋理论源于消费者的一种行为特征:我们对一个物品付出的劳动或者情感越多,就越容易高估该物品的价值。上世纪50年代,某家食品公司发现,他们的一直卖不好。研发人员对配方不停的改进,用户就是不买账。这问题难倒了食品公司。最终,美国心理学家欧内斯特发现,蛋糕粉的滞销,真正的原因是,这种预制蛋糕粉的配方配的太齐了,家庭主妇损失了“亲手做的”那种感觉。

于是欧内斯特提出:把蛋糕粉里的蛋黄去掉。这个想法被称为“鸡蛋理论”。虽然这位烘焙增加了难度,但是家庭主妇们觉得,这样做出来的蛋糕,才算是我“亲手做的”嘛。蛋糕的销量获得了快速增长。

参与感的本质是付出了成本,而成本的付出会影响人对事物的看法

了解了“鸡蛋理论”的由来后,我们应该如何运用这一理论在进行我们的营销策划呢?有两个方法:

第一、让用户有参与感。

小米就是一个经典的例子,让早期用户参与它的手机操作系统功能和体验设计,获得了一批忠实的种子用户,成为扩散的起点。另一案例是苹果的iPod。苹果公司提供了一项免费的服务:激光镌刻。消费者可以自己构思和创作一段文字,苹果公司进行激光镌刻后发货,增加用户的参与感,同时也能增加用户对产品的喜爱。

第二、让用户付出劳动

浙江有一个烘焙零售业的老板,开了几百家连锁店。他的门店里面,有着一张巨大的操作台,一排椅子。这个老板说,顾客可以在这里动手,自己制作蛋糕,然后花钱买走自己的作品。据说这项DIY业务毛利颇高,比门店卖的成品还要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