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有痛经的女性以为,痛经只是痛痛而已,过了经期就没事了。
西医也认为,痛经在女性中是常见的症状,未婚前痛经待年长后特别是婚后生育过后,痛经自然会消失,可不必治疗。许多女儿婚后甚至生育几个小孩后还是痛经,西医如何解释?可见西医跟没有医学常识的一般人一样的见识。西医对痛经这样幼稚的认识,怎么指望它治痛经?不是缘木求鱼吗?
其实痛经,说明身体出了问题。中医学认为:妇女在经期及月经前后,生理上冲任的气血较平时变化急骤,此时若感病邪或潜在病因与气血相干,以致冲任、胞宫气血运行不畅,则"不通则痛";或致冲任、胞宫失于濡养,而"不荣则痛"。痛经多因情志所伤。六淫为害,导致冲任阻滞,或因精血不足,胞脉失于濡养所致。
下面是我诊治的一个病例。
李某,女,30岁,痛经多年,十分难受,经朋友介绍到深圳梧桐山中医学堂诊治。
症状:经行不畅,痛经,性冷淡,畏寒,纳可,大便时秘,小便调,面色晦滞,舌暗红,左脉沉弦,右脉尺弱。
中医辨证:肝郁气虚,冲任不调。
中医 治法:益气养血,疏肝调经。
中医方药:当归、白芍、 柴胡、丹参、桃仁、牛膝各10克、香附、 延胡各6克 青皮3克 乌药2克。
二诊:患者述服药后经行畅,经量多,经色正常,经行腹痛全消。诸症好转,面色转泽,舌淡红,苔薄,两脉小弦,守方再进15剂以固疗效。
我们不妨看看科学的西医如何治疗痛经的。
一、对症治疗
1.止痛、解痉:为防止痛经的发作,可在月经来潮前12~24小时口服解痉止痛类药物。轻度痛经者可口服去痛片或磷酸可待因 60mg;严重痛经患者可皮下注射硫酸阿托品0.5mg。另外,巴比妥类药物对痛经亦有疗效。
2.镇静:对严重痛经伴精神紧张、情绪不稳定的患者,可给予少量氯丙嗪口服。
二、内分泌治疗
1.雌激素疗法:适用于子宫发育不良而经量较少者。一般选用已烯雌酚0.5~1mg,于月经第6天开始口服,每晚1次,续服20天,连用三个月经周期。此法的目的在于抑制排卵而防止下次痛经的发生。其缺点是部分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症,可同时给予维生素B6 口服,以减少反应。
2.孕激素疗法:目的在于通过抑制垂体功能而达到阻止排卵,从而消除痛经症状。常用炔诺酮(妇康片)、炔异诺酮或甲孕酮(安宫黄体酮)每天4~8mg,口服。自月经第5天起,连服20日,连用三个月经周期。多数患者在停药后半年内无痛经现象。
3.口服避孕药疗法:用避孕药Ⅰ号(复方炔诺酮片)或Ⅱ号(复方甲地孕酮片),于月经第5天起,每晚口服1~1.5片,连服22天。治疗后第一个月症状即可减轻,第二个月起效果更加显著。
三、前列腺素拮抗物
naProxen为一种前列腺素拮抗物,对已婚妇女通常可用naProxen钠275mg,经阴道给药,1小时后,即可不痛。也可口服消炎痛,1次25mg,每日2~3次,从经前第1天开始,持续至月经第2~3天。另外亦可服用乙酰水杨酸0.3g,甲氯灭酸250mg,方法同消炎痛。
四、手术治疗
1.扩张宫颈法:对宫颈管狭窄的病人,用器械扩张,以利经血畅流。
2.子宫悬吊手术:如子宫极度后倾后屈,经上述各种方法,效果不显者,可行此法。有利于经血流通,以减轻痛经,同时有助于受孕,对久婚不孕者可考虑施行此术。
3.骶前神经切除术:对不能耐受排卵抑制剂,或有禁忌症的严重痛经病人可能适宜。
西医的治疗,吃止痛药,麻醉神经;吃避孕药或孕激素;手术扩张堵塞。除了伤身体,能解决问题吗?不是幼儿园玩过家家吧。
本医案的方药须在中医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