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不住,记了就忘?因为你没有遵循“7的法则”~

 文渊阁326 2019-01-25

记不住,记了就忘?因为你没有遵循“7的法则”~


与暗记相关的心理学上,有一个“7的法则”。

记忆什么时,记7次为一组,几乎都能做到记住不遗漏。

而美国的数理学家的米拉(George Armitage Miller),通过实验研究(人一次记忆可能的限度,在色、音、味等不同感觉域的实验)后也验证了这个法则。

也就是说,不管是什么学习和内容,7是能正确暗记下来的最有效次数。

反复学习·阅读·复习7遍的一组,只要不是傻瓜,大部分人都能记住所学内容。

如果有的人实在记不住,那么再来一组,妥妥地记住。


记不住,记了就忘?因为你没有遵循“7的法则”~


为什么多阅读,广泛阅读是提升记忆力的有效方法?

记忆要经过3个过程:要记+记住+想起(放到心理学上就是铭记《记忆的阶段,感觉的过程》—>保持《记忆恒痕迹,分类储存》—>想起《换起储存的记忆》)

大部分认为的记忆力不好,其实不是没有记住,只是没有能想起,所以,想起时记忆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环。

请记住,所有记忆的基础是联想(反对联想,类似联想,接近联想,音色近似联想)。

它的特征有3个:新近性(最近的联想更容易想起),类数性(类似小学所背的99乘法口诀更容易想起),生动性(带有情感和故事性质的更容易想起)。

即使死记硬背也要发动联想,才能记得更快更牢。

这时,新记忆的情报信息,如果能和大脑中已经存在的事实等关联起来,关联越多,关联越深,就越是容易记记住和想起。

也就是说,线索越多越容易想起。

这就需要通过翻翻涉猎和深度的大量阅读来积累大脑中可以和学习的新知识关联起来的事实。

所以,不断学习不断阅读反过来也是在有力强化提升记忆能力。


记不住,记了就忘?因为你没有遵循“7的法则”~


记忆的分类,不同科学认知有不同分类,除了我们所熟知的“瞬间记忆、短期记忆、长期记忆”的分类,“机械记忆(死记硬背)、图式记忆(为记忆内容排序、排序、按位置的记忆)、逻辑记忆(理解记忆,通过理解意思,和逻辑性关系来记忆)的分类外,还有一种重要的分类,即”“感觉记忆、身体记忆,情感记忆、概念记忆”的分类方法。

感觉记忆—如读背单词,看到他人的脸,听到别人的声音等,通过视觉、听觉得来的记忆。

身体记忆—如运动员训练掌握某个动作等,主要通过手足口为中心的运动学习产生的记忆,甚至达到了条件反射的程度。

情感记忆—如小时候被蛇咬了,十年都会怕井绳等,类似的伴随着经验过的带着强烈感情的记忆。

概念记忆—如记忆文章的大意。

4种记忆中,身体记忆(运动性记忆),是只要记住了基本就不会遗忘的最有效记忆,次之是情感记忆。

比如,小时候学过并掌握的游泳、骑自行车、溜冰等,到了成年后只要稍加练习,还是一样能玩得溜;学会汽车驾驶后,很久不开照样不忘。

相反,感觉记忆就很容易,你可以想想自己学生时代,为了考试拼命记住的学习内容,考完试或者几年后,肯定会忘得一干二净。

所以,现实中可以活用到这个身体记忆的例子,比如,学习外语的场合,不要只是看和听,要大声读出来,同时手不停地跟进抄写,对于防止遗忘,效果上则会完全不一样。

这些固有的,即成的,已成为基本认知的记忆方法,我们称其为记忆术。

能成为“术”的事实,已经是千年不变的“妖精”,普遍适用任何人。

与之相对的是,那些学霸的独自方法就不能称为“术”,因为它们或许只适用于学霸本人,而不适用于其他人。

类似的被称为“记忆术”的。还有如上面的暗记的“7的法则”等等。

可有效提升记忆力,活性化大脑的中医配方:

用枸杞10克,远志、忍冬、茯苓、龙骨、牡蛎壳、桂皮、甘草各2克/一天的量,每天煮水喝。

肠胃弱的人,可再加入薏苡、波布草的果实、老鸛草各5克。

饮用2、3周后即可见效。

这些中药材在中医店都有售。


记不住,记了就忘?因为你没有遵循“7的法则”~


心理学家的Brunswik的研究成果:

“孩子在12、13岁为止,最适合的记忆方法是机械记忆(死记硬背),过了12、13岁之后,图式记忆变得有效起来,而到了15、16岁以后,逻辑记忆(理解记忆)逐渐会发达起来,其他记忆形式将将作为记忆的辅助形式”。

极其正确的论说。

我们都应该有这样的经验,孩子阶段时,因为大脑的成长还没有十分成熟,非常不擅长逻辑思考,相反,没有意思的事,却能简单死记记。

另一方面,长大后的成人,对于没有意思的事,或者不理解的事,会感觉非常难记,需要自己去关联或者加上注释,才能开始变得好记起来。

也就是说,记忆法必须要选择合乎记忆主体的自己的年龄,再加上努力记的话,才能发挥出最佳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