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的出类拔萃是靠天赋还是靠努力?其实都不是……

 helloujuj 2019-01-25


朋友的孩子快5岁了,她觉得该让他学点啥了。


可她很迷茫,不知道该给他报啥,因为不确定他到底适合什么,在哪些方面有天赋。


她跑来问我的经验,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探测孩子的天赋。


我很淡定地回她:“有倒是有。但是,天赋,这么虚无缥缈的东西真的那么重要吗?”


“小川学钢琴和国际象棋一段时间了,说实话,我真的没在他身上看到跟这两项有关的惊人‘天赋’。学起来真的没有一鸣惊人。但只要他不说放弃,还有兴趣,我们就会继续学下去。”


“因为相比天赋,还有更重要的东西......”


“又是‘成功是99%的汗水+1%的天分’那句话吗?拜托,谁不知道!”她打断我的话。


不,这次我要说的不是汗水或努力,而是刻意练习


决定人成功的关键,不是天赋,是练习


大多数人都觉得,每个人一生下来,就注定了特有的潜力和天赋,有的孩子对音乐很敏感,有的孩子对数学一点就通,有的孩子擅长体育。


而孩子在特定的行业或者领域的潜力,会不可避免地受到天赋的限制。


我们会根据孩子的天赋为他们选择相应的兴趣班,会用一种特定的方法来让孩子进行假设了预定极限的学习。


如果我们发现孩子没有这方面的天赋,就想放弃培养。


但其实,这种预先确定的天赋,它的决定性作用并不存在。


著名心理学家安德斯·艾利克森用30年时间对很多行业或领域中的专家级人物进行研究发现,决定一个人在所属领域是平庸还是卓越的关键因素,不是天赋,而是练习。


莫扎特的故事,大家应该都听过,我们经常用他来证明,某些人的才华是与生俱来的,其他人并不具备;他们的不同凡响,在于天赋异禀。


我们会惊讶于他的完美音高(不管是什么调子,马上就能准确地辨别出来它的音高),惊讶于他的4岁就会弹琴、6岁就会编曲的超高天赋。


但实际上,他的这种能力并非那么天赋异禀,高深莫测。



2014年,日本心理学家榊原彩子招募了24个2-6岁的孩子进行辨别音高的训练。


经过长达一年的训练,参加实验的每一个孩子都被培养出了完美音高,并且可以辨别出在钢琴上所弹奏单曲的音高。


于是证明了:完美音高并不是只是少数幸运的孩子才拥有的天赋,而是一种经过适度的接触和训练,几乎人人都可以培养和发展的能力。


也就是说,人人都有可能成为莫扎特。


这个世界上没有天生的天才,只要孩子想在某一个方面有所成就,专注练习,才能获得成功。


但刻意练习才有意义


但我说的练习,并不是《异类》作者格拉德威尔所说的那样,只要经过10000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超凡的那种。


从来都不存在10000小时定律,10000小时只是格拉德威尔对心理学研究一次不太严谨的演绎而已。


艾利克森博士说,这样重复的、无差别的练习对于孩子来说毫无意义,孩子要成为大师,要进行刻意练习。


首先,刻意练习是有目的的练习。


有目的的练习主要是“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以至千里”,而最终达到长期目标。


比如说,练习弹钢琴,先定一个长期目标,要把这首曲子完美的演绎出来。然后,就把这个长期目标进行分解:首先,练习好右手的旋律,其次,练习好左手的和弦,最后,连续三次双手连弹,不犯任何错误,以适当的速度弹奏完这首曲子。


类似这样,把一个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能实现的小目标,孩子每天进步一点点,成就感转变成继续学习的动力,最终日渐精进。


其次,刻意练习是专注的。


大家应该都有这种感受,如果我们不专注于一件事情,把精力分散成很多块,我们很难取得阶段性的成就。


只有专注于我们想要得到的结果,全力以赴,我们才能够取得进步。


第三,刻意练习中包含反馈。


不管孩子努力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反馈来帮助他们准确辨别哪些方面做的好,哪里还有不足以及不足存在的原因。没有反馈,他们就不知道哪些方面还需要提高,或者现在离目标到底还有多远。


这些反馈,有时候是他们自己发现的,比如,他们可以根据其他同伴的表现对自己进行评判,根据老师的标准来进行反思。


有时候,反馈需要我们提供给他们,告诉他们怎么进行调整和改进。


第四,刻意练习要走出舒适区。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为什么很多从几岁就开始学钢琴的人,弹了30年了,还是以前年轻时候的水平,甚至,比年轻时候弹得更差?


为什么那些在岗位上工作了30年的老员工,还没有刚入职的90后业务能力强?


造成我们陷入停滞往往是因为,我们进入了一个舒适区,觉得自己弹得还行,工作还能胜任,于是我们没有逼自己,进行过长时间的刻意练习。


孩子也一样,如果他们一直都以“可接受的水平”来要求自己,那注定了他只能成为一个“差不多”的人,没有办法真正优秀。


什么叫“大多数孩子注定平凡”?也许结果真是这样,但如果从开始我们就这样想,那真就是注定了,一点机会都没有了。


所以,当孩子开始一项新技能学习时,我们要“逼”着他走出舒适区,不断督促他进步。


第五,刻意练习要有充分的内驱力。


当我们在努力做某件事的时候,总会碰到这样或者那样的瓶颈和障碍,阻止我们继续进步。


这时候,如果还想继续前进,就得拿出非常人般的意志力,是吧?


其实不是的,在《刻意练习》里,艾利克森像否定天赋作用一样,也否定了意志力的作用。他认为,与其谈论不存在的意志力,不如谈论内驱力(动机)。只要内驱力充足,再辛苦的事情,孩子也能坚持。


今年奥斯卡获奖动画短片《亲爱的篮球》,是科比退役时送给自己的纪念。


动画中的字字句句,无不透露着科比对篮球的热爱,“爱的如此之深,倾其所有,从我的思想、身体到我的精神,直至灵魂”,这就是科比强烈的内驱力。


正是这样的内驱力推动着他以篮球为终身目标,在这条路上不停地飞奔,见过无数次洛杉矶的凌晨4点,跑遍每座球场、争取每一次球权。即使汗水为伍,伤痛为伴,迎接一次又一次的挑战,从不放弃。只因为他太爱篮球,始终篮球在召唤他。


《亲爱的篮球》05'22''



所以,当孩子对某件事情产生兴趣,开始新的学习时,千万不要用天赋裹挟孩子,觉得他没有天赋,就一定不行,就想着放弃。


我们要做的是,督促他走出舒适区,让他有动力坚持下去,跟他一起制订明确的目标,为这个目标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找到一个检测进步的方法,然后专注地走下去。


就像国际象棋大师拉斯洛说的,只要正确引导孩子的兴趣再加上正确的练习,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天赋异禀”。


不过话说回来,孩子当然可以选择放弃。我一直告诉小川,他可以开始,就可以放弃。只不过,判断是否放弃的标准不应该是孩子有没有天赋,而是他有没有兴趣,能不能从这件事中获得快乐。如果一直没有,放弃也许是最好的选择。


参考书籍:《刻意练习——从新手到大师》


川妈说说


开始一项新的学习,确实有人学得快,有人学得慢,大概我们可以把这时的差异理解为有无天赋。


但这只是开始,真正走到最后、学得好的不一定就是赢在起跑线上的那个人。


我初一才开始学英语,上学前,家里没人想过提前上个辅导班啥的。两眼一抹黑进了学校,从ABCD...26个字母,How are you, How old are you 开始学起。


记不住啊,一遍遍地问同桌,后来人家不耐烦告诉我,我就用拼音注上读音。就这样过了半个学期,我才真正赶上同学。然后,越跑越快。


很多方面,我都是这样“慢热型”的人,需要时间来发现其中的乐趣,明确自己的目标,然后刻意练习,从中获得更多的乐趣,继续更多练习,形成良性循环。


现在看来,小川跟我有些像。所以,他学新东西的时候慢一点,我们也不着急,陪着他慢慢练,看着他慢慢进步。


只要他想继续,我们就有耐心陪着他继续刻意练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