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体育——家长们最该重视却忽视的教育课程

 昵称38551508 2019-01-25

我国,家庭一直把教育放在重要的地位,“学而优则仕”是国内教育最直白的诠释。教育的内容从早期的五艺,一路演变到如今以考学、就业为目的各类科目学习。“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当前社会以实用、价值为导向的教育观下,家长们或是无力抗争、随波逐流;或是力图争先、发展特长;要不就早做规划,摆脱这个教育环境。“天下无不用心的父母”,是对中国家长最中肯的认可。

在实际中,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忽略了一个小小但严重的问题,就是孩子的身体健康教育。目前,学校提供定期体检,常规体育课,阳光体育活动;家长在社会上给孩子报各类音体美培训班,自发开展家庭户内外运动,一切看上去都非常和谐,但实际结果是国内青少儿体质的连年下降,豆芽菜和小胖墩的比例越来越高,其原因究竟为何?

身体健康是一切物质生活的基础,丰富的学识,拔萃的特长,良好的心理,合理的社会融合,这一切能完美实现的前提是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人们常说的“天忌英才”、“英年早逝”无不折射出对健康体魄的忽视。对于健康体魄,大部分家长都是心里想要,嘴上重视,但在实际生活中却不由自主的忽略。家长们更愿意在学识、特长、智力开发等上层建筑上投入大量时间、精力、金钱,而对身体这一最基本的物质基础的关心还停留在冷暖、饥饱、疾病等低层级的基本需求上。而中外家长对比,最大的区别是孩子的关注是终身的,而不是进入社会后终止。正因为如此,国内家长是不是该重新认识下,身体健康与其他教育课程的区别?

造成目前现状的原因很多,我们可以就学校、家长和社会等角度分别探讨下:

学校:学校作为国家教育机构,是各类教育内容的主要实施场所。我们不去讨论目前学校教育现状和校外各类文体艺培训机构发展的联系,就目前升学、标准化模式的指挥棒下,学生身体健康教育——体育课的内容和功能在急剧变化。因为场地、安全和师资的问题,当前体育课在形式上变得越来越文明,内容上以队列、慢跑、球类集体活动、体测达标内容为主,对学生的身体健康促进作用是有,但越来越小,而且越来越片面。

家长:每个家长对学生的健康都看的很重。但主要集中在饮食上,“民以食为天”,在我国这个传统饮食文化高度发展的社会,健康促进的主要手段就是食补药疗,对于青少儿也同样如此。因此,国内出现一个怪象,功能食品、保健食品大行其道,各类偏方、秘方充斥视野。同时由于国内食品卫生安全监控不足,大量垃圾食品、早熟食品、有毒食品涌入市场,进入餐桌,摄入人体,家长无力也无法鉴别这些。当家长开始意识到体育的健康促进功能时,市场上可见的体育培训,主要是以兴趣、技能为主,突出的是竞争、技能掌握,部分培训又和特长、升学挂钩。家长无奈发现,体育和健康促进的关系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密切,但是孩子动一动也有好处,至少出出汗,多吃点饭,锻炼效果有就可以了。

社会:当今文化交流日益方便和频繁的时代,信息爆炸的时代,资料获得和保存的手段日益便捷的方式下,对事务的认识进入表浅化时期,阅读速度越来越快,阅读信息越来越多,有效记忆越来越少,对于青少儿身体健康教育也逐渐如此,竞技化、表演性、娱乐性逐渐成为体育教育的标签。社会多元化价值观的形成,而家长工作的专注忙碌,也无力对此进一步认识和投入。

家长认为学校应承担这部分责任,原因很简单:除去睡觉、吃饭时间,孩子的大部分有效时间都在学校。学校认为自己无力承担全部:文化教学任务繁重,学生安全保护措施因素等,孩子是学校的,更是家长的,家长该投入时间精力来弥补学校教育不足的部分。总而言之,互有苦衷,互有不得已原因。

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学校、家长对于体育教育的重要程度认识不足。体育对青少儿生理、心理、智力、社会属性的正面促进作用本文不在此做老生常谈。体育教育不仅仅是教育学科之一,他和文化课程的不同在于,健康体魄享用一生,文化知识的运用具有鲜明的时间性;与其他文艺特长的不同在于,文艺特长作为丰富生活手段或谋生手段之一,文艺特长的作用是直接而明显地,而体育教育是这些特长的生理载体,重要而不明显。更重要的是,在行政化和相关利益方有意无意的推助下,体育教育对青少儿的健康促进作用,其手段与方法一直被隐藏在当前快餐化消费的大潮之下。

孩子的健康体魄,已无法再去等待;国家未来主人翁的健康基础,应该构建的坚如磐石。该如何解决,该谁来解决,让我们拭目以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