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来和大家聊聊《节气养生》,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刚过不久,代表冬季即将结束,准备进入生机盎然的春季了!由于大寒也接近农历春节,很多人开始忙着办年货、准备尾牙、除旧布新等,让整体的节气氛围更添了一份年味,而关于大寒的身体保健,我也整理了几项重点跟大家分享: 中医认为「冬不藏精,春必病温」,这里的「精」指的是我们维持生命的能量、元气,意思就是如果我们没有在这个时节好好调养身体、养精蓄锐,在来年春天就容易受到病邪入侵,所以在大寒时节我们还是应该要遵循冬季保阴潜阳的原则:忌生冷、宜热食,来巩固体内的阳气。 (1)食补原则【益脾养肝】 由于接近春天,大寒时期的进补量应该要慢慢减少,调整为平补的方式,适当选择一些甘味的食物来调和脾胃、补养气血,像是山药、南瓜、地瓜、红枣、桂圆、香菇等,并加入有升散性质的食物,如香菜、白萝卜、芥菜、茴香等,为适应春天《升发特性》 做准备。 (2)睡前泡脚【祛寒助眠】 肾经起于脚底,很多人习惯在家里会光着脚丫走路,但是光脚走路很受到寒邪的的侵袭,是很伤肾气的行为,建议大家可以睡前泡泡脚、按摩涌泉穴,并穿上袜子保暖,来达到养肾固精的作用。 (3)生活起居【顺应冬藏】 顺应冬藏的原则,早睡晚起,早睡可以养人体的阳气,很多人习惯早晨出去运动,但在这个时节,建议日出后再外出行动,甚至可以适当的晒晒太阳,让精气内聚以润五脏,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4)大寒防腰寒【搓腰暖肾阳】 带脉位于腰腹之间,也人体唯一横向运行的脉络,我们可以将双手搓热,敷在后腰部,透过手掌的温度来暖肾,有助于疏通带脉、促进肾气循环。 我是坐诊中医师,每天分享中医健康养生知识,欢迎关注、转发、点赞 中药调理,需辨证施治,对症用药,综合调理,收效显著。不建议服用中成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