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史01:史前人类

 徒步者的收藏 2019-01-25

     先说一个整体,史前时代在考试中很少有设计,大多时候是一个名词解释。不是很重要,需要对大体有一个认知。这个部分就是要理清楚,国家、阶级诞生前,人类的生活状态。

    看世界史(古代史上卷)的目录,第一章“人类的史前时代”,第一节主要是讲人猿相揖别。人属发展到现代人类的过程,书中第2页,《物种起源》考过名词解释,需要注意。直立人开始,人开始具有人像,体现在脑容量和语言、火的使用、工具。接下来的是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在这个部分中,尼安德特人单独考过,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一搬合起来考一个名词解释“智人”,记住他们的特点。主要特点在于人的身体特征。每个人种也要记一下代表性的。第二节是旧石器时代,也就是使用石制、木制、骨制的时代,这一部分需要着重看氏族的形成,东北师大在06年之前考过这个题。关于人类迁徙和采集狩猎,略看就行。

    第三节新石器时代的农业革命,1,需要掌握中石器时代的名词解释,2、农业革命在考研中不止一个学校考过,也有大题,考名词解释就问农业革命,考大题有考过农业革命的影响。

    第四节文明的产生,1.阶级先产生,考阶级产生的几乎没有,但是只有理解了阶级的产生,你才能在后边的塞尔维乌斯改革,梭伦改革等等中有所理解,那些改革一个接一个,很乱。国家的产生也与早期文明相联系,自己理解记忆。不需要背。

    第五节史前文化。宗教这部分喜欢考一个图腾崇拜,史前艺术几乎不考,但为了理解,我也已经总结好了。



史前人类

【智人】  

分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早期智人生活在20万年前到-5万年前。体质特征与现代人更为接近,但仍然具有较多的原始性质。脑容量约为1100-1600毫升,已经可以制造骨器和不同类型的石器,会人工取火。经济生活以采集为主。劳动可能已出现个别分工。男子从事狩猎,女子从事采集。除美洲和大洋洲外,在各个大陆都发现过早期智人化石。晚期智人出现于距今5万年前。体制形态与现代人基本上相似脑容量平均达到1400毫升,会制造各种复合工具和符合武器。产生原始的艺术与宗教。慢慢转入定居的生活。晚期智人阶段,现代人种开始分部和形成并分布到世界各地。晚期智人的化石分布于南极大陆以外的各大洲。

【尼安德特人】

旧石器时代中期的人类化石。生活于十二万五千至四万前,为早期智人的典型代表。1856年首先发现于德国杜塞尔多夫附近尼安德特河谷的一个小洞里,故名。尼人一般住在洞穴或岩棚下,会用火,是迄今所知的最早有埋葬死者习俗的远古人类。典型尼人骨骼粗壮,眉嵴发达,前额低平,面骨很长,无下颏,但身体比例与现代人很相似,脑量平均为1450毫升,有的甚至大于现代人,身高约在152厘米以上。尼人同现代人的关系在学术界尚有争议。

【进化论】

  生物物种起源和发展的理论。1859年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提出了动植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变化发展的进化学说。1871年达尔文出版了另一名著《人类起源和性选择》,其中论述了人类在生物界中的位置,人与高等动物的亲缘关系及其区别。他认为人类起源于动物,人类和猿类有着共同的祖先,人类是由已灭绝的古猿进化而来的。进化论理论的提出对科学认识人类起源问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石器时代】

考古学分期中指旧石器与新石器时代间的过渡时期。中石器时代是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阶段,年代距今1.5万年至1万年。中石器时代技术发展的主要标志是弓箭的发明。中石器时代的另一项成就是开始驯养家畜,最早被驯养的是狗,狗成为猎人打猎时的有力助手,在当时人类的狩猎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中石器时代文化,在欧洲南部以法国、西班牙的阿齐尔文化为代表(公元前9000—前8000年);北部以马格尔莫斯文化(公元前6000年)为代表,其分布范围是从波罗的海向西跨西北欧到英国。

【图腾崇拜】

原始社会早期的宗教形式之一。图腾一词源于北美印第安人方言,原意为“它的亲属”。图腾崇拜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图腾是标志或象征某一群体或个人的一种动物、植物或其他物件。图腾崇拜是世界范围内的普遍现象,但在各民族中图腾的含义不尽相同,有的把图腾当作氏族标志或象征,有的把图腾认作氏族或部落的血缘亲属,有的视图腾为自己的祖先或保护神,有的以图腾为具有多种意义的生物或无生物。

 

农业革命及其历史影响

(1)【农业革命】

  新石器时代原始种植业和原始养畜业取代采集、渔猎经济的革命被称为农业革命。原始农业的发生地有三个中心,即酉亚、东亚和中南美洲。亚洲西部是最早的农业发源地,年代可推至公元前8000年,这里的人们栽培了大麦、小麦、豌豆等农作物。东亚地区的早期农业文明主要分布在中国、印度和泰国等地。中国的长江下游地区在距今约7000年前就已种植水稻,黄河中上游地区居民在大约6000年前就开始培植粟。中南美洲的秘鲁等地也在公元前5000年左右最早培植了玉米、马铃薯、南瓜等作物。农业、畜牧业的产生,使人类的经济从旧石器时代以采集、狩猎为基础的攫取性经济转变为以农业、畜牧业为基础的生产性经济。

(2)历史影响

①农业的产生,使人类的经济从旧石器时代以采集、狩猎为基础的攫取性经济转变为以农业、畜牧业为基础的生产性经济。在农业生产的培础上,人们开始对日月星辰的活动、对水土的特点、气候现象进行观察并积累经验,从而产生初步的天文地理和数学知识,把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②农业革命促使人类生活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劳动,要求人们较长时间居住在一个地方,以便播种、管理、收获。这样,人类从|石器时代的迁徙生活逐渐转为定居生活。

③农业革命为以后一系列韵社会变革创造了物质基础。人类从事农耕以后,才可能比较稳定地获得较丰富的食物来源,而且第一次有可能生产出超过维持劳动力所需的食物并储存它。这就使人口得以较大的增长,并可使一部分人一度从事维持生存以外的活动,从而产生新的社会分工和物品的交换。

 

早期国家的形成

人类学上把具有较为完整的国家结构和形态之前的人类政治组织状态称为早期国家。早期国家发端于氏族或氏族联盟的瓦解。城市的建立、青铜器的产生大型宗教祭祀场所的设置、文字的出现等,是早期国家产生的标志。作为一种全新的人类社会政治组织,它已经拥有明确的疆域、统一的政权和保障国家权威得以施行的一系列社会控制机制。

以古希腊城邦雅典为例。一般认为雅典国家大约是与斯巴达同时建立的,但标志其建国立邦的古代传说却比较含糊,因为后世按托古改制的惯例把雅典城邦建立放在一位传说中的英雄身上,编造出“提秀斯改革”的故事。可以说所谓提秀斯改革是指当时雅典某位头领和民众共同进行的创建城邦宪制的活动,它的中心内容是联合境内各村社建立中央议事会和行政机构。雅典是以协议方式建立国家,建立的中央议事会和行政机构,便是城邦国家的雏形。

 

阶级产生的途径

一般认为阶级及其变种——社会等级是在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即个人劳动能产出超过其个人生存所需的少量剩余的条件下出现的。阶级可能通过两个途径产生:外部途径和内部途径。前者是指氏族部落或个人把外族人变为奴隶,这是阶级产生的最初途径,而部落间的械斗和战争为此提供了方便条件。后者是指父系氏族公社内部分化出富有的剥削者上层,他们转变为氏族贵族,而贫困、负债的氏族下层中的一部分人则沦为贵族的依附民和债奴。

 

简述早期国家的政体类型

初生的国家大体上有三种政体类型:(1)王政,这是世界各地较为流行的早期政体形式。(2)贵族政治,即贵族的集体统治,广泛存在于古希腊、意大利、腓尼基等地。(3)民主政治,即原氏族部落成员变为国家公民,集体组织成为统治集团,实行对非公民和奴隶的专政,在古希腊的部分城邦中一度流行。某个国家实行何种政体取决于该国具体的历史条件。

 

简述新石器时代的主要文化成就

新石器时代的主要文化成就主要表现在:

(1)磨制石器的广泛流行。磨制石器大多是精细、规整、光滑的石器,也可以是镶嵌在复合工具上使用。

(2)陶器的制造。出现了陶器与生产陶器的机械装置——陶轮。

(3)弓箭的使用。

(4)动物的驯养。主要是驯养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的动物,如:羊、猪、狗等。

(5)原始农业的出现。原始农业出现于三个草原地带——西亚、中亚、中南美洲。西亚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是大麦、小麦等,东亚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是稻、粟、高粱、大豆等,中美洲的农作物主要是玉米等。

 

简述史前艺术

艺术大约是在旧石器时代中期萌芽的。史前艺术的重要形式有绘画、雕刻、装饰、音乐和舞蹈。

①绘画:原始人的绘画大多发现于洞穴内或岩石上,日常狩猎的各种野兽是常见的题材。法国拉斯科洞穴、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穴等是世界著名的史前壁画遗址。

②雕像:原始人的雕刻作品有的刻在岩壁上,有的刻在石头和骨头上。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了许多在石头或象牙上刻成的妇女小雕像,反映了原始人对女性的性崇拜和对女性繁衍的祈望。

③配饰: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已懂得装饰自己和美化自己。如在身上涂颜料和花纹;如佩戴手镯、项链等。

④音乐:最早的音乐是一种“劳动号子”,主要是有节拍的呼声,后来才有了旋律。最早的乐器是打击乐器。

⑤舞蹈:原始舞蹈往往以艺术形式再现那个时代的生产活动和巫术活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