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芳华三十年,青春再出发”系列第二季之十二:聚散总有情

 程穆泽 2019-01-25

聚散总有情


诸婉玉


诸婉玉:苏州大学中文系八四(2)班,现霞客故里一教书匠。

2018三十年聚会,我们提前半天去了苏大,经过文科楼小树林时,我对何金华说:“快把我们放下,要去看看我们的文科楼。”


于是,三十年聚会踏上苏大的第一步是走向文科楼的小树林。那时,不管晨昏,不管阴晴,就那么走过了四年的光阴。也许我现在的某一步恰好吻合了三十年前的我的某一步,或许是你的。

走近文科楼,想着以前的教室,木地板。但大门紧闭,我用力推推,门锁着,难道我再也进不去了么?幸亏下午门开了,一楼走到二楼,已不见了原先模样,314不见也罢。文科楼前桂花一如那时开着香着,我绕着树看看摸摸嗅嗅。记得有一次上大课,感到无聊,就想趁课间逃走,但带着书包饭盆,和单青一合计,饭盆给舍友,窗口看看没人,书包就往楼下一扔,顺利逃课。想来我的书包也沾到了苏大的泥土,桂花的香甜。其实逃课也就逃到图书馆看书。图书馆真是个好地方,直到现在我都想当一个图书管理员,爱看哪本就哪本,爱看多久就多久。那时最喜欢躺在床上看书,看的书也很杂。所以我的选修课也好玩:隋唐佛教,民俗学,港台文学,国画……

左顾右盼,文科楼旁该是当年的新教学楼,只不过前面多了个小土丘。走过去,教学楼的大门敞开着,学生进进出出。走向大教室,有俩自修的学生。我、吴健、陆亦斌,想也不想直冲进去:我的教室——我来了。可不是吗,当年我们总是一起进去,一排坐着。看阳光穿过窗户洒在课桌上,仿佛看到当年的我们沐师恩享友情汲知识。窗外的世界很精彩,窗内的时光很短暂。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今早再来是芦花满头。难道是因为2004一起欢聚沙家浜吗?明明那次你们出发芦苇荡我陪着生病的小吴健回家了呀。

出教学楼,走过小河,目标方塔。那些年好像也不怎么留意,灰不溜秋的一点也不起眼,既比不了虎丘塔双塔,也比不过钟楼红楼。但这一次,我要好好的看看你,远眺近瞧,前后左右,一张又一张定格,不管从哪个角度看就是有味道,只可惜我触摸不到你——方塔。

该去看我们的宿舍了。沿大操场走就是了,三个自信的人朝宿舍方向走去。大操场去哪儿了呢,为啥只有篮球场呢?但这条路就是去我们宿舍的呀,你看这柏树还在,但路的尽头已无路。换一条路,此路还是不通。三个人叽叽喳喳,方向肯定对,只是摸不着宿舍的门啊。真的没想到,有一天会找不到回宿舍的路,那是我们四年的家啊。陆亦斌说谢晓燕来过,她也到学校了,让她来领路吧。一通电话呼来谢晓燕,终于找到了女生宿舍。

登记进门,宿管阿姨友善。谢晓燕说:“你看,那就是九号楼,左边是财经系的教学楼,右边是外语系的。”陆亦斌也记得清清楚楚,而我已晕头晕脑了。我把九号楼的“9”字看了半天,四个人站在门口抬头找宿舍的窗口。记得当年忘了东西,五楼太高,楼下一声喊,窗户就会探出一脑袋,笑意盈盈地看着你,可如今已成过客。

“上楼,上楼,五楼一定要去”我说。


“你要上五楼,我一定陪着。”陆亦斌说。


于是四人爬呀爬呀上五楼。我的“515”,我来了。虽然重新装修过,但还是很亲切。一个人在“515”门口站了好久好久,终究没有敲门进去。再去大三大四住的“526”,却已变成了晾晒间。“526”在走廊尽头,打开窗户,看到了双塔。双塔屹立,姐妹情深。

小不点儿钱涛,和我可以说是形影不离,就像吴健和王士妹一样。第一次远行是和你坐夜轮船去杭州,居然没有一丝胆怯,还闯到驾驶室去玩。第一次渡过长江是去你家,第一次去扬州是到你姐姐那儿,第一次喝葡萄酒是在第三食堂……工作后,去过你的学校,你的小家。小不点儿,你还记得霞客故居偷摘仙人果,稻田旁的悠闲么?后来,我老爸出差到姜堰,你父母还热情招待。你二姐到江阴还来看我。


单青,我最北方的同学,来自新疆那个遥远神秘的地方,你让我感受到了北方的豪情仗义直率柔情。说起新疆的葡萄干哈密瓜手抓饭面片子,一脸的陶醉。然后说暑假回去给你们带来,毛主席保证,我一定带来,我们则期待着。那时的绿皮火车要四五天时间,那个暑假开学火车到无锡中转,还要呆个几天,我说没事我来接你,你说还有很多东西,我说有我老爸。一麻袋哈密瓜,一麻袋西瓜,一布袋葡萄干,一布袋核桃,一布袋杏干,看的我老爸也呆住了。我老妈到现在还会说起你,说你真大方,说那哈密瓜真甜,西瓜像冬瓜一样。2004年去新疆玩,我很自豪的和同事说新疆有我的同学,看到采油磕头机,会说同学就在石油学校。今年来南京,你像大姐姐一样陪着我,看明长城,明孝陵,其实你才是妹妹啊,还吃到你姐姐做的正宗的手抓饭……

范彩兰,你还记得煎饼么?有一年爬泰山,饿了,我说,吃煎饼吧,我大学时吃过,很好吃的,心里想到的是你。还记得山楂树葡萄苗吗?山楂开花结果了,葡萄藤到现在还茂盛着。


潘杏芬,你是我的下铺,大学没一床挤过,但在常州你家头挨着头聊天到半夜,这次聚会住一室,又像在宿舍一样。


张蓉华,记得你的刘张拉苏,你的黄山行,你的篮球风采。


王洁洋,你是我们的老大,记得你家玄子可爱的模样。


下楼,再看一眼九号楼。


…………


四年很短,四年很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