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过度训练:由于训练过多而导致疲劳的一种状况。过度训练不能增强力量和功率水平,但却会导致运动能力下降。抗阻训练中有两种类型的过度训练:⑴强度过大 ⑵量过大。抗阻训练的过度将会导致神经肌肉系统的功能下降。引起过度训练需要非常剧烈的运动,采用数量相对较低的大强度间隙训练就能引起过度训练。而在身体的生理适应还不能处理运动压力的时候,以太快速度进行太多训练,通常会导致酸痛或损伤。 52、人们可能遇到一种或两种过度训练情况: (1)一个肌群的过度训练 (2)全身过度训练。过度训练是以过快速度增加运动量的最常见的结果。 有效的训练计划包括增加和减少运动总量并且采用周期性原则来改变训练量、训练强度和恢复期。一旦出现过度训练症状最有效治疗方法就是休息,并通过小训练量进行恢复。 53、抗阻训练过度症状: ⑴力量提高幅度减小,出现平台期 ⑵睡眠不安 ⑶食欲下降 ⑷对训练失去信心 ⑸心情变坏 ⑹肌肉出现过度酸痛 54、关于停训:短期停训(14天)对肌肉量和爆发力的作用小。长时间停训(32周)将会导致肌肉量大量减小,但是仍高与训练前的水平。 55、抗阻训练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生理刺激,对机体每个系统都具有巨大作用,包括肌肉、骨、神经、激素和结缔组织。抗阻训练的有点包括:肌肉外表改善、身体成分改善、肌肉力量和功率增加以及骨和结缔组织变强壮。同时,肌肉运动能力的增加可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56、有氧训练的基础适应: 指标(左),反应 (右) 最大摄氧量, 升高; 安静心率,下降; 运动心率(每次最大),下降; 最大心率,不变或少量下降; 动静脉氧差值, 升高; 每搏输出量,升高; 心输出量,不变或少量上升; 收缩血压,不变或少量上升; 肌肉氧化能力, 升高; 注:重复有氧运动的全部适应就是使身体更加有效,使得在每种水平的活动中,所有器官所做的努力减少。 57、有氧运动的另一个适应就是血量增加,除=血红蛋白和血液携氧成分的增加之外,血液中水的成分(血浆)也增加。 58血管: (1) 冠状血管: ① 急性反应:心肌氧气需要量增加的结果,冠状血管产生舒张,舒张原因是动脉血压代谢调节和自主调节发生变化。 ② 慢性反应:冠状动脉的变化与心室体积的变化成正比 (2) 外周血管: ① 急反应性:有氧运动不会使血流产生特别急性的变化,有很多不同机制使血流随运动强度增加而增加。交感刺激局部代谢或“泵功能”的增强引起运动肌肉血流增加,同时,身体其它部分也通过相同机制减少。 ② 慢性反应:长期有氧训练导致毛细血管床浓度增加,能更好吸收氧气和其它代谢产物。毛细血管密度增加缩短了毛细血管的氧气扩散距离,提高肌肉摄氧能力。 59、代谢的变化:有氧耐力训练适应是身体能够在给定强度下进行较长时间的运动。 (1)能源系统:能源的产生是运动能力的关键部分。没有能量存在,运动能力将不存 (2)急性反应:没有受过训练的人进行的有氧训练效率较低。有氧运动对有氧能量系统的急性作用不大。 (3)慢性反应:有氧运动引起能量系统产生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两个:①身体通过储存更多的能源物质产生适应。②身体通过酶的活性和细胞水平的生理适应来增加利用能源物质的能力。 60、长时间有氧运动产生的最显著的改变就是脂肪含量减少。12周的有氧训练能够减少脂肪量。有氧运动可以消耗脂肪,因为脂肪是有氧运动消耗的主要能源物质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