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脾脏阳气不足,一个经方就够了

 昵称54539248 2019-01-25

脾脏在中医理论中是很重要的脏器,位于五脏之中央,其余四脏都是被脾脏所传输的能量供养。脾脏主管人体水液与食物的转运,并且将其转变为营养人体的物质。胃在接纳了食物和水以后,需要脾脏完成接下来的运化。在脾阳的推动下,才能将食物进一步消化,消化的精微物质也要在脾阳的作用下才能向上输送给肺脏,经过肺脏的输布,最终散布全身。因此脾脏被称为后天之本。而脾脏的功能发挥与否,全靠脾中阳气,简称脾阳,脾阳不足则身体会出现种种异常情况。

《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专门论述脾阳虚衰的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方法。脾阳不足会有哪些表现呢?第一个表现便是腹满,脐周最甚,不是剑突下的胃脘,也不是膀胱子宫所在的小腹。中医称之为大腹,位于脐周。因为脾脏主大腹,这一块区域归脾脏掌管,因此脾阳不足这一块区域也会相应的出现问题。而这种满用手轻轻按压反而觉得舒服,不会抵抗,也不会疼痛。这种胀满还带有畏冷感,有点冷风吹到,或是吃点稍微冷的食物就会加重,热敷会觉得相当舒服。

呕吐而胃口欠佳。脾脏主管着食物和水的运化,脾阳不足,脾脏功能下降,导致胃不能消化食物,进而上逆为呕,但是这种呕吐来势缓慢,并且呕吐物不是清水。由于不能消化食物和水,自然就不想吃饭,同时也不想喝水。所谓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辨太阴病脉证并治》)。拉肚子而且不口渴,就是脾脏虚寒的典型表现,这就是医圣张仲景教给我们的辩证方法。

慢性加重的腹泻。脾脏虚寒引起的腹泻不会突然爆发,他的势头比较缓慢,如果不进行治疗,多有慢性加重的趋势,在饮食不洁、腹部受凉后出现或加重,大便溏薄,不成形,一日可能有多次腹泻。

反复发作的腹痛。脾阳不足导致的腹痛也是在脐周,疼痛绵绵,时作时止。腹痛隐隐,不显著,程度在可以忍受范围内,腹痛呈阵发性,喜温喜按,畏寒畏冷。这些不适症状都是脾脏功能低下所导致的。那么用什么方剂治疗呢?理中汤是温补脾阳的特效方剂。

理中汤出自《伤寒论▪辨霍乱病脉证并治》。理中的意思便是理中焦,中焦所致的就是脾胃。理中汤由人参、白术、干姜、甘草各三两(现代计量曰15g)组成,作为丸剂称为理中丸,作为汤剂则是理中汤。《伤寒论》所讲理中丸不及理中汤,汤的效果更佳,而且方便加减。

理中汤最重要的配伍是干姜和甘草两味药,干姜能走中焦,为温养脾脏的最重要的药物,能够补充脾阳之不足,散脾脏之虚冷。配合甘草,使干姜的温性更加持久。脾脏阳气充足则诸证消失,人参则为补充脾脏之气,加强脾脏的功能。白术健脾燥湿,能够止下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