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友们一直让我列一下北大中文系的书单。 来啦。 需要说明的是,这份书单是有局限性的。 我本科是理科,对于系统的中文系知识,是不够了解的。——比如音韵学、文艺理论、民间文学等等。 我所列出的,是基于我所报考的现当代方向,我所看的书目。由于我报考的当代,所以更偏重当代方向。 对于现当代的考研者来说,这份书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对于文学爱好者来说,最容易接近的,也是现当代。不妨一读。 没有必须读的书,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阅读体系。 当你读了一些书之后,你自然知道你该继续读哪些书。不要被任何一个书单所局限。 中国现代文学 教材: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钱理群 温儒敏 吴福辉 著)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学习指导 (温儒敏 著) 学术论著: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 (温儒敏著) 《中国现代小说史》 (夏志清 著)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 (王晓明 著) 《现代小说十讲》 (王德威 著) 《被压抑的现代性》 (王德威 著)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 (温儒敏 著) 《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 (陈平原 著) 《心灵的探寻》 (钱理群 著) 《鲁迅作品十五讲》(钱理群 著) 《中国现代思想史论》 (李泽厚 著) 《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性十讲》 (李欧梵 著) 《反抗绝望》 (汪晖 著)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 (钱理群 黄子平 陈平原 著) 中国当代文学 教材: 《中国当代文学史》 (洪子诚 著) 《中国当代文学主潮》 (陈晓明 著)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 (陈思和 著) 《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 (孟繁华 程光炜 著) 学术论著: 《问题与方法》 (洪子诚 著) 《1956:百花时代》 (洪子诚 著) 《重返八十年代》 (洪子诚 等 著) 《文学史的多重面孔》 (程光炜 编) 《文学讲稿:八十年代作为方法》 (程光炜 著) 《八十年代访谈录》 (查建英 主编) 《中国当代文学史史料选》 (洪子诚 著) 《抗争宿命之路》 (李杨 著) 《50—70年代文学经典再解读》 (李杨 著) 《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曹文轩 著) 《20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 (曹文轩 著) 《写在当代文学边上》 (旷新年 著) 《表意的焦虑》 (陈晓明 著) 《无边的挑战》 (陈晓明 著) 《德里达的底线》 (陈晓明 著) 《不死的纯文学》 (陈晓明 著) 《人文学的想象力》 (贺桂梅 著) 《“新启蒙”知识档案》 (贺桂梅 著)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 (陈思和 著) 《隐形书写》 (戴锦华 著) 《涉渡之舟》 (戴锦华 著) 《浮出历史地表》 (戴锦华 著) 《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 (唐小兵 编) 《革命·历史·小说》 (黄子平 著) 《锁链上的花环》 (韩毓海 著) 《倾斜的文学场——当代文学生产机制的市场化转型》(邵燕君 著) 《中国当代文学的叙事与性别》 (陈顺馨 著) 《革命/叙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文化想象(1949~1966)》 (蔡翔 著)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文学史》 (四卷册)(袁行霈 主编)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 (张少康 著) 西方文学理论 《西方文学理论史》 (董学文 主编)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 (朱立元 主编)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 (特里·伊格尔顿 著) 外国文学史 《外国文学史》 (郑克鲁 著) 对考研中文的胖友说几句话 以上这些书目,是我备考时读过的书的一部分。剔除了民间文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献学等多个科目的书,以及一些遗忘了的书,所以和我之前所说的数目有出入。 另外,这份书单的要义在于,围绕着中文系各个教授所著的学术论著,挑选对自己有益的,阅读即可。这几年,中文系的老师们又有了一些新作。我这份书单,并未加上。 如果是在备考中文的胖友,在阅读教材、学术论著和作品之外,还可以去搜一下各位老师发表的学术论文。 有时间的话,去知网等地,搜一下教研室以及当代文学比较有名的学者的学术论文,也可以以作品、作家等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多看看质量高的论文。 另另外,北大中文系的书单,其实是围绕着学术研究进行的。它并不适合一个文学爱好者。但一个文学爱好者,如果能够读一些学术论著,对于自身的思考深度等方面,也是大有裨益的。 文学不一定会让我们活得更好,但会让我们活得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