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子是不是“生而知之”的天才?

 liuhuirong 2019-01-26

《论语》感悟(一四九)

/王营

原文:7.28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译文:7.28 孔子说:“有一种人什么都不懂却在那里凭空创造,我绝对不做这样的事。多听,选择其中好的来学习;多看,然后记在心里,这是次一等的智慧。”

感悟:本章孔子阐明了自己作学问的态度。在《季氏》篇中,孔子曾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他承认有“生而知之”的天才,但是他不承认自己是这样的天才,他的学问是“学而知之”的,他绝对不做那些“不知而作”的事情,用他的话来说,他属于“知之次也”,即具备第二等智慧的人。关于“知之次也”,历来注解颇多,李泽厚先生将其解释为“知的次序、过程”,有道理,但不符合“次”的本义,也与《季氏》篇中孔子对学者类型的划分不对应,故本文将其译为“次一等的智慧”。

如何“学而知之”,孔子告诉我们有两条重要途径:一是用耳朵“多听”。听别人谈话时,先不要急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待听明白后,再通过自己大脑的过滤、筛选和分析,选择其中好的、对自己有用的知识加以接受和学习;二是用眼睛“多见”, 指多读书、多观察、多思考。耳朵听来的不一定可靠,只能属于间接经验,只有经过自己眼睛的验证,并亲身体验,才能将间接经验转化直接经验,然后再通过大脑的思考、加工和记忆,最终才能变成自己的知识。在这两条途径中,孔子不要求对所有听到和见到的知识都去记忆,而是强调对学习内容要加以选择,并且要充分发挥大脑对知识的分析、思考和记忆功能,在积累知识的同时,生成智慧。生当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没有学过教育学、心理学,但他对学习理论的这一阐述至今也不过时。

孔子对“学而知之”的阐述,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师自身专业水平,也是指导学生学习的一副灵丹妙药。

许多教育专家就是像孔子这样练成的。美国教育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这个公式反映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因为经验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但没有反思的经验是封闭的、僵化的和有局限性的。经验来源于多听、多见,许多教育专家都做到了这一点,他们在举行公开课或参加教研活动时,无论是课前的教学设计,还是课后的评课,他们都虚心听取别人好的意见和建议,博采众长。名师没有一个不善于读书学习的,他们除了向书本学习外,还善于向实践学习,他们喜欢听别人的课,无论讲课者比自己水平高还是低,他们总是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诚恳地提出自己对教学的意见。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善于总结和反思,不仅反思自己教学中的得与失,也经常通过听课、评课,反思别人教学中的得与失,这种时时总结和反结的精神,是他们成为教育专家的必备条件。有一位教育家说得好:教师教一辈子书不进行教学反思,只能成为教书匠;安下心来坚持写三年的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教育家。因此教育家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那些善于积累,不断总结反思的教师,才能摘取这一桂冠。

同样,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也要遵循这一原则,不注重知识的积累和记忆,不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很难形成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在有一种错误倾向,认为一提积累和记忆知识,就是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试想没有对知识量的积累,学生的能力哪里来?当然,教学中我们反对死记硬背、重复记忆,我们提倡的是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和记忆知识,引导学理解知识的过程,就是一个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因此,学生积累记忆的知识和经验越多,思维能力就应当越发达,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应当越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