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材—黄连,主治:泻痢呕吐,耳目肿痛,清胃火等

 尚晓陽 2019-01-26

《本草备要》:大苦大寒,入心泻火,镇肝凉血,燥湿开郁,解渴除烦。益肝胆,厚肠胃,消心瘀,止盗汗。

治肠澼泻痢,痞满腹痛,心痛伏梁,目痛眦伤,痈疽疮疖,酒毒胎毒。明目定惊,止汗解毒,除疳杀蛔。

【品种来源】

本品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 三角叶黄连(Coptis deltoidea CyCheng et Hsiao) 或云连(Coptis teeta Wall.) 的根茎。黄连多系栽培,主产于四川、云南、湖北。秋季采挖,干燥,生用或清炒、姜炙、酒炙、吴茱萸水炒用。

【性味归经】

苦,寒。归心、肝、胃、大肠经。

【功效】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主治】

  1. 用于胃肠湿热,泻痢呕吐。本品大苦大寒,清热燥湿之力胜于黄芩,尤长于清中焦湿火郁结,用于湿热中阻,气机不畅,脘腹痞满、恶心呕吐,常与黄芩、干姜、半夏等同用,如半夏泻心汤;治湿热泻痢,轻者单用即效,若泻痢腹痛,里急后重,与木香同用,如香连丸:若泻痢身热者,配伍葛根、黄芩、甘草,加葛根芩连汤;若下利脓血,又可配当归、肉桂、白芍、木香等,如芍药汤。本品善除脾胃大肠湿热,为治湿热泻痢要药。

  2. 用于热盛火炽、高热烦躁。本品泻火解毒,尤善清心经实火。若三焦热盛,高热烦躁,常与黄芩、黄柏、栀子等同用,如黄连解毒汤;若热罪炽盛,阴液已伤,水亏火炎,心烦不眠,常配黄芩、白芍、阿胶等同用,加黄连阿胶汤;若心火内伤,迫血妄行,吐血衄血,可与黄芩、大黄同用,如泻心汤。

  3. 用于痈疽疔毒,皮肤湿疮,耳目肿痛。本品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尤善疗疔毒。用治痈肿疔毒,多与黄芩、栀子、连翘等同用,加黄连解毒汤,治皮肤湿疮,可用黄连制成软膏外敷;治耳道疖肿、耳道流脓,可用黄连浸汁涂患处,或配枯矾、冰片,研粉外用,治眼目红肿,用黄连煎汁,或用人乳浸汁点眼。

  4. 此外,本品善清胃火,可用于胃火炽盛的呕吐,常与竹茹、橘皮、半夏同用;牙痛,常配石膏、升麻、丹皮等同用,以及消谷善饥,常配生地同用;本品兼清肝火,若肝火犯胃,肝胃不和,胁肋胀痛、呕吐吞酸,可与吴茱萸同用,如左金丸。

【文献别录】

  1. 《本经》:主热气目痛眦伤泣出,明目,肠癖腹痛下痢,妇入阴中肿痛。

  2. 《珍珠囊》:其用有六:泻心火,一也;去中焦温热,二也;诸疮必用,三也,去风湿,四也:治赤眼暴发,五也;止中部见血,六也。

【用法用量】

煎服,2~10g;研末吞服1~1.5g,日三次。外用适量。炒用能降低寒性。姜汁炙用清胃止呕,酒炙清上焦火,猪胆汁炒泻肝胆实火。

【注意禁忌】

本品大苦大寒,过服久服易伤脾胃,肺胃虚寒者忌用。苦燥伤津,阴虚津伤者慎用。

关注@坐诊中医说健康 了解更多中医健康知识,也可咨询相关问题。中医调理重在辨证,对症下药,切勿不经辨证套用原方,以免药不对症,甚至加重病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