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著名诗人拜伦曾写道:“你还在心情忧郁吗?那就去喝中国茶吧。” 这里的“中国茶”,说的就是正山小种,它算得上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红茶品种之一。 16世纪末,正山小种就传到了欧洲,且在英国皇室风靡,在欧洲历史上它就是中国红茶的象征 正山小种,始于明代,它的制成还有一个小典故。 话说明朝初,为了响应开国皇帝朱元璋大大的旨意,一向以龙团凤饼著称的武夷贡茶,开始罢造团茶,改贡散茶。 但是,散茶这种做法以前都没做过,大家也只能够摸索着慢慢来。 因为制作散茶的技术不精,生产出来的散茶品质低劣,使得武夷茶走入低谷。当时的制茶人员感觉自己的技术不行,那该怎么办呢? 当然是引进先进技术啦。 崇安县令为了重振武夷茶,就引进了当时最先进的制茶法, 松萝茶起源于明朝隆庆年间,《茶笺》记载:“茶初摘时,须拣去枝梗老叶,惟取嫩叶。又须去尖与柄,恐其易焦,此松萝法也。” 相信也有不少茶友听说过正山小种红茶诞生的传说。 说的是明朝中后期的某年,在采茶的季节,有一支军队路过于此,晚上驻扎于今天的桐木村,导致当地茶农当天已采摘的茶青没有来得及制作茶叶而发酵。 为了挽回损失,茶农以当地马尾松干柴进行炭焙烘干,以最大程度保证茶叶成份。制成的茶叶运往镇上销售,本是无心之作的茶叶,却受到大量茶客的欢迎与喜爱。 这样的说法,虽然带有一定的传说成分,但也解释红茶发酵工艺的诞生,或许就是起源于某一次美丽的意外呢。 到了16世纪末-17世纪初(约1604年),正山小种红茶在欧洲已经成为了中国红茶的象征,成为英国当时的名茶。 正山小种是由荷兰商人带入欧洲,随即风靡英国皇室乃至整个欧洲,并掀起流传至今的'下午茶'风尚。 据史料记载,嘉庆前期,中国出口的红茶中有85%冠以正山小种红茶的名义,鸦片战争后,正山小种红茶对贸易顺差的贡献作用依然显著。 在正山小种红茶享誉海外的同时,福建的宁德、安徽的祁门等地也开始学习正山小种红茶的种植加工技术,正山小种红茶的加工技艺也逐渐地传入国内各茶产区,最终形成了如今闻名全国的工夫红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