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是由嘌呤代谢紊乱导致血尿酸增加而引起关节组织损伤病变的顽疾,常侵犯关节、肾脏等组织。急性发作时关节红肿热痛如虎咬刀割,高尿酸血症让痛风反复发作久治不愈,尿酸盐结晶沉积关节形成痛风石出现关节肿大僵硬、畸变、致残,严重者可沉积肾脏造成肾脏病变出现肾炎、肾结石、肾功能衰竭甚至尿毒症。
上海中潭医院痛风科专家指出,目前的痛风患者大多工作繁忙,应酬多,饮食不规律、少锻炼,同时,他们在治疗中普遍存在许多误区,造成嘌呤代谢紊乱分解尿酸过多,肾脏排泄尿酸负担加重,延误了治疗时机,致使病情进一步恶化。 痛风患者普遍有以下几个误区: 1、痛风患者总想立马将尿酸降到最低。 高尿酸血症患者常会急切想要降低超高的血尿酸,这种想法其实是不对的,尿酸水平的骤然降低有时反而会加剧痛风的发作,这是因为血尿酸突然降低会导致已经沉积在组织内的不溶性尿酸盐脱落下来,导致急性发作,这种情况叫“转移性关节炎”;应该是初期一般使用小剂量的降尿酸药物,逐渐增加到足量。
2、痛风急性发作时赶紧用降尿酸药治疗。 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时,很多患者认为尿酸太高得抓紧降,就马上吃上降/排尿酸的药物,而且会盲目加大药量,结果,不但疼痛无好转,而且本来不痛的关节也开始疼了;本来3~5天就好反而迁延10余天不愈;这是因为一是他们没有消炎止痛的作用,对控制急性发作无效;二是易诱发“转移性关节炎”,从而加重病情,延长发作病程。 3、痛风急性期滥用抗生素和激素。 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表现出明显“红、肿、热、痛”,严重病例还会出现发热,白细胞升高,很容易误诊为局部感染;其实,痛风急性发作是由尿酸盐结晶而引起的关节炎,而不是细菌感染;所以,抗生素治疗是无效的,而且抗生素都是从由肾脏排泄出体外,也影响尿酸排泄,不但无效反而可加剧病情,延迟缓解。激素止痛效果好,但因为副作用较多,不要滥用长时间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