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脉有太过,有不及,有阴阳相乘,有复①有益①,有关②有格②,何谓也? 然:关之前者,阳之动也,脉当九分而浮。过者,法曰太过;减者,法曰不及。遂上鱼为溢,为外关内格,此阴乘之脉也。关以后者,阴之动也,脉当见一寸而沉。过者,法曰太过,减者,法曰不及。遂入尺为复,为内关外格,此阳乘之脉也。故曰复溢,是其真脏之脉③,人不病而死也。 关格复溢图--手稿 [译文] 脉有的太过,有的不及,有的在属阴属阳的部位上相互乘袭,有的反复下移,有的满溢上冲,有的关闭,有的格拒,是怎么说的? 答:在关部以前的寸部,是阳气搏动之处,脉象应该是长九分而呈浮象,超过九分的是太过之脉,不足九分的是不及之脉。若阴气太盛逼使寸脉之气向上冲入鱼际,而尺部反而无脉的,称为溢脉。这是由于阳气被关闭于外,阴气格拒于内所致。也就是阴胜乘阳之脉。在关部以后的尺部,是阴气搏动之处,脉形应该是长一寸而现沉象,超过一寸的是太过之脉,不足一寸的是不及之脉。若阳气太盛逼使寸脉之气下移入尺部,而寸部反而无脉的,称为复脉,这是由于阳气关闭于内,阴气被格拒于外所致。也就是阳胜乘阴之脉。因此说:下复上溢的脉象,都是阴阳之气相互隔绝的真脏脉,出现了此种脉象,即使不见明显的病症,也往往会死亡的。 [词解] ①复溢:复是复盖;有自上而下复的含义。溢是满溢;有自内向外溢的含义。复脉是寸脉下移尺部,以致寸部无脉,溢脉是寸脉太盛而上冲鱼际,以致尺部无脉。所以下复上溢,都是孤阴独阳上下相离阴阳决绝的脉象,故属于预后不良的死脉。 ②关格:关是关闭;格是格拒;都是指人体阴阳之气发生了内外阻隔不通的危象。所以关格二字的字面虽不同,其意义是一致的。 ③真脏之脉:是因阴阳气隔绝而产生的,临床上称之为“胃气将绝”,就是脉象缺乏和缓之意,往往发现于病人濒死之前《素问玉机真脏论》对此有详细的记载。 [按语] 本难主要说明反常脉的出现,是由于人本阴阳不协调所致。阳太过则阴不及,阴太过则阳不及。这种情况至极端严重时,阴阳之气阻隔,可以出现孤阴独阳的“溢脉”或“复脉”。本难中“遂上鱼为溢,遂入尺为复”的“遂”字,在这里是形容过盛之气直前无阻的意思。也就是表明阴阳偏胜已到极严重的程度,不是一般阴阳失调的较轻微的情况。 [备注] 1、没有特殊情况的话,我会每天跟大家学一篇难经,请大家备好纸和笔,做好记录。 2、我不会电脑做图,手工画图略显粗糙,望大家学习时,边看图边学习,这样才能学透。 3、内容若有不足之外,请大家多多留言指正,开课就是为了相互交流、学习、共同进步。 4、若想看前面内容,请自行查找我的文章记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