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文我们讲到,为了皇位的争夺,康熙得九个儿子视对方都如同水火。在太子第二次被废以后,康熙得身心也受到了巨大得打击,他已经没有精力再去考虑如何培养接班人了,康熙最重要得任务就是顺利把皇位交给合适的人选。 雍正就是康熙最合适得人选。此时得雍正还只是雍郡王,康熙得第四个儿子。康熙得儿子个个优秀,为何就只看重了四阿哥胤禛呢? 我们可以通过几件事来看下雍正的性格。第一是雍正有一颗忧国忧民的心,江南发生罕见的水灾,百姓的房子被洪水冲跑了,而国库紧缺,拿不出多少银子赈灾。雍正主动承担筹款的重任,为了灾民着想,不惜得罪江南盐商,筹集了200万两银子赈灾。 第二是雍正敢于革除弊政,不怕得罪权贵。追讨国库欠款的差事,人人都不敢接手,只有雍正不怕得罪康熙的老臣,不拍得罪皇亲国戚,敢于革除弊政,整顿朝纲。 康熙晚年清楚的认识到,自己虽然有很多功绩,但是也不能掩盖康熙朝的弊端,康熙对大臣过于纵容,已经成为官场的大问题,必须有个铁腕的人物来整顿吏治。 通过赈灾和追讨欠款两件事情来看,康熙选定了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虽然 被称为“八贤王”,但是他的贤却是虚伪的,只是为了自己能够谋取利益才故意表现的贤明。大阿哥和太子已经失去继承皇位的资格。三阿哥只是一个书生,难以承担康熙的重托。 为了雍正的顺利继位,康熙开始布局,每一步都充满帝王之术。 第一招,用大将军王的封号支走十四阿哥 在康熙晚期,十四阿哥成为不可小觑的一股势力。此时八阿哥失宠,他转而开始支持十四阿哥夺嫡。十四阿哥掌管兵部多年,是一个有实权的阿哥。而八阿哥在朝中有很深的根基,许多人都是八爷党的人。八阿哥和十四阿哥联合在一起,比雍正的势力大多了。 康熙为了能够支走十四阿哥,让雍正减少这个最大的竞争对手。康熙就给十四阿哥一个大将军王封号。大将军王带领十万大军前去平叛,这样就可以远离权力忠心,而十四阿哥的大将军王却没有实权,还要受到年羹尧的制约,这十万大军不会让他拥兵自重。 第二招,“死鹰”事件,早就看透八阿哥的诡计,没有中老八的圈套 康熙收到十四阿哥的一份寿礼,本来是一块天然的石头,却被八阿哥换成了一只死鹰。康熙极为震怒,但是他冷静下来分析,才知道这是皇八子的诡计。康熙病危,现在如果发生动乱,皇八子肯定会趁机夺权,因为他掌管着丰台大营。而康熙如果不追查,皇八子就没有机会作乱。 康熙看透了八阿哥胤禩的把戏,没有追查死鹰的事情,为的就是给雍正争取继位的良好环境。 最后一招,康熙用两道圣旨控制隆科多 控制隆科多这一招最高明,他体现了康熙高招的帝王之术。康熙单独召见了隆科多,因为隆科多是康熙钦点的九门提督,手上掌管两万的精兵。康熙给了张廷玉两道圣旨,其中一道圣旨是说隆科多勾结皇八子,谋取帝王,判斩立决。另一道圣旨是隆科多拥立新皇帝,被加官进爵,享受荣华富贵。 康熙的两道圣旨就把隆科多牢牢控制住。关键在于隆科多如何选择,只要隆科多图谋不轨,张廷玉利用第一道圣旨就可以直接杀掉他。隆科多权衡利弊以后,坚决遵守康熙的遗诏,拥立雍正继承皇位。 |
|
来自: 飞龙在天cokvj5 > 《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