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中考化学第2部分专题突破专题一坐标图像题课时作业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19-01-27

专题一 坐标图像题

1.(2016·重庆)向稀盐酸中加入Z物质,其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Z物质是( )

2017年中考化学第2部分专题突破专题一坐标图像题课时作业

A.H2OB.AgNO3固体

C.浓盐酸D.KOH固体

2.(2016·金华)有A、B两种金属放入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结论合理的是( )

2017年中考化学第2部分专题突破专题一坐标图像题课时作业

A.金属活动性A>BB.生成氢气的质量A>B

C.反应的硫酸质量A<BD.反应的金属质量A<B

3.(2016·聊城改编)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2017年中考化学第2部分专题突破专题一坐标图像题课时作业

4.下列四个图形的变化趋势能正确描述对应操作的是( )

2017年中考化学第2部分专题突破专题一坐标图像题课时作业

5.(2016·黔东南州)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

2017年中考化学第2部分专题突破专题一坐标图像题课时作业

6.下列四个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动趋势与对应的叙述关系不正确的是( )

2017年中考化学第2部分专题突破专题一坐标图像题课时作业

7.(2015·北京)已知2KClO3(==(MnO2),(△)) 2KCl+3O2↑,右图表示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 )

2017年中考化学第2部分专题突破专题一坐标图像题课时作业

A.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B.生成O2的质量

C.固体中MnO2的质量D.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

8.(2016·孝感)向一定质量FeCl2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锌粒至过量,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 )

2017年中考化学第2部分专题突破专题一坐标图像题课时作业

9.(2016·绵阳)分析下列实验图像,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

2017年中考化学第2部分专题突破专题一坐标图像题课时作业

A.图1:双氧水溶液制氧气,a未使用催化剂,b使用了催化剂

B.图2:某温度下,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则y轴可以表示溶质的质量分数

C.图3:分别向足量且等质量的盐酸中加入铁粉、锌粉,则曲线b代表的是加入锌粉的情况

D.图4:溶质为ab的两质量相等的饱和溶液,温度由T2降至T1,分别析出不含结晶水的ab固体,则最终两溶液质量相等

10.(2016·丽水)向一定量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2CO3溶液,反应过程中产生气体或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Na2CO3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2017年中考化学第2部分专题突破专题一坐标图像题课时作业

A.OE发生化学反应:Na2CO3+2HCl=== 2NaCl+H2O+CO2↑

B.PF有沉淀生成

C.G点溶液的pH>7

D.反应过程有气体和沉淀生成,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参考答案

1.B 【解析】A项,向稀盐酸中加入水,酸性逐渐变弱,pH应逐渐变大,错误;B项,稀盐酸与硝酸银固体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反应前后酸性强弱程度不变,pH不变,正确;C项,向稀盐酸中加入浓盐酸,酸性增强,pH应逐渐变小,错误;D项,向稀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钾固体,生成氯化钾和水,完全反应时显中性,继续加入氢氧化钾,显碱性,pH逐渐变大,错误。

2.B 3.A 4.D 5.B

6.C 【解析】A项,温度不变,KNO3的溶解度不变,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就不变,正确;B项,久置已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产生氯化钠和水,再和碳酸钠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所以加入一定量盐酸后开始产生气体,待Na2CO3完全反应后气体的量不再增加,正确;C项,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水的质量减少,故有一部分氢氧化钙会析出,溶质的质量会减小,错误;D项,在高温的条件下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了铜和二氧化碳,其化学方程式为:

2CuO+Ceq \o(=====,\s\up7(高温)) 2Cu+CO2↑

160 12 128 44

根据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可以知道随着氧化铜的消耗,铜的质量是不断增加的,直至氧化铜被消耗完全,铜的质量不再增加,正确。

7.A

8.D 【解析】由于金属的活动性是锌>铁>铜,向一定质量FeCl2和CuCl2的混和溶液中逐渐加入足量的锌粒,锌先与氯化铜反应,当氯化铜反应完全后再与氯化亚铁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Zn+CuCl2=== Cu+ZnCl2 溶液增量

65 64 65-64=1

Zn+FeCl2=== Fe+ZnCl2 溶液增量

65 56 65-56=9

A项,锌先与氯化铜反应,生成了铜和氯化锌,铜的质量不断增加,当氯化铜反应完全后不再增加,正确;B项,锌先与氯化铜反应,当氯化铜反应完全后再与氯化亚铁反应,前者溶液增加的幅度小于后者,正确;C项,当锌与氯化铜反应完全后再与氯化亚铁反应,随着锌与氯化亚铁反应,氯化亚铁的质量逐渐减小,完全反应后为0,正确;D项,原溶液中不存在氯化锌,起始点应为0,错误。

9.C 【解析】A项,催化剂可以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所以a应该是使用了催化剂,b应该是没有使用催化剂,错误;B项,氧化钙和水反应放热,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某温度下,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溶质的质量分数应该减小,错误;C项,等质量的铁和锌与酸反应时,铁生成的氢气多,所以加入锌的溶液增加的质量就大,正确;D项,溶质为ab的两质量相等的饱和溶液,温度由T2降至T1,分别析出不含结晶水的ab固体,a溶液析出的固体多,所以最终两溶液质量不相等,错误。

10.D 【解析】加入的碳酸钠先与盐酸反应并有气体放出,盐酸消耗完后才开始与氯化钙反应,有沉淀生成,曲线最高点说明氯化钙反应完全。A项,OE段发生的反应是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 2NaCl+H2O+CO2↑,正确;B项,PF段是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碳酸钙沉淀,B正确;C项,G点加入的碳酸钠是过量的,所以溶液的pH>7,正确;D项,反应过程有气体和沉淀生成,遵循质量守恒定律,错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