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腹痛腹胀不消化怎么办?不用吃药也能改善

 图书 馆员 2019-01-28

导读:

胃胀了不消化,怎么办?吃某某牌健胃消食片……

哦不,小编说顺嘴了……经常性的功能性消化不良,产生上腹胀痛等症状,在中医里属于“痞满”的范畴。对于这种疾病,虽然有很多种中西药可以使用,但是所谓“是药三分毒”,不如我们自己动手,体外治疗吧!小编亲测有效,一起去看吧——

痞满是由于中焦气机升降失司,壅滞不通而引起的以心下、上腹部痞闷胀满为主症的一类病证,又称为心下痞,其严重者称为心下痞硬。痞满是多种病因引起的中焦气机升降失调,壅滞于中焦,与胃、肝、脾等脏密切相关。其具体病因可分为外感、内伤,外感多由风、寒、湿邪客于太阳、阳明之表,后由于误下或里虚,邪气内陷心下引起。内伤多由于饮食不调,痰气食积阻滞胃脘,或七情不调,肝郁气滞引起。也有单纯里虚,脾胃不运引起的痞满,但较少见。

本病与西医学中多种疾病有关,如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胃下垂等疾病,出现上腹部胀满不适者,可参考本篇论治。本病的治疗当首先区别病情虚实,实证者确定病位,兼夹何邪,分别施以散寒、理气、消食、化痰、清热等法;虚证者确定病位,气血阴阳虚损程度,分别施以温中散寒、补气健脾,养阴益胃,气阴双补等法。如见虚实夹杂、寒热错杂等,则当虚实兼顾、寒热分消。本病常用外治法有针刺、推拿、穴位贴敷等。

一、灸法

1.适应证食积气滞引起的痞满。

2.操作方法  取内庭穴,穴位在足底,当足掌面第2与第3趾的夹缝之中,与足背胃经内庭穴相对处。将艾绒揉搓成半个小麦粒大小,底部蘸少许凡士林固定于里内庭上,用线香点燃,直至燃烧殆尽,不拘壮数,灸至觉热为止,每周34次,2周为1个疗程。

3.疗法特点本法载于《针灸真髓》,是日本针灸学派泽田派的独特经验。

4.注意事项注意烫伤及局部皮肤感染。疤痕体质者慎用,治疗前应和患者进行充分沟通,告知可能会有疤痕产生。

二、推拿法

1.适应证各型痞满。

2.操作方法

(1) 揉中脘:一手大鱼际紧贴中脘穴,用力柔和,顺时针方向旋转揉动, 25分钟,每日2次,1周为1个疗程。

(2) 揉腹:一手掌心贴脐部,另一手按手背,顺时针方向旋转揉动,用力要柔和,动作较快, 25分钟,每日2次,1周为1个疗程。

(3) 揉按后背:脊柱两侧膀胱经,从膈俞开始,至三焦俞为止,用拇指指腹按揉,从上至下,先左侧后右侧。重点按揉肝俞、脾俞、胃俞,总共约5分钟,每日2次,1周为1个疗程。

3.疗法特点简便易行,可在家自行操作,适应证广,无明显副作用。对于复杂性痞满疗效较差。

4.注意事项  注意用力恰当,不可过用猛力,亦不可用力虚浮敷衍。推拿总时间不宜过长,以1530分钟为宜。

三、民间偏方贴法

1.适应证食积痞满。

2.操作方法用乱发一团剪断,酒曲一个、葱白七个、老姜三钱、胡椒七粒,以鸡蛋一个破壳,倾入碗中,将各药捣碎,融和调匀,用隔夜灯油煎成一饼,贴患者心坎下胃脘处,用布带束住,冷则煎热再贴,约一二时似觉松动,便可取出,其病立愈,每日2次,3天为1个疗程。

3.疗法特点本法载于《验方新编》,为民间治疗积食痞满的简易方法,安全有效。

注意事项贴时注意温度,以免引起烫伤。皮肤过敏、破溃及糖尿病周围循环障碍者不宜用此疗法。
从肝脾胃失调辨治,反复发作的口疮竟治愈!好方一定要分享

口疮反反复复总不好,是一件非常烦心的事情。今天,小编与大家分享一篇文章,本文作者承国医大师李振华脾胃病学术思想,认为反复性口疮是脾虚、肝脾胃失调所致,并沿用李师经验方,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到底是什么方子呢?一起去看看吧~~

卢某,女,46岁, 2010年11月9日初诊。

主诉:口疮反复发作40余年,加重1年。患者从幼年开始就出现口疮,创面常出现在口唇边和口唇内侧,一般半年复发一次并自愈。成年后常于经前发作,曾在口腔科和五官科多次治疗,效果不佳,有时症状稍缓解,适逢经期又会复发。每次复发都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患者痛苦难耐。2010年以来症状加重,每次发病第4~5天疼痛难耐,话语不便,纳谷不香,张口即流清稀痰涎。此次发作20余天仍未愈合,舌尖及舌两侧亦有疮面出现,疮面色白,平素神疲乏力,面色萎黄,大便稀溏,月经大致正常。舌淡胖大,苔白腻,脉弦细。

中医诊断:口疮(木郁克土);西医诊断:复发性口腔溃疡。

治以健脾和胃,疏肝理气,予香砂温中汤合左金丸化裁。

处方:党参15g,白术10g,茯苓15g,陈皮10g,厚朴10g,砂仁5g(后下),木香10g(后下),刘寄奴15g,佛手15g,小茴香10g,乌药15g,海螵蛸15g,黄连5g,吴茱萸3g,枳壳15g,郁金15g,甘草5g。6剂,水煎服。

2010年11月16日二诊:口疮缓解,乏力、大便稀溏症状较前减轻。舌淡胖大,苔薄白,脉弦细。效不更方,守上方继续服6剂。

2010年11月24日三诊:因外感又来就诊,自述口疮愈合,神疲乏力已明显减轻,大便已成形。给予外感药物治疗,并嘱患者外感愈后继续调理脾胃,以防口疮反复。

2010年12月21日四诊:此次经前口疮未复发,面色转佳,精神状态亦明显好转。舌淡红,苔薄白,脉缓。效不更方,继服6剂。

2011年1月10日欣喜来门诊告知,已两次经期未复发。

本患者为中年女性,幼年即发口疮,成年后经久不愈,每于经期复发。肝气横逆犯胃,胃气上逆,则上泛清水痰涎;神疲乏力,面色萎黄,大便稀溏,舌胖大,均为脾虚之象。脾开窍于口,木旺乘土,故肝之郁火最易灼伤唇之肉络。舌为心之苗窍,舌尖亦应心,肝火上扰,引动心火,灼伤舌络,则舌尖生疮。疮面色白,提示病本属虚。肉络受损,血脉不通,疮面不荣,故疼痛难耐。治疗当以健脾和胃,疏肝理气为法。

香砂温中汤是李老的经验方。方中党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健脾益气;小茴香、乌药、枳壳、郁金疏肝理气降逆;厚朴、砂仁理气和胃;黄连合吴茱萸,寒热并用,辛开苦降,畅达气机,共奏泻热降逆之效;刘寄奴醒脾开胃,合郁金破血通络止痛;佛手疏肝理气,燥湿化痰,两擅其功;海螵蛸收湿敛疮。诸药合用,标本兼治,药到病除。

二诊乏力、大便稀溏症状较前减轻,说明药中病机,脾虚渐复,湿邪渐消。三诊口疮愈合而未复发,面色转佳,精神状态亦明显好转,可见中气恢复,肝气已舒,效不更方,继服上药,体现了治疗疑难病、慢性病应谨守病机、有方有守的思想。对于复发性口疮,脾虚乃发病之本,肝脾失调为其反复发作的不仅要培土固本,而且要注重调和肝、脾、胃。

脾阳虚的表现有哪些?怎样调理脾阳虚?

脾虚的表现有哪些

脾虚证是指脾脏虚弱而引起的病证,其病情比较繁杂,主要有呕吐、泄泻、水肿、出血、经闭、带下、四肢逆冷、小儿多涎等临床表现。

1.脾气虚

腹胀纳少,食后胀甚,肢体倦怠,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形体消瘦,或肥胖浮肿,舌苔淡白。

2.脾阳虚

大便溏稀,纳少腹胀,腹痛绵绵,喜温喜节按,形寒气怯,四肢不温,面目无华或浮肿,小便短少或白带多而清晰色白,舌苔白滑。

3.中气下陷

在脾气虚见症基础上,有气陷临床表现,如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等。

4.脾不统血

在脾气虚见症基础上,有慢性出血临床表现,如月经过多、崩漏、便血、衄血、皮下出血等。除出血外,必兼见脾气虚弱的一些症状。

怎样调理脾阳虚:

一、 适当服用药物

中医脾胃虚弱主要分三型:脾胃气虚、脾阳虚、胃阴虚。

1、脾胃气虚症状主要是气短乏力、头晕、胃胀,胃痛,呃逆,食少,饭后胀满,大便溏泻,面色萎黄,对于脾胃气虚者可服用参苓白术散和香砂养胃丸。

2、脾阳虚主要表现在:胃腹冷痛,食生冷油腻就会腹痛腹泻,大便稀,对于脾阳虚可用附子理中丸。

3、胃阴虚主要表现在虚火上炎,口干、容易饥饿,胃酸、隐痛不适,口舌生疮等。对于胃阴虚可服用参梅养胃颗粒。

二、 注意饮食调理

合理的膳食结构是健康的基础、“保胃”的前提。那么脾胃虚弱的bing人如何调养呢?

1、饮食调养基本原则。

饮食应有规律,三餐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平时多吃易消化食物,如稀饭,粥等;少吃有刺激性和难于消化的食物,如酸辣、油炸、干硬和粘性大的食物,生冷的食物也要尽量少吃。

同用逍遥散,一个有效一个无效,原因何在?

导读:

逍遥散是中医临床常用方剂之一,应用十分广泛。今天,小编与大家分享国医大师段富津先生活用逍遥散验案一则,其在前医用该方无效的情况下,仍沿用此方,只是稍做变化,竟药到病除!到底是如何化“腐朽为神奇”的,且看正文~~

逍遥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是妇科之常用方,主治肝脾不和, 营血虚少诸证。原方是由等量柴胡、白芍、当归、白术、茯苓,炙甘草(减半),煨生姜、薄荷(少许)组成。其功效可概括为疏肝、养血、健脾三个方面。

从组成原则分析,方中柴胡为君药,白芍为臣药,故三者之中重于疏肝, 而健脾、养血之功略逊。临床实践中,此方证以肝郁为主者固多,但脾虚偏重者, 或血虚较显者,亦往往有之。因此,运用逍散时,又需随证化裁,疗效方能显著

余治一女,年40岁,患肝炎2年,近2个月来除右胁疼痛、心悸失眠、善惊易怒外,下肢明显浮肿,身重乏力, 饮食减少, 食后腹胀,胁痛因之而甚。察其舌苔白腻,脉左弦右缓问及月,常后期而至,血色浅淡而量少此乃肝郁脾虚,营血不足之逍遥散证。但自诉, 已服逍遥散(汤剂)20剂不效

细辨之,当为逍散证无疑,遂处以茯50g,焦白术25g,当归、白芍各l5g,8g,薄荷生姜少许,加大皮、橘皮各10g

煎服2剂,患者尿量增多,浮肿渐消。继用4剂,患肿平痛减,饮食有增后以此方加减,共服10数剂,自觉愈而出院工作

该患者现以下肢浮,乃脾虚停湿为主,湿阻气机,则肿胀痛甚。遂变茯苓为,重在淡渗湿明代虞抟说:“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臣以白术健脾燥湿。脾喜燥恶湿,脾虚失运,则湿气内停。茯苓、白术合用,使湿去脾健,水不复聚湿去则肿消,气机得以调畅,故其胀痛亦减。以柴胡疏肝,当归、白芍养血,其气滞血虚诸证,随之而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