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祭灶”随想

 宇闻休闲书苑 2019-01-28

刘玉文

 农历腊月二十三是“小年”。这天黄昏时分有一项民俗祭祀仪式叫做“祭灶”,也叫“送灶”“辞灶”,就是送灶王爷上天“述职”,回报他所负责监管的一家人一年来的家务情况。

 灶王爷,也称灶君、东厨司命等,传说玉皇大帝给他的封号是“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被派到人间来掌管烟火饮食。灶王爷的职责,据《太平御览》卷一八六引《淮南万毕术》说:“灶神晦日归天,白人罪。”汉·郑玄注《礼记·记法》也说:“(灶神)居人间,司察小过,作谴告者也。”晋·葛洪《抱朴子·微旨》云:“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大者夺纪。纪者,三百日也。小者夺算。算者,一百日也。”即大罪要被减寿三百天,小罪则减寿一百天。这说明,至少在汉代,灶神已成为督察人间过错,专向天帝打小报告的神了。尽管灶王爷作为“一家之主”的神祗,品级不高,但他对人们的言行时时处处都进行监察记录,按月汇上报,且关乎到人的寿限,所以老百姓对他老人家就格外敬畏。

原来是每月最后一天向玉帝汇报一次,也许是玉皇大帝嫌琐碎麻烦,或灶王爷事务繁琐难以脱身的缘故,不知从啥时候开始,改为每年去汇报一次,定于腊月二十三,时间一周,大年三十再回来享受人间香火。

 灶王爷姓啥叫啥,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有的把灶王与古代的火神合并,说灶王是“炎帝”,《淮南子·氾论篇》说:“炎帝作火,而死为灶。”高诱在下面注释道:“炎帝、神农,以火德于天下,死祭祀于灶神。”这些记载最远的可追溯到殷代。

有的说是灶王是火神“祝融”,《周礼说》记载:“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祀以为灶神。”《礼记·礼器》孔颖达疏:“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祀以为灶神。”俞正燮《癸巳存稿》卷十三“灶神”条引《许慎异义》说:“灶神,古《周礼》说,颛顼有子曰犁,为祝融,祀以为灶神。”

也有人说可能是发明钻木取火的“燧人氏”。这与古人的火崇拜有关。

还有的说灶王叫“苏吉利”,隋·杜台卿《玉烛宝典》引《灶书》称,“灶神,姓苏,名吉利,妇名搏颊。”这里又出现了“灶王奶奶”。

还有按照《封神演义》故事,说灶王也是当年武王伐纣时把守渑池的坐下独角乌烟兽,会用地行术的总兵张奎,他的夫人就是那位善使四十九支太阳金针法宝的女将高兰英。姜太公斩将封神把张奎封为炉王爷,灶王奶奶当然就是高兰英了。

由于灶王奶奶的出现,所以供奉灶王还也有单座、双座之分,据说黄河之南有的是单座,黄河以北都是双座。我们家在黄河以北,所以供奉的灶王神像是双座的,一位是灶王爷,还有一位灶王奶奶陪伴。

《礼记·祭法》中“王为群姓立七祀”,即有一祀为“灶”,古代是一项很隆重的祭祀活动。清代朝廷对腊月二十三祭灶非常重视,《养吉斋丛录》记载:“十二月二十二日,乾清门侍卫至南苑猎取黄羊,以二十三日祭灶之用。”嘉庆帝还曾做过一首御制诗《毓庆宫小除夜八韵》云:“嘉平小除夜,媚灶用黄羊。典纪千门遍,礼传五祀详。飶芳袅鼎篆,精洁列盘糖。”。解放以来,提倡破除“迷信”,户口也出现了“非农业”,所以现在我们这里“送灶”仪式的神秘气氛比较单薄、简易。黄昏时分,供奉灶王的户主,在厨房或灶前摆上香案、供品(主要是糖瓜),用谷草、粟豆喂上“灶马”,因为灶王爷要骑马上天,所以首先要把坐骑 “喂”好,伺候。天黑之后,把上一年的灶王爷从墙上揭下来,把糖瓜放在灶王爷的嘴边,一边让灶王爷吃糖瓜,一边作祈祷,无非是说些“上天言好事,凡是多美言,拣着好的说,不该说的不要说”之类的话。意思是用糖瓜“贿赂”灶王爷,让灶王爷在上级面前隐瞒负面情况,报喜不报忧,这大概是中国人的一种文化心理反映。当官的“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短”,这就滋生腐败现象,当官的于是就说假话,说大话、空话,不实事求是,神灵尚且被贿赂,何况人间,所以社会风气就江河日下……

灶王爷“吃”过糖瓜之后,就用糖瓜去粘灶王奶奶的嘴,且用带有教训的口吻说:“说话要甜甘,灶王爷说话时少插嘴,记住不要多说少道的!”这显然带有“轻视妇女”的味道,男女不平等就流露出来了,想剥夺灶王奶奶的发言权。灶王奶奶高兰英,想当年可是“不让须眉”,成了神倒受到人间的歧视,不知有何感想,大概也不敢在玉帝面前提“女权问题”,因为玉帝可以拿“下界”的民意作回应。

上述程序结束之后,把旧灶王神像、灶马夹载黄表纸中焚烧,纸灰腾空盘旋,表示灶王爷高兴,全家磕头再祈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等等。送走灶王全家人分吃糖瓜,象征幸福甜美。还有的吃年糕、摆点酒宴吃喝一顿,这就是过小年。据说,在旧社会,送走了一家的监察神灵,做媳妇的人们的说笑言谈也似乎轻松了许多。

 我是比较重视民俗的,尽管是“非农业”户口,但每年照样供奉灶王爷,就贴在小厨房的北墙上,家人也习以为常。话说有一年,妻子只请到灶王爷的像,没请到“灶马”。到了送灶的时间了,孩子们有些着急,笑着嚷嚷:“没有马,灶王爷怎么上天哪?” 正当孩子们着急之际,我用软笔在一张黄表之上顺手画了一只“宇宙飞船”,并在船侧标上“幸福1号”,在焚烧时,大声祝愿道:“灶王爷,今年乘坐现代交通工具吧,您老人家一定第一个先到达天庭,家里的上天照实说,多带幸福来!”这一下,全家都乐了。嘿,别说,这一年还真的一切都顺顺当当。这事后来在同事之间还传为笑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