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屠呦呦入围“20世纪最伟大科学家”,与爱因斯坦同列

 三毛99 2019-01-28

作者丨朱丽娜

来源丨医学界



1月初,英国BBC新闻网新版块“偶像(ICONS)”栏目发起“20世纪最伟大人物”评选,选出一位对人类当前生活影响最大的杰出人物。中国首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位列其中。



BBC对屠呦呦入围“20世纪最伟大科学家”给出的三大理由是:


在艰难时刻仍然秉持科学理想;

砥砺前行亦不忘回望过去;

她的成就跨越东西。


在“科学家篇”候选名单中,还有其他世界知名的科学大咖——居里夫人(Maria Curie)、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以及数学家艾伦·图灵(Alan Turing)


值得注意的是,屠呦呦是科学家领域唯一在世的候选人,也是全部28位候选人中唯一的亚洲人。



屠呦呦:发现全新抗疟疾药物第一人



“ICONS”栏目这样介绍屠呦呦:一位药物化学家,她的研究帮助挽回了数百万人的生命(Pharmaceutical chemist whose research helped saved millions of lives)


这一研究即是指屠呦呦发现一种全新的抗疟药,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


BBC介绍称,屠呦呦的灵感来自中国古籍记载,公元400年,青蒿曾被用于治疗间歇性发热(疟疾的一个标志)。在这种草药中,屠呦呦发现了一种能够有效治疗疟疾感染的化合物,也就是现在所说的青蒿素。她自愿成为第一试药人。


屠呦呦在诺奖颁奖仪式上发表演讲称,中药研究所团队于1969年开始抗疟中药研究。经过大量的反复筛选工作后,1971年起工作重点集中于中药青蒿。又经过很多次失败后,1971年9月,重新设计了提取方法,改用低温提取,用乙醚回流或冷浸,而后用碱溶液除掉酸性部位的方法制备样品。


1971年10月4日,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即标号191#的样品,以1.0克/公斤体重的剂量,连续3天,口服给药,鼠疟药效评价显示抑制率达到100%。同年12月到次年1月的猴疟实验,也得到了抑制率100% 的结果。


191号样品对疟疾的抑制率达到100%(摘自屠呦呦的诺贝尔奖演讲)


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抗疟药效的突破,是发现青蒿素的关键。当时屠呦呦参加的全国性抗疟研究,代号叫做“523项目”。1972年3月8日,屠呦呦在523项目的会议上报告了这个结果,引起轰动。


此后,经过多个研究单位十几年的合作奋斗,确定了有效成分及其化学结构,找到了大量制备青蒿素的方法,完成了临床研究,建立了质量标准,1986年通过了新药审批。



她让数百万人的生存健康得以改善


全世界约一半人口处于罹患疟疾的风险之中,屠呦呦和青蒿素的巨大影响绝不能被低估。


上世纪80年代,数千例中国的疟疾患者得到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有效治疗。随着全球政治的变化,原本仅限于中国对疟疾的新治疗开始走向世界,青蒿素类复方药成为治疗疟疾的主流药物。


世界卫生组织2015年9月发布《实现关于疟疾的千年发展目标》报告,提到进入2015年,人类与疟疾斗争的现状与新千年开始时的悲观预言完全相反:与2000年相比,全球疟疾新增感染人数下降37%,死亡率下降60%,可折算为620万人的生命被拯救


正如诺贝尔奖中所总结的,她的工作“让数百万人的生存和健康状况得以改善”。


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屠呦呦,以及另外两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这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当地时间2015年12月10日,瑞典斯德哥尔摩,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举行。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领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