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十三桩

 caoqili66 2019-01-29

太极十三桩


       太极气功十三桩是清末著名太极拳家河北武清县李瑞东学生所传。李瑞东人称“关东侠”“鼻子李”。

李有三子均精太极拳术,尤以三子季英最为杰出。李季英于1949~1961年间,在天津传习太极拳术达11年之久,

得艺者甚众。笔者从天津张兰夫妇处习得此技,并进行了深入的钻研整理,从1982年以来,先后在承德离宫及

各厂矿举办辅导站,习者逾千人,健身祛病效果显著,故颇受群众喜爱。
  

       太极气功十三桩是太极拳门派中以保健强身为目的的站桩功。它是以动脉相兼,内外兼修并采用站式进

行气功锻炼的一种方法,但体弱多病者也可以采用坐式练功。该功法由十三个基本桩式组成。定式呼吸是吐

纳,姿势变换是导引。这样在吐纳与导引变换的过程中就大大地减轻了人体为维持某一个姿势的负担量,所

以练功者的情绪由始至终总是饱满的。这就给真气在体内的运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本功法简明易学,只要

掌握练法要点即可自行练习,而且无意外弊病。长期练功可使人精力充沛,睡眠安适,食欲增加。脸色红润。

对一般慢性疾病和非活动性疾病也有明显疗效。  练功初期会有臂腿发抖,手心发麻。这是必经过程,自是

呼吸调整之后反应自然消失。稍后又有 出虚恭,打嗝,出汗。发热都为好现象。日久每次练功口津增加 有

清甜之感。全身舒畅精神饱满  <<黄帝内经>>恬淡虚无,精神内守。。。。提擎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

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伦,无有终时,此其道生  足捋平川势如山,平踏振动自悠然。心旷神怡

似飘仙,擎气丹田贯足尖 。
 

       第一节   预备式 

       1.无极式:两腿并立,两手下垂,摒除杂念闭目合神,头部轻松上顶,颈椎脊柱自然垂直,周身无一处存在拙力要求松而不懈。紧而不僵,外无动态,内无想象纯任自然毫不牵强守我之静,内外合一, 进入无思无虑的境界。

       2太极式:接无极式,左脚向左跨步,两脚开立与肩同宽,两脚平行,身似一棵大树;头正顶直,虚灵顶劲,形如树梢向上自然伸展;沉肩坠肘,含胸拔背,双臂形如树枝自然下垂;松腰落胯,有向后贴靠高登或坐炕沿之意;两膝放松,立而不挺,重心略向前,脚趾轻抓地面,足心含虚,如树生根;目光平视内敛,齿轻叩,口轻闭,舌轻舔上腭,肛轻提,呼吸采用鼻吸鼻呼的自然呼吸法。此为基本式,请熟记。

       3松静功(顺气法):接太极式,先深呼一口气,两臂经体前手心朝上缓缓上举至头顶,然后手心朝下,松肩坠肘,缓缓下放至身体两侧成太极式,伴随动作,臂上举时吸气默念“松”字,臂放下呼气并默念“静”字。

反复十次。

       要点:初练功者,尤其体弱病老之人,大多气机散乱,上焦满浊,下焦虚陷,头重而脚轻。此功就是改变这种不良习惯,升清降浊,练就上虚下实,使气血通达,经络通则百病消。它是练正式功法的基本功。

      气功练意气合一,此法为练习以意导气的方法。坐站皆可有无手动皆可,只要随呼吸默念松静就行,练功次数不限,至少早晚一次,练功时间逐步增加,持之以恒。 


      第二节   基本功

      1起式,接太极式先深深呼吸一口气,然后两臂缓缓想体前平举,高于肩平手心朝下,吸气。继而两腿屈膝下蹲,高度因人而异,要点膝关节不超过脚尖,次高度保持十三桩练完,上体自然正直,松腰落胯,不可挺胸突臀,同时两臂轻轻下按至腹前,呼气。

     第三节   十三桩:

     1浑圆桩  接上式,两臂缓缓外旋,同时肘略向后移,使大臂与身体成45度,腋下约有一拳距离,小臂呈水平,虎口朝上,掌与肩同宽,五指自然分开,微屈如包球。身体不僵不懈,用鼻自然呼吸,呼气默数1反复10次。 

     2川字桩:两臂缓缓上举,同时外旋至掌心朝里,高于眼平,沉肩坠肘,含胸拔背,形如川字,呼吸10次 

     3推山桩:两臂缓缓下放,同时内旋至掌心朝前,掌指朝上,向前推山,小臂平,大臂与体成45度,松腰落胯呼吸10次 

     4抱球桩:两臂缓缓下放,同时外旋至腹前,两手指尖相对,掌心朝上,成抱球状。沉肩坠肘呼吸10次。 

     5按球状:两臂略上提,缓缓内旋带动至掌心斜朝下,按于腹前,两虎口相对,沉肩坠肘,翘指坐腕,形如将球半按水中,呼吸10次 

     6大字桩:两臂放松,自然落下,再缓缓向体前平举,掌心朝下,然后两臂缓缓外旋,同时向外展开至体侧平举,两肘微屈,小臂呈水平,掌心朝上,两手略向前方,高于肩平,全身形如大字,沉肩坠肘,呼吸10次 

     7撑字桩:两臂缓缓内旋,带动两掌也随之转动至手指朝上,仰腕使掌心向体两侧推出如撑墙。

     8托按桩(左式)左臂缓缓由体侧头额前方上举至掌心朝上,手指朝里,如托物状,同时右臂缓缓内旋由体侧下落,掌心朝下,手指朝里,下按于右胯旁如按物状。沉肩坠肘,松腰落胯,呼吸10次 

     9托按右式:左臂内旋缓缓由体侧下落,掌心朝下,手指朝里,按至左胯旁如按物状;同时右臂缓缓外旋,由体侧上举至头额前方,掌心朝下,手指朝里,如托物状。沉肩坠肘,松腰落胯,呼吸10次。 

     10提抱桩:左臂缓缓外旋由体侧上举,同时右臂缓缓外旋,由体前下落至肩平,两掌心朝下,手指朝前,然后两臂缓缓内旋上提至额前上方,掌心斜朝内下,手指朝里。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松腰落胯,略向后撑,呼吸10次。 

      11天字桩:两臂缓缓内旋,两掌随之转动至掌心朝上,虎口相对如托排球状。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松腰落胯略向后撑,呼吸10次。 

      12山字桩:两臂缓缓外旋,同时两手五指撮拢成勾手,屈肘下落使指尖触及肩部,形如山字。沉肩坠肘,含胸拔背,呼吸10次。 

      13插肋桩: 两臂缓缓外旋下落,同时两手张开,掌心朝下,手指朝里指向肋部放至体侧腰部,沉肩坠肘,含胸拔背,呼吸10次。 

      14万法归一式:两臂缓缓下落至体侧,成太极式,随之再做一次起式接做第一桩(浑圆桩),呼吸10次.

      收式:接十字手,两臂内旋,手心朝下,缓缓下按于体侧成太极式。

      第四节:收功 

    (一)   深呼吸:接太极式,两臂缓缓外旋,使手心翻转朝上,由体侧向头前上方举起。同时脚跟抬起,深呼气。继而手心朝下,

两臂缓缓由体前下落,同时脚跟下落踏实,成太极式,深呼气。反复做3次。 

    (二)   击腹:接太极式,两手成半握拳,先向后转体用腰劲带动两臂甩动,用左拳心轻击小腹部,用右拳心轻击小腹,

用左拳背轻击腰部命门处。左右各击10次,还原成太极式。 

    (三)   搓腰:接太极式,两臂屈肘用掌心请按后腰命门两侧,上下搓动20次,还原成太极式。

    (四)   柔腹:接太极式,两臂微屈,两掌心请按小腹部,虎口相对,先由右向左,再由左向右,各揉动10次。柔腹后还原太极式。 

    (五)   运太极:  1立运太极:接太极式,两脚开立,稍宽于肩,两臂向前平伸,坐腕使手心朝前,两手随重心左右,上下移动,

在体前先顺时针划立圆三次,再逆时针划立圆三次,中间以S形路线衔接,自然呼吸,运动后还原成太极式。 

     2平运太极:接太极式,两脚开立,稍宽于肩,两臂平伸,手心朝下,随重心前后,左右移动,在体前先顺时针划平园三次,在逆时针划平园三次。

中间以S形路线衔接,自然呼吸,右脚收回成无极式。 

    3斜运太极: 
   (1)       接太极式,左脚向右脚靠拢成无极式。随即右脚向右斜前方迈出,同时上体向左转45°,两臂平伸,坐腕使掌心斜朝左前;

然后在与上体平行的里平面内做运太极动作。重心前移时成右弓步,后移时成右虚部,两手先顺时针划圆三次,再逆时针划圆三次,中他做S形路线衔接,

自然呼吸,右脚收回成无极式。以上为右斜运太极。 

   (2)       继前接做做斜运太极,左脚向左斜前方迈出,同时上体向右转45°两臂平伸,坐腕使掌心斜朝右前,然后在与上体平行的立平面内运太极动作。

动作路线与步骤与右斜运太极全同,唯左右对称,方向相反,动作完成后,左脚向右脚靠拢成无极式

   (六)金鸡展翅: 

 (1)接无极式,左膝缓缓提起,足尖下垂,内扣,同时两臂缓缓前平举,外旋是手心相对,,缓缓屈肘收至两耳旁,深吸气。

 (2)左足向前迈一步,右脚向左脚靠拢,自然直立,手型不变,不呼不吸,

 (3)两腿缓缓屈膝下蹲,同时两掌由耳旁向前缓缓推出成推山桩,深呼气。

 (4)两脚自然直立,右膝缓缓提起,足尖下垂内扣,同时两臂外旋,手心相对,缓缓屈肘收至两耳旁,深吸气,

 (5)右脚向前迈一步,左脚向右脚靠拢,自然直立,手型不变,不呼不吸,

 (6)两腿屈膝下蹲,同时两掌由耳旁向前缓缓推出成推山桩,深呼气,

 (7如上反复4次还原成无极式。

  (七))金鸡抖翎

  (1)接无极式,左脚向左跨步,两脚开立,比肩稍宽,两臂经体侧缓缓抬起成侧平举,手心朝下,深吸气.

  (2) 两臂缓缓下落于腹前交叉,右手在里左手在外,s手心朝里,两腿屈膝下蹲,深呼气。

  (3)上动不停,两臂经体前缓缓上举至头顶上方,再向左右分开,手心朝内下,深吸气。

  (4) 两臂内旋,两掌随之转动至手心斜朝前上,同时以腰脊为轴,松腰落胯,向左右抖动,深呼气。

  (5)如上反复呼吸三次,还原成无极式。

  (八)原地踏步,抓握拳 ,散步等。为辅助型收功动作 要点:

    1呼吸次数,每一个桩以呼吸10,12,24,36,72,81次循环递增,目的是随体质不断提高 而 提高运动量。

    2 练习时间:最好的时间是清晨五至七点,松静功随时可练。

    3 练功方向,清晨面朝南,晚上面朝北。

 

 

       太极内功十三桩是太极拳门派中以保健强身为目的的站桩功。它是以动脉相兼,内外兼修并采用站式进行气功锻炼的一种方法,但体弱多病者也可以采用坐式练功。

       该功法由十三个基本桩式组成,即无极桩、太极桩、伏虎桩、推山桩、托塔桩、四象桩、贯顶桩、托抱桩、托天桩、三体桩、两仪桩、七星桩、五行桩。

       太极十三桩是太极拳内功功法,是一种保持一定的身体姿势、神意保持于一定的状态、静止站立的练习方法。经常练习站桩可达到形体放松、神意安然、呼吸匀和、内气顺畅、血液通利、筋骨舒柔、肌肉温养、经络疏通,使神经系统得到充分休息、调整和锻炼等效果。还可促进体内务系统的新陈代谢,增强腿部的坚固和柔韧性,改善内脏器官,从而达到养生、祛病、强身和益智的目的。站桩既能使人体平衡发育,调节和增进生理功能,又可增进人体本身所特有的内在力量。站桩可以蓄力于全身,为推手、技击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拳谚有“百练不如一站”,“练拳无桩步,房屋无立柱”之说。拳理中又有“欲求技击妙用,须以站桩换劲为根始,所谓使其弱者转为强,拙者化为灵”的精辟论述。由此可见,站桩既能增强体质,稳固根基,又是提高技击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 

      1.无极桩      无极桩又称为自然桩,是太极拳内功重要的桩法之一,被历代拳家认为是太极拳的根基。拳理说:“太极者,无极而生也。”练习此桩时身体处于高度放松的状态,意形合一,阴阳相调,无形无象,是一种平衡和谐的内在运动。经常坚持站无极桩,能收到培养元气,放松身体,稳固身体重心,端正身体姿势,增强腿部力量的作用和健身强体的功效。

      2.太极桩      太极桩也称为三圆桩,又称浑圆桩。是太极拳桩功中重要的内功桩法之一。经常站太极桩,能收到端正身体姿势,增强腿部力量,稳定身体重心,

增强两手劲力,提高听劲的能力作用,收到强身健体的效果。

      3.伏虎桩      伏虎桩又称按球桩,是太极拳常用的内功功法之一。经常站伏虎桩能收到端正身体姿势,增强腿部力量,稳定身体重心,增强两手之内劲和两手

的听劲能力,收到健身强体的功效。

      4.推山桩      推山桩又称朝阳桩,是太极拳重要的内功桩法之一。经常站推山桩,可稳固根基,增长功力,提高两手听劲能力,收到强身健体的效果。

      5.托塔桩      托塔桩又称大字桩,是太极拳重要的内功功法之一。经常站托塔桩,能稳固根基,增长两腿两臂的力量,使身体放松,姿势端正,收到健身强体的作用。

      6.四象桩      四象桩也称四向桩或称为侧推桩,是太极拳内功重要的功法之一。经常站四象桩,能稳固根基,增长两腿两臂的力量和周身的整劲,使身体高度放松,

端正姿势,提高两手听劲的技能,收到健身强体的功效。

       7.贯顶桩      贯顶桩也称为罩顶桩或上合桩,是太极拳内功重要的功法之一。经常站贯顶桩,能稳固根基,增长两腿的力量,可使丹田之气充盈,全身高度放松,

起到健身强体的效用。

       8.托抱桩      托抱桩又称养丹桩,是太极拳内功重要的功法之一。经常站托抱桩,能稳固根基,增长腿部的力量,使丹田内气充盈,收到健身强体的功效。

       9.托天桩      托天桩是太极拳内功重要的功法之一。经常站托天桩,能稳固根基,舒展身体筋骨,使身体内气周身畅通,可收到健身强体的功效。

       10.三体桩      三体桩又名虚步桩,也称手挥琵琶桩,是太极拳内功重要的功法之一。经常站三体桩,能稳固根基,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和身体对于虚实的感应,

增长劲力;强化两手的听劲能力,起到健身强体的作用。

       11.两仪桩      两仪桩又称阴阳桩,也称托按桩,是太极拳内功重要桩法之一。经常站两仪桩,能稳固根基,增强两手内劲及两手的听劲,收到健身强体的效果。

       12.七星桩      七星桩是太极拳内功重要的功法之一。经常站七星桩,能稳固根基,使内劲透出体外,增强功力,收到健身强体的功效。

       13.五行桩      五行桩是太极拳及太极推手中最为重要的内功功法,是一种不弓不马,介于弓马之间的,取其两者之优,去其两者之劣的桩法。也是太极推手的基本间架。

       它把人体各部按照太极推手的要领,安排成一个圆满完整的姿势,整个太极推手都不能离开这个桩势的基本法则。在推手过程中,尽管动作千变万化,但步子和要领都离不开五行桩。所以有“万法不离其宗”之说。

       经常站五行桩,能贮劲蓄力,增长功力,稳固根基,有利于发劲,有利于攻防,更有利于健身强体。因此,五行桩是太极推手最重要的功夫,是太极拳推手基本间架,推手中万变不离五行桩势,否则架散劲散。劲散则不稳,必败也。故有“万变不离五行桩”之说。

陈式太极拳 简述陈式太极拳十三桩特点

十三桩是陈式太极拳里面的重要部分,掌握它对于提升功力和身法都有着巨大的作用,此外,也可以增强体质。今天小编就和大家来介绍一下这陈式太极拳的“十三桩”,希望大家能有所了解。

  练习陈式十三桩,大家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场所练习,根据自身的领悟力去制定计划。

  预备式

  身体自然站立,双脚分开与肩同宽,两脚尖朝前,意念头顶百会穴轻轻上领,下颏微内收,舌尖顶上颚,两手自然下垂在两胯旁,两膝微曲,两脚十趾轻轻抓地,两日平视远方,注目于一处凝视片刻,排除杂念,目光缓缓收回。意念自眉间祖窍穴逐渐下移,经中丹田至下丹田,由两腿向下至涌泉穴,周身内外松开,意念如同一团气或一股水,自上而下经体内、体表,潺潺流淌至四梢。全身人静如无物,无形无象,无声无息,空空洞洞即无极之意。

身体自然站立,双脚分开与肩同宽

  第一桩 金刚捣碓桩

  此桩同金刚捣碓势。落地震脚,右手握拳,其中指轻轻扣住右手心的劳宫穴。右拳置于左手心劳宫穴之上,意注劳宫,两脚五趾抓地。

  功效:此桩有利于我们安定自己的心神,促进血液循环。意念集中,会感受有一股真气会在体内流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疾病。

  第二桩 懒扎衣桩

  此桩同懒扎衣势,右腿为实,左腿为虚,右膝与右脚跟的连线垂直于地面。左腿微曲,脚尖内扣,立身中正,舒展大方,气沉丹田,右手向左展开,意念大肠、小肠、三焦等肺腑之气沿手三阳经而贯于指梢,再收于心、肺、肾等。左手轻叉于腰部。

  功效:可强腰壮,肾。

  第三桩 双推手桩

  此桩同双推手势,松肩沉肘,松胯塌腰,周身完整,劲贯通于两手,沿胸腹下推,意在指梢,导此任脉之气运行。

  功效:可以缓解腹部的胀痛,并且有助于增强腰胯部的力量。

  第四桩 単鞭桩

  此桩同单鞭势。右脚尖内扣,松胯屈膝,开裆成圆,立身中正,虚领顶劲。心与意合,气与力合,筋与骨合。意念劲由丹田起,沿左腰催肩肘至左手中指端,放松下沉,起于指梢,回归丹田。

  功效:对肩周炎、颈椎病效果较好。

  第五桩 拗步桩

  此桩同拗步势,开步展肢行气,意念气从命门流于阳经而达四梢、命门,有培元固本、温阳补肾、疏调经气之功。

  功效:此桩对阳痿、早泄等颇有功效。

  第六桩 护心桩

  此桩同护心拳势,下盘稳固,松胯屈膝圆裆,立身中正,劲力外放,神意聚于两目,意念气流于两眼周围的睛明、承泣等穴。

  功效:清热、疏邪、明日。

  第七桩 高探马桩

  此桩同高探马势,以腰为轴,劲先合后开,松胯开胸,沉肘松肩,劲贯于右掌,左掌在下腹部轻轻上托,意念气注于三阴经。

  功效:此桩有健胃润肺之功。

  第八桩 金鸡独立桩

  此桩分左右势,同金鸡独立势,独立步稳,提膝,高度视个人身体情况而定。合劲不散,意注掌根。两手交替举过头顶,意念气通三阴经。两足交替提起,意念气通足三经,下注涌泉,有顶天立地之势。

  功效:伸筋拔骨,对肢体麻木有效。

  第九桩 七星桩

  此桩神态安详,意念气由长强穴沿督脉上行至百会穴,再沿督脉下行至会阴,再交于长强,如此体内阴阳二气在任督二脉间动转。此桩劲贯于掌外侧,松肩沉肘,呼吸以下沉为主。

  功效:调理十二正经气血。

  第十桩 跨虎桩

  此桩由退步跨虎成势,虚实分明,轻重倒换,立身中正,虚领顶劲,意气注于指梢,通手三阴经。

  功效:可防治肩周炎。

  第十一桩 肘底捶桩

  此桩同肘底看拳势,左肘下沉与右拳相合,右拳微有上托之意,身法端正,有下坠之意,头顶上拔,百会穴与长强穴有对拉之意。

  功效:升阳固脱、清热利湿。

  第十二桩 亮翅桩

  此桩同白鹤亮翅势,劲由腰脊右转,重心移于右腿,意念劲上冲于两肩,过肩肘贯于两手,周身放松下沉,合劲归于丹田。意念胸腹之气向右转一圈后下沉,打通冲脉。左脚点地,足趾端的隐白穴按于地。

  功效:健脾开胃。

  第十三桩 斜行桩

  此桩姿势为两脚平行开立,两膝微屈,两目平视,含胸拔背,空胸实腹,右掌立于胸口,右手大拇指对着两乳中间的膻中穴,左手成刁手,向后放于命门处。周身放松,气归丹田。

  功效:宣肺降逆、宽胸化痰。

  收势

  双手心向里自然垂于两胯外侧,双臂随吸气同时升至头顶,两手心相对再向下按,呼气,双手经面部、胸部下放到两胯外侧,意念气至两足涌泉穴,周身放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