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穴痛,跳着痛,十多年了。”1月23日晚上20时许,经人介绍一位朋友有网上咨询晚上能调理吗?她补充说,“痛的影响了晚上睡眠。”影响睡眠,晚上加班调理不可推卸。 关于头痛症状,临床多年,偏头痛,后脑痛、头顶痛、整个头痛连及前额及眉稍,症状百端。为此,关于头痛临床医案,曾在2017年的9月12日,写了一篇题为“三位一体脏腑推拿与头痛”的文章。 然而,在临床的头痛病症,发现偏头痛患者居多,且症状各异,症因复杂。基于此,特述此心得。 偏头痛,自古有之,在殷商甲骨文就有“疾首”的记载,《内经》称本病为“脑风”、“首风”,李东垣《东垣十书·内外伤辨》把头痛分为外感头痛与内伤头痛,并明确地指出偏头痛的病名:“如头半边痛者……此偏头痛也。” 《素问·风论》认为其病因乃外在风邪寒气犯于头脑而致。《素问·五脏生成》还提出“是以头痛巅疾,下虚上实”的病机。汉·《伤寒论》在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厥阴病篇章中较详细地论述了外感头痛病的辨证论治。 隋,《诸病源候论》已认识到“风痰相结,上冲于头”可致头痛。宋·《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对内伤头痛已有较充分的认识,认为“有气血食厥而疼者,有五脏气郁厥而疼者”。金元以后,对头痛病的认识日臻完善,《东垣十书》指出外感与内伤均可引起头痛,据病因和症状不同而有伤寒头痛、湿热头痛、偏头痛、真头痛、气虚头痛、血虚头痛、气血俱虚头痛、厥逆头痛等,还补充了太阴头痛和少阴头痛。 这位患者连夜赶到陈述头痛一侧口腔壁发烫。切脉,左关五息且左侧跃动,右关仅三息且沉。并伴右尺五息顶手。观舌胖苔白腻。追溯其成长历程,循导真正病因,对方武断言生活都好,然后拿出相关权威医疗机构的检查凭据,称这是血管性偏头痛。 西医称血管性头痛,是指头部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及大脑皮层功能失调,或某些体液物质暂时性改变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是门诊头痛患者中最多见的一种类型。以一侧或双侧阵发性搏动性跳痛、胀痛或钻痛为特点,可伴有视幻觉、畏光、偏盲、恶心呕吐等血管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血管性头痛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因头部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引起的头痛,称为原发性血管性头痛,包括偏头痛、丛集性头痛等;有明确的脑血管疾病所致的头痛,称为继发性头痛,包括高血压、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卒中、颅内血肿、脑血管炎等所引起的头痛。为此,曾建议手术,但考虑恐惧就放弃了,但偏头痛却伴随她长达十余年。 切脉应手,虽不知其病症原因,但情志内伤,饮食不节,久病致瘀的基础上造成肝、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是本旨。在症状上,又以滞结少阳经,太阳经,肾阴肾精亏虚导致脑海失养,脾失健运致气血亏虚或痰浊内生阻于经络所致。 三位一体脏腑推拿从健脾胃入手,平肝郁火营血虚,温脾益肾,通阳熄风。手法调理强化上治下和恩威并举。期间自是偶有痛感,但调理后症状轻者数小时,重者隔夜见效,后多次调理,不日则愈。 如今,进入大寒,发现因天冷导致偏头痛患者在增长,而依赖止痛药物抑制偏头痛不在少数。在此提醒,偏头痛不能依赖止痛药物,其危害不但病情得不到改善,而且还会加重病情,产生药物依赖,演变成药物滥用性头痛。 同时,春节将至,提醒大家,由于许多因素可诱发偏头痛,大家在生活起居中应注意避免以下这些因素对身体的侵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偏头痛发作。 一是注意气候的影响。如电闪雷鸣等天气变化可诱发偏头痛发作,要注意防避这些影响;二是有规律的生活起居。睡眠不足或过于疲劳都会诱发或加重偏头痛,因此要注意规律的生活,劳逸结合,适当的体育锻炼等都是重要的预防措施;三是注意饮食。有些食物有可能会诱发或加重偏头痛,如含酒精、咖啡因饮料;腌熏的肉类如香肠、火腿等;含味精多的食物;冰淇淋等,应尽量避免。五花茶和清补凉对缓解偏头痛有帮助;四是精神调理。偏头痛与精神因素密切相关,那些长期工作紧张、心理压力无法缓解的人,容易得偏头痛,应学会自我调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