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篇/概述(产后妇人三病) 下面,我们来讲第二十一篇,叫做《妇人产后病脉证治》,这一个篇章里面,它涉及的内容也是很多的,特别是介绍了新产妇人三病,另外,就是关于产后出现的腹痛,妇科三篇里面都涉及腹痛,所以,这部分的内容,需要本科生重点掌握,《妊娠病》篇,实际上我讲了三个腹痛, * 第一个,是胞阻,是妊娠腹痛下血,用胶艾汤。 * 第二个,是附子汤证的,阳虚腹痛,附子汤因为仅有名,我们就记住治法,有关阳虚寒盛的腹痛,就用附子汤类方。 * 第三个,就是肝脾失调的,当归芍药散证。 我们现在要讲产后病, * 第一,要求记住新产妇人,三病是什么,它的病因病机是什么。 * 再就是,关于产后腹痛这一部分。 * 还有,关于产后中风,下利。 * 我觉得,关于产后虚烦呕逆证,这个方子很值得重视,因为它在组方,包括治法方药的配伍上很有特色。
我现在首先来讲,第1条,有关新产妇人三病: 《金匮要略》“问曰:新产妇人有三病,一者病痉,二者病鬰冒,三者大便难,何谓也?师曰:新产血虚、多出汗、喜中风,故令病痉;亡血复汗、寒多,故令郁冒;亡津液,胃燥,故大便难。”(二类)
“问曰:新产妇人有三病,一者病痉”- 它不说一者痉病,“病痉”,这就是说,不象我们前面第二篇讲的痉病,那么严重,这是病痉,是因为产后的血虚,还是因为什么,一会,我用示意图,给大家来解释一下它的病因病机。 按照原文来记,一定要写“病痉”,不叫痉病。
“二者病鬰冒”- “鬰[yù]”字,这是繁体字,就是郁滞的郁。
“三者大便难”- 以上为新产妇人三病,就是病痉,郁冒,大便难。 根据原文分析,我们首先来看病痉的原因。 在原文里,就是这三句话,病痉的病因病机,在原文里,就是这三句话,
“新产血虚,多汗出,喜中风”- 我用这样的一个示意图来解释,新产妇人的特点, & 第一是“血虚”, & 然后,“汗出”- 来说明气随血耗,营卫俱虚,腠理不固。 因此,血虚津少,这是一个主要内因,是病之本。
&“喜中风”- 就是说,她在这种情况下,容易怎么样呢? 因为内有血虚津少,因此,特别容易感受风邪,这是一个外因,为病之标。
那么,内外邪结合的话,特别是当喜中风以后,风邪化燥伤津,病变直接影响到经脉,所以,经脉失去濡养,而病痉。 这一定要和前面我们讲的,外感风寒之邪造成的痉病区别开来,这是产后血虚的一个特点,内、外因造成的一种病痉。 下面,根据原文的精神,给大家解释一下,郁冒和大便难产生的病因病机。 原文提到,
“亡血复汗,寒多”- 关于亡血复汗,是指的血耗津伤,这是内因,而且是病之本,它容易导致阴虚而阳气偏盛。
“寒多”- 就是外寒较重,这是作为外因,为其病之标,表气闭郁。 两者相结合,结果是阳气上逆,产生郁冒。 从这病因病机的分析也看出来了,绝对不是因为产后失血过多,造成的血晕,郁冒也是阴虚而招致外邪,而且外邪较重的情况,它产生的郁冒是阳气上逆,不是血晕。 “亡津液”- 就是指血虚津亏液耗以后胃燥,胃燥是指的胃肠失于濡润,因此,大便难。
新产妇人的三病在第1条里面,它讲了“三病”产生的病因病机,我们用这样的一个示意图,给大家作了一下解释。
我觉得,从新产妇人三病,可以归纳新产妇人有哪些特点呢? 产后的特点: 第一,多虚,这个虚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亡血伤津,气血不足,这是关于产后第一个特点“多虚”,我说的是病理情况。 当然,大多数的产妇,还是能够健康的度过,这个特殊时期的,但是,因为她出现这个情况,一个是多虚的原因,是亡血伤津,气血不足。
第二,就是多瘀,就是恶露待排,或者是不畅,或者是不止,如果是三周内恶露不止,还多,或者说淋漓不断,这都属于异常现象。
第三,就是易感风邪、寒邪,所以,这个地方,内因是什么呀?正气不足,腠理空虚。 我觉得,从第1条,把新产妇人三病点出来,而且,其病因病机分析结果证明,这些病,仍然责之于三多,多虚、多瘀和易感的问题。 ========================= 产后三病,病因、病机演绎示意图 (笔记者摘自老师板书)
病痉产生的病因、病机
新产血虚 “多汗出”(气随血耗,营卫惧虚,腠理不固) - 血虚津少,为病之本。 “喜中风”(即易受风邪,)- 外因为标。 风邪化燥伤津 - 筋脉失养 - 病痉。
郁冒和大便难产生的病因、病机
郁冒 “亡血复汗”- 即血耗津伤(内因,为本)- 阴虚阳气偏盛, “寒多”- 即外寒较重(外因,为标) - 表气闭郁, 两者结合,阳气上逆,郁冒。
大便难 “亡津液”- 血虚津亏、液耗 - “胃燥” - 即胃肠失于濡润 - 大便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