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旧时戏班里的30条规矩与禁忌,述写着戏曲人的敬畏与不易……

 听涛小主 2019-01-29

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规矩

尤其是旧时的戏班更看重规矩

旧时戏班里的30条规矩与禁忌,述写着戏曲人的敬畏与不易……

在过去

戏班中定下的种种规矩

不管是班主还是龙套都得严格遵守

违犯者会受到相应惩罚

惩罚方式包括

开除出戏班,不许再从事本剧种演出

打板子,严重者有时吊起来打

罚款,根据情节轻重罚款数额不等

到祖师爷前烧纸,磕头认罪等等

旧时戏班里的30条规矩与禁忌,述写着戏曲人的敬畏与不易……

那么旧时戏班的规矩都有哪些呢?

一起来看看……

旧时戏班里的30条规矩与禁忌,述写着戏曲人的敬畏与不易……

1、不准翻场面:场面,旧称文武场面。文场指胡琴、二胡、南弦子、月琴;武场指司鼓、大锣、钹、小锣而言。即今日之音乐伴奏。演出中,场面伴奏出了错,演员在舞台上不准当场瞪看场面人员。因为演员一看场面,观众立即察觉伴奏出了错,引起场面人员不安,更容易出错。有意见应于戏后交换,不许当场翻场面。

2、穿戏衣后,上楼撩前襟,下楼提后裾。不准随便乱坐,更不许穿着行头躺下睡觉。

3、在后台走路不得影响旁人:如扎上靠旗,在后台要斜身横走,以免碰着别人。手执刀枪把子,要贴近自己身子,不能横着枪刀,乱舞乱动。非紧急赶场,不准在后台跑步。

4、下场让上场,上场让赶场:从前台下场的演员,与正准备上场演员相遇,要主动让将上场的演员先过去,以免误场。将上场的演员要给赶场的演员让路,并给予方便,以利演出。

旧时戏班里的30条规矩与禁忌,述写着戏曲人的敬畏与不易……

5、开戏前不准动晌器:戏未开场,台上不能有响器声音。

6、不准吵架、骂人:无论互相之间有何意见,都不许在舞台上发作,要将意见反映给后台管事,戏后解决。尤忌演员在后台顿足乱骂,或以枪柄戳地骂人。旧戏班最忌吵架,有的艺人虽怀绝技,但往往因爱打架骂人而赋闲家居,没有戏班用之。

7、要尊敬长辈:年轻演员见到老年艺人,要争先打招呼、让路,给予各种演出上的方便。青年演员不能随便和长辈开玩笑。

8、将好的刀枪把子、马鞭、宝剑要留给主要角色使用。不准不分主次,专挑漂亮的用。后台更不许演员预先将顺手的刀枪把子藏起来留给自己使用。

旧时戏班里的30条规矩与禁忌,述写着戏曲人的敬畏与不易……

9、上台一出戏,台下立规矩:也有人说“台上无大小,台下立规矩。”演员在台上可以按剧情尽情做戏,但进入后台,即要互相尊重。尤其是丑、花旦、小生三行,在台上多爱情、调笑表演,到后台即应庄重起来。

10、场上不逗后台哏:丑行应注意逗哏要吻合剧情,不能随便将后台事故和演员私事拿到场上开玩笑。

11、请假必须在开锣前:演员因病或有事,要在开戏之前向后台管事请假,经同意才能离开。只要一开锣,不管是何理由演员不到以误场论。

12、后台不许喧闹:在后台,演员各自扮戏、候场,不准打闹、说笑,更不许玩扑克、下象棋,以免误场。

旧时戏班里的30条规矩与禁忌,述写着戏曲人的敬畏与不易……

13、不准“阴”人:“阴”人是旧戏班沿袭下来的一种恶习,流传广泛,几乎各个行当都有独门“阴”人办法。尤其是演员,为了使同台角色出丑,在台上故意改动词句,加快放慢唱腔,颠倒板眼,做戏身段乱来,使别的演员防不胜防,以致产生错误。这种行为是极不道德的。

14、宁穿破,不穿错:演员要根据剧情人物,应穿什么就穿什么,不应为穿新行头而不顾剧情。

15、后台用物哪里拿的哪里放:凡刀枪把子、马鞭令旗、宝剑蝇帚,用过后一律亲自放归原处,以方便别人取用(赶场者除外)。

16、早扮三光,晚扮三慌:要提倡早下后台,早扮戏,早候场。

旧时戏班里的30条规矩与禁忌,述写着戏曲人的敬畏与不易……

17、救场如救火:无论何时何人在台上出错或误场,全应争先抢救,不使观众看出漏洞和破绽。互相之间,平日纵有意见,也不能袖手旁观

18、红花绿叶扶:演员要互相配戏,不准互不服气,更不应当因是配角而不着意做戏。戏中角色有主有次,不能只争主要角色,忽视配角。

19、不准私窥台下观众:无论观众席中发生任何事情,台上演员应照常演戏,不准注视台下。后台演员不准私窥台下观众。

20、除唱丑者外,演员忌坐大衣箱,坐大衣箱者罚。(戏曲艺人属“梨园弟子”,祖师爷乃是唐玄宗李隆基,他的“神像”放在大衣箱内,坐上去则意味着玷辱祖师爷)

旧时戏班里的30条规矩与禁忌,述写着戏曲人的敬畏与不易……

21、艺高不如德高:演员一定要注意自己品质道德修养,否则艺术再高明也不为人所重。

22、不要脾气随着能耐长:这是老师教育弟子的警语。往往一个演员刚唱出了名,就骄傲自满,脾气大了,艺术也就停滞不前了,影响自己的进步。

23、不许“蹲活儿”:演员、场面和后台所有人员,被派某活儿后,临场故意不到,俗称“愣蹲”。

24、不许“扒豁子”:又称“扒豁口”,或者拆人台。即大家同演一戏时,其中一人偶然出错,他人还需为其遮掩、弥补。故意揪人的错,使演员的错误更加暴露,就叫“扒豁子”。

旧时戏班里的30条规矩与禁忌,述写着戏曲人的敬畏与不易……

25、除鼓师外,忌坐“九龙口”。戏谚曰:“九龙口,不准坐,服装穿破不穿错”。九龙口即打鼓的座位,从开戏至散戏,打鼓者始终不得离开。如有事离开,也必须等替者来了,才可起身。

26、不许误场:即演戏时不许迟到,或该上场时而未上场。

27、不许笑场:演员在台上,受某种原因影响,不该发笑而发笑。

28、不许看场面:演员在台上不许乱看场面,这有对场面不满之嫌。

旧时戏班里的30条规矩与禁忌,述写着戏曲人的敬畏与不易……

除此之外,也有一些现在看来有封建、迷信色彩的规矩,比如后台(29)忌打伞、(30)忌下象棋。后台打伞,意味着戏班要散;下象棋要“别象眼”、“别马腿”,意味着演出不吉利。下象棋时“你走”、“我走”、“红走”、“黑后走”等话寓意不详。

旧时戏班里的30条规矩与禁忌,述写着戏曲人的敬畏与不易……

从以上所述的旧时戏班规矩中可以看出,虽然因历史条件所限,有些条款带有封建、迷信色彩,但其中绝大部分寓意深长,对保证演出质量,维持后台秩序,以及剧界同仁团结友爱,尊师爱徒,注重戏德等方面,都是有意义的。这些规矩的存在,反映了戏曲艺人行走江湖时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同时又何尝不是他们对观众负责、对职业敬畏的写照呢?江湖弥漫,正是因为了有了这些规矩,一个戏班才能在俯仰间生存。星汉璀璨,正是怀着敬畏之心,戏曲这门艺术才会在明暗中得到延续。

事实上,旧时戏班的规矩不止我们今天所列举的这30条,朋友们还知道有哪些规矩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补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