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农历腊月二十三,小年。所谓“二十三糖瓜粘”,糖瓜也称灶糖,外面有一层芝麻,里边是用麦芽糖凝固而成。 因为腊月二十三这天,灶王爷要去天庭汇报人间善恶,老百姓为了灶王爷能够为自己美言,就买来糖瓜,甜住灶王爷的嘴。 糖瓜的主要成分——麦芽糖,在中医上也叫做饴糖,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是医圣张仲景用来治疗虚损诸疾、中焦脾胃虚寒的一味良药。 之所以重用饴糖,因为张仲景生活在灵帝后期的大疫流行时期,彼时村村举衰,户户号泣,民众被颠簸的生活消磨,体质虚寒者常见。 饴糖为米、大麦、小麦、粟或玉蜀黍等粮食,经发酵糖化制成的糖类食品。“味甘、温”,有“缓中,补虚”之功效。张仲景以饴糖对治中焦虚寒之症,体现了“急食甘以缓之”的经典治疗主旨。 五谷为原料制成的饴糖,不仅甘味入于脾经,而且有着其他糖类没有的补养功效。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以下情况,不妨对症食用一点饴糖。 一、胃脘痛 饴糖味甘、性温,具有缓急止痛的功效,对胃脘及腹部的拘急疼痛有一定缓和作用。张仲景的小健中汤,便是以饴糖为君药,治疗中焦虚寒、肝脾不和证。 因此,日常生活若出现这类疼痛时,可以用热水冲服或嚼含一些饴糖,可以有效缓解疼痛。 二、痛经 “喝一些红糖水”是大家所熟知的缓解痛经的方法。中医认为,饴糖的缓急止痛作用更适合宫寒导致的痛经,它能够有效地缓解腹部疼痛。 因此,女性痛经时可用温开水煮生姜后,加饴糖化开顿服。 三、失眠多梦 失眠易惊、心神不宁多由心脾气血两亏、心神失养所致。 而饴糖具有很好的补益中焦、温补气血的作用,可以缓解人们因为劳倦思虑损伤所致的心悸失眠、多梦早醒等症状。 四、焦虑不安 《黄帝内经》载:“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甘味能缓解焦虑情绪。现代研究也发现,适量食用甜味的饴糖可以放松神经、舒缓情绪,用于缓解由于压力过大引起的焦虑等。 五、头晕眼花 中医认为,中焦气血不足、脑髓失养则易头目眩晕。饴糖具有温中补虚、和里缓急之功。 如果用脑过度、挑灯夜战、工作繁忙,觉得头昏眼花、手脚冰凉、疲乏无力时,可以吃块饴糖,一般不适状况会得到好转。 六、更年期综合征 更年期综合征常表现出脾气急躁、心烦失眠、潮热汗出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症状。 中医常以甘缓方药进行治疗,如甘麦大枣汤,其中的小麦,正是制作饴糖的主要原料。因此,饴糖也具有缓解更年期症状的作用。 七、咳嗽日久 中医很早就应用饴糖治疗肺燥咽干、久咳不愈等症。对于由风干物燥等所引起的咳嗽日久,适量服用饴糖能够改善症状。介绍两个简易方: 萝卜蒸饴糖:萝卜500g,捣烂,绞取汁液,盛碗中,加饴糖15~30g,蒸化,乘热徐徐饮用。源于《本草汇言》。本方取萝卜清热化痰,饴糖润肺止咳。用于痰热咳嗽,咽干口渴。 止咳姜糖饮:生姜10克,饴糖适量。做法:先将生姜洗干净,切成丝,放入杯子里,倒入开水冲泡,盖上盖泡制10分钟,打开盖加入饴糖当茶饮用。 功能:辛温散寒,止咳化痰。本膳用生姜,味辛,性微温,有发表散寒、止咳解毒的功能。此饮可经常使用,有预防和治疗风寒感冒、咳嗽的效用。 八、大便秘结 《本草汇言》云:“饴糖,专治大便干结不通。”饴糖有润燥生津的作用,大便秘结的人可晨起空腹温服一杯饴糖水,有润肠通便的效果。 |
|
来自: 金坛区 > 《中草药知识及配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