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焦虑无助,没有安全感,是因为你缺一样东西

 老友手札 2020-07-08

你也知道,那尚未发生的未来,总是伴随着无数种可能,有时候我们会期待未来安排了些什么好东西在等着我们,有时候又会因为可能性太多而感觉到恐惧,就在这样不断的拉扯中,一天天的就过去了。(全文2700字,阅读时间约3分钟。)

对未来的焦虑和害怕,可能算是我们的本能之一吧。考完试会担心成绩,面试过后会担心有没有被选上、成绩如果不好又会担心会不会被责骂。

这里就变得有趣了,像墨菲定律说的一样,明明未来的可能性有很多,我们却往往会挑选那个对我们不利的可能。

但这其实也是情理之中的,我们不希望那个可能导致的结果发生,所以才会如此看重。如果考的不好,家里人会打我们,而潜意识里为了避免这个结果出现,就不自觉得开始看重、担忧成绩。

其实想想这并不一定是坏事。因为有了这种担忧,我们才可能会选择避开或者想办法解决这种危险,这既能让我们有所进步,也确保了我们能够在生物的不断选择中得以存续。

当然,现在这种本能很多时候演变成了对我们的伤害。

那些得了焦虑症的朋友,他们可能会害怕、担心、抗拒坐车,这不代表他们没能力、没钱去坐,而是在他们的脑海中有这样一个想法,就是如果自己在车上,自己就可能会犯病,会丢人,会不能得到及时的救助,甚至就这样猝死。而如前所说,他们为了避免这个脑海中的结果出现,就与交通工具保持距离,有时候长时间的不出远门。

所以你看,“如果自己在车上,自己会犯病”,这是想法,这个想法并没有驱使我们做任何事;而我们选择避开车辆,是为了达到“避免猝死出现”这个目的,而这个目的涉及到我们的生命。

佛洛依德曾提出生的本能这个理论,指的就是在我们的本能中,有一种力量会驱使我们不断的做出利于生存的选择、不断的往利于生命存续的方向发展。

虽然关于生的本能,现在的理解已经引申出了很多含义,但你也看到或者肯定也体会过,只要是关乎生命、健康的一些疑虑、不确定,确实会让我们难以放下

心想事成是每个人都想要的超能力,只是在现实生活中这种能力并不存在。你想,我们脑海里的想法可以有很多种,可以不受任何约束,可以肆意天马行空,但现实怎么往前走、怎么往前发展受制于一些人力不能改变的规律。

那在这里我想你也发现了一条有趣的规律,就是当我们陷入可能性中,出不来的时候,我们就会变得异常焦躁、敏感,慢慢的我们的安全感也变得非常弱。

在心理学上将安全感概括为“确定感”,我确定我不会受到伤害、我确定我生活的地方是安全的,所以我不会有什么关乎生命的担忧,我是安全的。可陷入可能性中,尤其是负面可能性中,我们的确定感就会被动摇,确定变成可能,安全感随之也就减弱了。

随之而来的就是担惊受怕的日子,你想过么?没有人会想过担惊受怕的日子。

我们担心脑海中的想法变成现实,可现实虽然有很多的可能性,但每个元素向前的发展都是必然的,或者说现实生活中没有任何是偶然的。这样说好像变相的否认了未来充满的可能性。

请想象一下,这会儿你在一个十字路口,有红绿灯、有等着过路的人群、车辆、有风,一片树叶翩翩落下,它究竟会落到哪儿?

风会影响它的下落,红绿灯影响人群,人群带动气流,气流再影响下落,所以在这个简单的情境中,它会落到哪儿,受到风、红绿灯、车辆、人群这四个变量影响,有非常多的可能结果,所以叫充满可能性。

但在这里还要看到的是,这四个变量看起来确实是不可控的,但各自的发展又是按照各自规律前行的必然,就比如红绿灯是受程序控制。你说,那也会有电线短路、程序出错导致红绿灯不工作的可能。这确实存在,而电线短路、程序出错也是各自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然。这就又佐证了未来确实充满可能性这句话,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这里的可能性是由无数必然带来的,只是我们还没能认知到所有的必然

所以至少有这样几点我们可以确定:

  • 如果一些事情必然要发生,尤其是现在我们认知不到全部影响因素和关键影响因素的时候,它就一定会发生;

  • 在认知不到全部的时候,我们只能从自己出发来避免结果出现,就比如害怕坐车,就与交通工具保持距离;

  • 我们的担心产生于现实,但却不会影响现实发展,只会影响我们自己的发展。

这时候的我们,是被动的,是受制于他人的必然和整个世界的可能性

到这里,关于未来、关于可能性你可能有了稍微深一些的了解,接着我们聊一些不那么绕来绕去的东西。

钱是当今社会谁都想要,谁都不嫌多的东西,可如果仅仅是满足生活最基本的需要,那我们不需要那么努力的赚钱。可放在未来的现实问题是:孩子上学需要钱、家人生病需要钱、嫁娶需要钱等等。

而钱的存在使这些“我们认知到必然会发生的问题”能够被解决。

这时候我们再换一种情境,中午吃饭的时候,摆在你面前是档次不同的几个餐厅,如果你的钱是充足的,你就具备了充分的选择权,所有档次你都可以去。

这其实也是一种可能性,就是“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可能来解决问题”。如果我面前摆了一个问题,我又认知到可行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且自己能够实现,这就会缓解我们的焦虑,充实我们的安全感。

在同样的吃饭情境下,你有充足的钱,但你心里面想吃的东西在稍微低端的餐厅里,那么,你有没有充足的钱,在这个时候就不重要了。

“钱”是外物,它能够为我们提供可能性;“想吃什么”是我们自己的,这也为我们提供了可能性,我们可以暂且称之为自我可能性

再举一些其他的例子:你想去某一个地方,你有钱,你可以选择公共交通;你有车,但你不会开,你仍旧只能选择公共交通;你有车、有钱,你可以雇人给你开;你有车、自己也会开,你自己可以开等等。

我们拥有的外物、我们自身具备的能力,这两者共同构建了我们生活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并不只是包括会有哪些事情发生,更重要的是,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有哪些供我们选择的选项。

成绩不好没什么,我知道很多种方式可以让家里人开心;被公司辞退也没什么,本来就很多公司抢着要我,等着我挑;找不到好吃的没什么,我自己会做,而且手艺还不错。听起来就挺安心,不是么。

“贫贱夫妻百事哀”描述的就是外物可能,“你若盛开 蝴蝶自来”描述的就是自我可能。在这里我当然希望你能够成为一个自我充满可能性的人。你看,新闻里那些被彩票头奖砸中的幸运儿,大多数不都是因为不懂经营,很快就“挥霍一空”嘛。堆积在金钱上的生活、安全感,就是这么不堪一击。

面对未来的未知和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我们只有找到可行的解决办法,并且能够做到,才能真的让自己从焦虑中解放出来。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能看到问题的关键,才能有着力点,又必须要有相匹配的能力,才能使计划变成现实

所以需要我们不断的去投资、锻炼自己的身、心,让自己成为一个懂得多、会的多、充满可能性、“戏路”宽的人。这样,你才真的会从焦虑、担忧、无助中走出来,拥有持续、稳定、踏实的安全感。

感谢你的阅读。

作者:老友手札 普通心理咨询师 无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