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翰《凉州词》:唐代边塞醉人的西域风情

 阳光每天都是新的 2019-01-29

丁启阵

王翰《凉州词》:唐代边塞醉人的西域风情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

王翰,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人。《旧唐书》本传称其“枥多名马,家有妓乐”,家境豪富,不难想象。“发言立意,自比王侯”,可见性格也很豪迈。恃才不羁,能写歌词,自歌自舞。景云元年(710)中进士,先后举极言直谏、超群拔类,赏识他的张说当政时,召为秘书正字。张说罢相,遭到连累,被贬为仙州(今河南省叶县)别驾。仍游乐饮酒,再贬为道州(今湖南省永州市道县)司马,卒于道州。《全唐诗》存其诗一卷,十三首,风格以风华流丽为主。《飞燕篇》借赵飞燕讽刺唐玄宗李隆基和杨贵妃的淫佚生活。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可见王翰在当时诗坛、文坛名声之盛。

2

    葡萄美酒,西域盛产葡陶,酿成美酒,汉武帝时已有将葡萄酒输送中国的。

夜光杯,东方朔《海内十洲记》:“周穆王时,西胡献昆吾割玉刀及夜光常满杯……杯是白玉之精,光明夜照。”

琵琶,据刘熙《释名·释琵琶》说,琵琶是马上弹奏的乐器。

3

说这是一首饮酒作乐的诗,不会有争议。但是,在什么情况下饮酒,有不同的理解。

问题出在“催”字上。催字至少可以有三种理解:一、催发;二、催饮;三、弹奏(琵琶)。

催发就是催促将士出征。作为将士之一,诗歌主人公正面对葡萄美酒,准备畅饮一番。但是,军队出征的琵琶在马背上奏响了。

催饮,即杨炯《送临津房少府》中的“弦奏促飞觞”。意思是,战场归来,军中举行庆祝宴会,琵琶弹奏的乐曲在催促将士们加快饮酒的节奏。

弹奏,指庆祝宴会上,琵琶弹奏起来,表示宴饮开始了。

催饮、弹奏两种理解意思相近,可以合并,有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唐诗选》所说的:“这是战罢回营,设酒作乐的情景。”

相比之下,以催饮、弹奏较为合理。上阵前将士自己用夜光杯饮葡萄美酒不合情理,当时军队几乎也没有弹奏琵琶催促将士上前线的做法。

4

关于这首诗的情调,也有不同的看法。

诗的后两句,是悲伤语还是谐谑语有分歧。沈德潜《唐诗别裁集》认为是“故作豪饮之辞,然悲感已极”。施补华《岘佣说诗》:“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读便妙,在学人领悟。”

我的看法是,从阅读角度讲,杜甫有诗句云“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西方文论有“移情”说,两种看法各有道理,可以并存。但如果是揣摩诗人本意,谐谑语说较为合理。这是盛唐作品,作者王翰又是性情豪迈之人,知人论世,他不太可能作悲伤语。

不过,从人性上说,人死不能复生,“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即使是自信满满的盛唐人,战死沙场也不是喜庆之事,偶尔悲伤一下也是合乎情理的。

5

    不少学者对这首诗推崇备至,评价很高。例如:

 

胡应麟《诗薮》评此诗为初唐之冠。

王世懋《艺圃撷余》认为要选唐诗七绝第一,“当于王翰‘葡萄美酒’、王之涣‘黄河远上’二诗求之”。

王世贞《艺苑卮言》盛赞此诗是“无瑕之璧”。

宋顾乐《唐人万首绝句选评》:“气格俱胜,盛唐绝作。”

 

至于这诗的具体好处,说得并不多。清代学者徐增《而庵说唐诗》有个说法,可以参考。他认为,这首诗的妙绝处在顿挫,六顿一挫。六顿是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一挫是“古来征战几人回”。

其实,这首诗的主要魅力,除表现了盛唐人特有的乐观、旷达胸襟以外,还有通过“葡陶美酒”、“夜光杯”、“琵琶”等词语营造出的浓郁的西域风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