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四王”指清朝初期的四位著名画家:王时敏、王鉴、王原祁和王翚,又称江左四王。四人画风接近,按传统审美模式的心理定式,形成“四王”画派,当时以正统地位雄踞于画坛。 “四王”属于正统画派,同时也属文人画家,他们倡导南宗的绘画风格,创造出了另一种新风格。将中国画的笔墨水平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四王”以山水画为主,各自画风略有区别,又以师承关系,分为“娄东”与“虞山”两派,影响了后代三百余年。 王原祁(1642年-1715年),字茂京,号麓台、石师道人,被称为清初“四王”之一,是名画家王时敏的孙子。从小摹习宋元名家真迹,一生拜倒在古人脚下,是当时公认的摹古高手。《烟浮远岫图》是他的代表作。峰峦布局,山石树木用笔,无不出于黄公望,内容空泛,缺少生意。但笔墨纯熟,有一种潇洒之美。 (清王原祁仿大痴山水图轴) 王原祁作画喜用干笔,先用笔,后用墨,由淡向浓反复晕染,由疏向密,反复皴擦,干湿并用,画面显得浑然一体。承董其昌及王时敏之学,受清最高统治者之宠,肆力山水,领袖群伦,影响后世,形成娄东派(王原祁是江苏太仓人,太仓也称娄东),左右清代三百年画坛,成为正统派中坚人物。 (王原祁九日适成图卷南京博物院藏) (王原祁仿王蒙夏日山居图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 (王原祁仿黄公望秋山图台北故宫藏) (王原祁仿黄公望山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王原祁送别诗意图故宫博物院藏) (王原祁松溪仙馆图轴 故宫博物院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