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陆瘦燕针灸医案 痰湿上扰型类中风篇

 山峰61ye6ty8ub 2019-01-30

陈某某 男 45岁 干部 会诊案 1963年5月29日

痱中经年,三月前曾复中,近来诸症虽已次第减轻,血压亦趋正常,但左臂肘、腕、指节麻木发胀,有拘挛之象,握拳无力,持物犹艰,兼见旋晕,偏右头疼,泛恶心悸,喜温暖,恶风寒。切脉右寸关弦滑尺大,左脉濡而小弦,颔厌脉右胜于左,冲阳脉盛,太溪尚静,太冲弦细,舌苔薄滑。病者素体肥硕,属气虚痰湿之质,更因操心过甚,心火虚张,复因水亏,木失涵荣,木火同升,肝阳化火生风,夹痰湿上扰清旷,流窜窍络所致。

处方:(1)颔厌(泻,双)风池(泻,双)太冲(泻,双)丰隆(泻,双)太溪(补,双)复溜(补,双)

(2)肩髃、臂臑、手三里、合谷,外关、八邪(右泻左补)

手法:捻转为主,提插为辅

治疗后如左右寸口脉取得平衡,第二组穴位针刺单取左侧,继用泻法,以祛邪扶正。

疗程:针刺十二次为一个疗程,疗程完毕,休息二周后进入第二疗程,再休息两周,进入第三疗程。

针灸期间中药外洗以辅助治疗。

外洗方:生川乌15克,生草乌15克,红花15克,归尾24克,威灵仙30克,川桂枝15克,桑枝30克,川断30克,桑寄生30克,秦艽30克,留行子15克,乳香15克

上味用陈酒和水各半煎洗左臂及手指部分,日1-2次,洗后如感舒适,可继续配药洗用,一料药可用数天。

摄生方面:嘱其耐心疗养,避免身心过劳,睡眠充足,少吃肥猪肉,多食素油、蔬菜之类,禁忌烟酒。

按:本例患者,年逾六八,肾气渐衰,水亏木旺,更兼肥硕,而气虚痰湿之质。迩因烦劳用心,以致五志气火交并于上,内风鼓动,痰湿上扰,而成此症。寸口脉右大于左,颔厌脉右侧偏盛,是右实左虚,阴阳偏盛之象,故陆老用泻右补左之法调治。其中(1)方偏重于治本,泻颔厌,风池,以泻浮越之虚阳,而清空窍之邪浊;泻太冲以平肝潜阳,泻丰隆以降痰浊;补太溪、复溜以滋水涵木。(2)偏重于疏通经络,调和左右之阴阳偏胜,取穴以受病经为主,以病侧寸口脉右大于左,故施右泻左补之法,并用祛风活血之中药熏洗患肢,以加强疏通经络的作用。

陆瘦燕医案·脾肾阳虚型水肿篇

徐某某 女 54岁

肿由下肢而起,食欲不振,大便溏泄,小溲短涩,渐延腹面浮肿,神倦肢冷,脘闷腹胀,舌淡胖,苔白滑,脉沉细,是因脾肾阳虚,阳不化水,水气内停。治以温阳健脾,行气利水。

处方:肺俞(补,双) 脾俞(补,双)肾俞(补,双)气海(补)水分(灸)

手法:脾俞、肾俞(提插捻转,留针加温)气海(提插不留针)水分(熨灸5-10分钟)

二诊:灸后小便增多,遍身水肿已去其半,脘闷腹胀也告缓解,仍有便溏,小溲清长,舌淡苔白,脉沉细,治已应手,仍以原方出入。

处方:肺俞(补)脾俞(补)肾俞(补)气海(补)阴陵泉(补,泻)水分(灸)

手法:阴陵泉先补后泻,双侧(留针加温),其他穴位不留针;水分按上法。

三诊:小溲通利,遍身浮肿基本消失,胃纳已旺,腹胀告和,二便正常,精神见振,舌质略淡,苔薄白,再以温阳和土为治。

处方:脾俞(补,双)肾俞(补,双)气海(补)足三里(补,双)

手法:足三里(提插、捻转,留针加温)气海(提插,留针加温)脾俞、肾俞(不留针)

按:水肿之成,巢元方论之甚详,其要旨多从脾胃虚弱,土不制水;命火衰微,不能化水立说。后代医家,又以肺为水之上源为依据,认为脾虚土不生金,肺虚气不化水,也是水湿泛滥的原因。并将水肿分为阳水,阴水二类。凡外因风湿而致者为阳水,内伤不足者为阴水。至其治法,有开鬼门(宣肺发汗),洁净府(通利小便),去菀陈莝(攻下)三大法则。陆老使用针灸水肿也是以此为依据。本例病者,纳呆溲短,大便溏薄,脉沉细,舌淡胖,是脾肾阳虚之象。按脉论证,盖为阴水之候。陆老取肺俞以补肺行气,脾俞运土以制水,肾俞益肾以温阳,加用气海补益真元,灸水分利小便以洁净府。故针后小便增多,浮肿渐退,二诊加泻阴陵泉土经之水穴,补之以扶土,泻之以利水,补泻兼施,是陆老手法之妙用,故针后小溲通利,水肿消失,三诊邪去正虚,增加培土之法巩固之而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