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等值线图上的一些解题技巧

 缘来是你9520 2019-01-30

等值线图:看数字与变化,看疏密或梯度,看弯曲与闭合。

等高线图上学会看山脊山谷、山地盆地、鞍部峡谷、缓坡陡坡陡崖与凹坡

凸坡通视等。理解地形与河流的关系,水库与港口听建设等

相对高度或陡崖的计算米,

一、等压面与等压线的空间关系

等压面是指在垂直方向上气压相等的面,反映出垂直方向上的气压差异。等压线是指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相等的各点连线,反映出水平方向上的气压差异。某一高度的水平面切割等压面而得到的交线即为等压线。如下面甲、乙两图的上部分别是1008百帕、1007百帕、1006百帕、1005百帕的几个等压面分布,甲图中的等压面上凸,乙图中的等压面下凹。气压的分布是用等高面上的等压线的分布来表示的,等压线是某一海拔高度相等的等高面与空中若干不同等压面相割,在等高面上形成的许多交线,如甲、乙两图的下部等压线。可以看出,等压面上凸区对应等压线的高值区,即为高气压区;等压面下凹处,对应等压线的低值区,即为低气压区。


二、等压线图中气压场类型的判读

等压线图中气压场的判读,可联系等高线图的判读方法。在等压线图中,等压线闭合,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低压中心(气旋),反之为高压中心(反气旋)。等压线弯曲,并向气压数值减小方向弯曲,弯曲处的狭长区域称为高压脊,高压脊的等压线呈舌状向外伸出,曲率最大处转折点的连线是脊线,脊线与等压线垂直;等压线弯曲,并向气压数值增大方向弯曲,弯曲处的狭长区域称为低压槽,低压槽的等压线呈V字状向外伸展,V字状顶端的连线是槽线,槽线与等压线垂直。两个高压脊之间和两个低压槽之间的部位称为鞍部。影响气压的基本要素有海拔、温度、空气运动等;从高度来看,同一地点,气压总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高空的气压总是低于近地面的气压;从气温来看,同一高度,气温越高的地方,气压越低;从空气运动状况来看,气流上升处,气压低,反之气压高。

三、等压面的判读方法

1.根据等压线(面)的弯曲状况确定下垫面的冷热

根据等压线的分布,如图所示,同一高度面上a处等压线向上凸出,说明该处气压较高,而处于同一高度的b处气压较低,因为a>c,c=d,而d>b,所以a>b。根据高空气压状况与地面气压状况相反的特点,可以确定近地面A处气压较低(这里必须特别注意,A处气压低不是与其高空的a处相比,而是与同一水平面的近地面的B处相比而言的,对A处来说,其气压远远大于高空的a处),B处气压较高。A、B两处的气压差异是地面热力性质的差异引起空气的上升、下沉运动所致。地面温度较高处,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地面气压较低;地面温度较低处,空气冷却收缩下沉,地面气压较高。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地面气压高低,反推地面的冷热状况。A处近地面气压低,说明空气受热上升,从而得出地面温度较高的结论。

2.根据等压面的凸向判断气压的高低

在等压面图中,经常见到比较不同的高度及同一高度上的气压高低的问题,以及考查等压面凸向的问题。这类问题解答的原则是:不同海拔高度上,越向高空,气压值越低,因为越向高空,空气的密度越小;在近地面附近气温低的地方气压高,气温高的地方气压低。高空气压的高低与近地面气压高低相反。如上面图2,甲、乙、丙、丁四地气压由高到低顺序为乙、甲、丙、丁,丙为高气压,丁为低气压,而地面上的甲为低气压,乙为高气压。在热力环流形成的等压面上,向上凸的地方为高压,下凹的地方为低压。气压高低是指同一水平面(海拔高度)上的比较,而在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因为越向高空,空气的密度越小。

3.利用等压面的凸凹状况可判断

(1)气温高低。近地面的等压面下凹(高空等压面上凸),近地面气温高。

(2)海陆分布。冬季,近地面等压面下凹(高空上凸)是海洋;夏季,近地面等压面下凹(高空上凸)是陆地。

(3)城市和郊区。城市近地面的等压面下凹(高空上凸)。

四、等压线图中如何进行风向确定和风力大小的比较

1.风向的确定

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画出过该点并垂直于等压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左(南半球)偏转30°~45°角,画出实线箭头,即为经过该点的风向。如下图:

风向是指风的来向,即风从哪个方向来,就用它的来向命名风向。例如,我国东部地区夏季风从东南方向吹来,因此说夏季吹东南风;冬季风从西北方向吹来,所以说冬季吹西北风。

2.风力大小的比较

风力的大小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因此,等压线密集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也大。但要注意不同的两幅图上的等压线值和比例尺的变化。规律如下:

(1)同一等压线图上等压线密集,风力大;等压线稀疏,风力小。

(2)比例尺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比例尺越小,风力越小。(3)相邻两条等压线数值差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相邻两条等压线数值差越小,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小,风力越小。

3.根据风向可判读

(1)等压线值的大小:顺着风向,等压线值越来越小。

(2)南北半球:向右偏——北半球;向左偏——南半球。(未考虑地形与其他因素影响)    (3)近地面和高空(高空忽略摩擦力):风向与等压线的关系:斜交——近地面,平行——高空。

(4)高压和低压(风压定律)

观测者背风而立:北半球高压中心位于其右后方(左下图),南半球高压中心位于其左后方(右下图)。

4、判断季节变化

根据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同一纬度地区,夏季大陆比海洋热,大陆形成热低压;冬季大陆形成冷高压。因此,大陆出现高压中心或海洋出现低压中心为冬季,反之为夏季。

5、判断天气状况

低压中心气流辐合上升,低压槽易形成锋面,盛行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同压中心与高压脊气流辐散下沉,不利于冷暖锋的形成,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

五等温线图的判读

①判断南北半球;规律: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主要影响因素:太阳辐射

②判断海陆分布和季节;

规律:“高高低低”;主要影响因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③判断洋流的流向、性质及名称

A判断洋流流向:即等温线弯曲的方向

B判断洋流性质:等温线凸向高纬→ 暖流; 等温线凸向低纬→ 寒流

C判断洋流名称:判定洋流流向 → 判定洋流性质 →空间位置→ 确定洋流名称④判断地形:A等温线闭合:规律:内线数值大 → 中心气温高 → 中心地势低 → 盆地;内线数值小 → 中心气温低 → 中心地势高 → 山地(丘陵)

B等温线不闭合:规律:向高数值方向凸出 → 中间比两侧气温低 → 中间地势高 → 山脊;向低数值方向凸出 → 中间比两侧气温高 → 中间地势低 → 山谷C计算相对高度:H相=T差/0.6℃ ×100米

⑤判断温差的大小

规律:等温线疏,表示温差小;等温线密,表示温差大;

我国等温线分布与温差的时空变化规律:冬密夏疏、温带密,热带疏、陆密海疏;主要影响因素:纬度、海陆、地形 等.

⑥判断等温线的走向特点及影响因素

六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方法总结如下

1.判断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大小

等降水量线密集——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大,稀疏——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别小。如下图,B地区等降水量线比A地密集,B地区降水分布差别比A地大。

2.判断等降水量线延伸方向

(1)受海陆影响: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大致平行——降水自沿海向内陆减少。(2)受地形影响,等降水量线与等高线大致平行。如新疆天山南北的降水分布。

3.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多雨——迎风坡,少雨——背风坡。

六、等太阳高度线图的基本知识及判读技巧

等太阳高度线图是一种比较新颖的等值线图。这种示意图用等太阳高度线(由太阳高度角相等的各点连接而成的线)反映某一时刻太阳高度的全球分布状况。等太阳高度线图判读的基本内容主要有:太阳直射点的经度和纬度的判读、各地地方时的推算、各地太阳高度的大小的推算和比较、昼夜长短的变化及与图示时间和季节相关的地理现象等。判读时掌握以下一些技巧有助于正确解答问题:

(1)如果没有特殊的数字标注,等太阳高度线图中最大的圆圈就是太阳高度为0°的等太阳高度线,即为晨昏线;而图中其余部分各地的太阳高度角均大于0°,因此也可以说图中所示的半球全部为昼半球。在这种图上,一般来说太阳直射经线以东最大的半圆为昏线,以西最大的半圆为晨线。但在有数字标注的图上,其最大的圆圈并不一定表示太阳高度为0°的等太阳高度线,因此也就不是晨昏线。这种局部等太阳高度线图表示的只是昼半球中太阳高度的一部分。

(2)示意图的中心点为太阳直射点,所以通过该点的经线地方时为12点正;通过该点的纬线即为此日太阳直射的纬线,其太阳高度为90°。根据该纬线可以推知此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及季节。

(3)在太阳直射的经线上,太阳高度角相差多少度,纬度就相差多少度。

(4)在判读时要注意正午太阳高度与太阳高度的区别;地方时、北京时间和世界时的区别等,等太阳高度线图很抽象,常可借下图转换思考

如图为北京时间2时的全球太阳高度等值线图,图中15°N纬线与经线圈BAC垂直相交于A点,读图回答(18分): 

(1)在图中用实心点标出北极点所在的位置(2分)。
(2)B地的地理坐标是             ,该日B地昼长为     小时,全球属于新的一天范围占         。(8分)
(3)从图中可以看出此刻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                     (2分)
(4)此时北半球昼夜长短状况是               。(2分)
(5)A、E、C三点影子由长到短顺序为    ,此刻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为     。(4分)

答案(1)在AB线之间太阳高度为15°的地方(2分)
(2)90°E,75°N      24     25%  (8分)
(3)由直射点(90°W,15°N)向四周逐渐递减(2分)
(4)昼长夜短(2分)(5)C、E、A    15°(4分)

解析:(1)北极点的太阳高度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图中A为直射点,纬度为15°N,经度 90°W(因为北京时间2时,AC所在经线时间为12时,故可算出经度为  90°W)。 (2)由于B所在经线与C所在经线相对,故经度应为90°E,纬度当然为75°N ,而且B刚好发生极昼。因为北京时间2时,所以180经线时间为6时,从而新一天占全球的1/4.(5)影子长短与太阳高度反相关,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就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七、太阳辐射等值线

1.影响太阳辐射分布的因素

.2,全球的太阳辐射分布:

世界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不均衡,总体分布特征如下:

(1)不同纬度分布:由低纬向高纬递减。(2)相同纬度分布:由沿海向内陆递增;夏季太阳辐射强于冬季;地势高处太阳辐射强,地势低处太阳辐射弱。

3.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

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从总体上看是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增强。高值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中心在四川盆地。

具体分布如下图所示:

太阳辐射等值线图是用来表示年太阳辐射量分布状况的等值线图,常用的是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除此之外,还有能够体现太阳辐射分布的其他相关要素分布图,如云量日均值分布图、日照时数图、光合有效辐射图等。

1.常考图形:

图1 某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等值线分布图

 

 图2 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分布图

 

 图3 年日照时数等值线图

 

 图4 年平均PAR强度的空间分布图

 

2.判读技巧

该类型的地图遵循等值线图的一般特征,同时在分析影响要素时,一般从纬度、地势、天气等角度进行分析回答。

⑴读数值:①读出图中最大值(如图1中①点数值最大,介于6 000~6 500之间)、最小值(如图1中②点数值最小,介于3 000~3 500之间),求出差值大小。②关注等值线数值大小的分布趋势,分析其数值变化规律(增大、减小方向)等(如图2中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大致由东南向西北减少)。

⑵看分布:看等值线的走向(如图3中成都西侧年日照时数线大致呈南北走向)、弯曲方向(如图2中乙地区附近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线由南向北弯曲)、闭合(如图1中①、②两地,图2中甲地,图4中甲地等值线均闭合)及疏密(如图1中②地附近密集,图2中丙地比丁地稀疏)。

⑶析成因:与太阳相关的等值线图在成因分析上要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①等值线的走向多与纬度、地势高低、山脉走向(迎风坡、背风坡)、海陆位置有关。

②等值线的弯曲多与地形有关(如图1中②地,图2中乙地附近)。

③等值线的闭合与地势高低(如高原、盆地)(如图2中甲处为高原地形,图4中甲地为盆地地形)、山脉走向(如迎风坡、背风坡)等有关。

④等值线的疏密更多与地势起伏大小有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