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为什么要黑中医

 彼案 2019-01-30

『存在即是有理』,但有理并不意味着正确。任何事物在未经确切有效的方法论验证之前,它都有可能被证伪。即便已经被检验过了,我们也要随时做好准备,因为它随时都有可能会变成未知的。


六年前有一个大IP在中国横空出世,吃货们单单听到它的背景音乐就是高潮,没错就是《舌尖上的中国》。六年后,随着『舌尖3』最后一集的播出,豆瓣评分再一次下滑,只剩4.1分。4.1分是什么概念?连第一季的一半都不到。怪不得身边的吃货都说,舌尖也只剩背景音乐能令他们高潮了。



不过今天小猴子想谈的重点不在『舌尖3』,而是它第四集『养』当中引申出来的一个问题:中医到底可不可信。

01

医学是什么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是一个坚定的中医黑,反对包括中医在内的中西方传统科学。


说明理由之前我想先和大家探讨一个问题:医学是什么?


不在我看来,医学的核心很简单:就是寻找人体与疾病之间一种相对确定的因果关系。再直白一点就是人得了一个病是『因』,医生的给你实施处置之后你好了是『果』。一旦找到这种因果关系就是医学。


在简单的社会环境中,这种因果关系可谓是很好确认的:困了就去睡,睡醒就不困;饿了去吃,吃饱就不饿。但是当面临复杂的社会环境,要寻找因果关系就变得相当困难。举个例子来讲,物理上常说『热胀冷缩』,『冷热』与『缩涨』之间是因果关系吗?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不是这样的,这里面有非常复杂的物理规律。


从医学诞生之初至今,所有医学家都在努力干一件事,希望能找到一种科学的理论,能把人体与疾病之间的因果关系固定下来。即找到一套方法论:人体与疾病之间只要符合一定的条件,我们就可以确切地说这种因果关系是可以确定的。


02

现代医学的发展

这种理论突破首先发生在西医。


说到西医,其实也经历了一段非常漫长的黑历史。这里面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所谓的『放血疗法』。放血疗法的理论源于古希腊医圣希波克拉底的『体液说』:人的生命依赖四种体液,粘液、黑胆汁和黄胆汁。理论认为人之所以得病是因为体内血液过剩,因此治病需要放血。


以此理论为根基,西方还发展出一套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比如得了什么病就要用什么样的刀在什么部位放多少血等。现在外科手术用的柳叶刀,一开始就是用来放血的。而且,西方的放血可够狠的,『起步价』就是500毫升。



放血疗法有用吗?起码当时在西方是深信不疑的。


直到十九世纪初,有一位名汉密尔顿的军医搞了一次对照实验。他将300名病情差不多的病人分成了三组。一组病人采用放血疗法,另外两组不放血。后来发现,采用放血疗法的人死了35人,另外两组一组死了2人、另一组死了3人。又过了十年,法国人皮埃尔.路易发表了他七年来对近2000名病人的临床观察,发现放血疗法明显增加了病人的死亡率,人们才对放血疗法的信念开始动摇。随后的数十年时间,反对声音的逐渐加强,不断有科学证据证明放血疗法对病人的伤害,这个流行了两千多年的疗法才终于走出了历史的舞台。


在医学上,上面的实验我们称为分组对照实验。为什么要说它,因为它是整个现代医学的基础。


英国军医詹姆斯.林德在一次航海中使用分组对照实验,发现了橘子和柠檬对败血病的治疗有积极作用,解决了『大航海时代』欧洲远洋航行问题


那分组对照实验真的有用吗?有用,也没用。因为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了安慰剂效应、医务人员的关注效应,样本偏差等等因素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那怎么办?


发现了安慰剂效应,所以加入了安慰剂组。

发现了医务人员的关注效应,所以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双盲测验。

发现了样本偏差,所以病人的选择需要足够大的样本量,且需要随机选择。

……


现在,医学界要判定一款药到底有效没效,就不仅仅是做分组对照实现那么简单,而是要通过一个叫『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的实验。即便如此,还是会有可能会出现像四环素、反应停等事件。现代医学,就是一个自己不断驳倒自己的过程。


03

中医怎么了

说了这么多,再反过头来看中医,大家应该能理解我为什么坚定不移地黑中医(或者说传统医学)了吧。没错,因为中医(传统医学)理论不可证伪。


从对照实验的发展,我们不难发现,现代医学的所有结论都是在演化当中不断地自己驳倒自己,不断地证伪。也是在这个过程当中,人们不断地将自己在直觉中得到因果关系拿到实验中进行检验,最终,只有那些通过了层层考验的结果,我们才能称之为『确切的因果关系』。


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整套理论,经过了近两千年花团锦簇演进,却从来没有人对其进行理性的检验。


两千年前的《黄帝内经》依然是中医理论的最高峰。

中医告诉你人体有『三焦』,但并没有人知道『三焦』是什么。

李时珍写下的《本草纲目》里,竟然可以记载上万条药方。书中会告诉你『用鸡卵一枚,童便浸七日,水煮食之,永不出痘。』(用童子尿泡过的鸡蛋可以预防水痘)

……


中医从发展之日起便崇尚天人合一、天然地带有东方神秘主义色彩,也正因此很难对它进行验证。

以小儿胎屎、人尿等入药的《本草纲目》


04

我为什么要黑中医

当然,肯定会有人说屠呦呦不就是从青蒿当中提取出了青蒿素,治好疟疾了吗?这可是她从晋代药书《肘后备急方》中找到的!


这里,就涉及今天我要说的核心观点,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的到底区别在哪里?


我认为,区别并不在于是用中草药还是合成药,而是验证的方法上。


前面所述,现代医学建立在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实验上。而传统医学呢?以记载青蒿的《肘后备急方》为例子,在这本书里,除了青蒿之外作者还记载了其他42个治疗疟疾的药方。比如:


1、破一大豆,书一片作『日』字,一片作『月』字,左手持『日』,右手持『月』,吞之立愈。向日服之,勿令人知也。(将一颗大豆剖成两半,左边写上个日字,右边写上个月字,悄悄地向着太阳吞下去)

2、取蜘蛛一枚,着饭中合丸吞之。(取一只蜘蛛放在饭里吃下去)

3、是日抱雄鸡,一时令作大声,无不瘥(抱一只大公鸡让它大声叫可以治疟疾)

《肘后备急方》上记载的治疗疟疾的部分药方,全部共为43种


《肘后备急方》中,上面这三条明显扯淡的药方和是青蒿搁在一起写的,而且这样扯淡的药方书中还有几十条。这样我们就不得不猜测:也许作者自己根本没有用青蒿治疗过疟疾,只是道听途说罢了。


屠呦呦教授呢?百度上说她从69年开始收集2000余方药基础上,对其中的200多种中药开展实验研究,历经380多次失败,终于在1971年获得青蒿抗疟发掘成功。大家说,到底是中医(传统医学)的胜利还是西医(现代医学)的胜利?


话说到这里,我想每个人心里都有答案。作为一名『中医黑』,我想说,我们反对只是传统医学所象征的那种『仅凭直觉、经验和经典做出判断』的思维模式、而非传统本身。面对纷繁复杂、充满新兴事物的现代社会,『中医黑』们更愿意对未知世界抱有敬畏之心。『存在即是有理』,但有理并不意味着正确。任何事物在未经确切有效的方法论验证之前,它都有可能被证伪。即便已经被检验过了,我们也要随时做好准备,因为它随时都有可能会变成伪的。


医要严谨,可不一定严肃,这些关于中医史上奇葩的冷知识,保证让你眼前一亮!

很牛的中医

妙悟岐黄—黄元御

代表作:《四圣心源》


“人过三十不学艺”,清代御医黄元御就是三十岁才开始学医,二十九岁的时候,他被庸医所误,治瞎了一只眼睛,导致他不能正常步入仕途,于是买来一本《伤寒论》怒而学医,后来成为乾隆的御医,乾隆曾给他亲书“妙悟岐黄”。

他的《伤寒悬解》序言里面有句话,叫“空明研悟,自负古今无双”。大写的霸气!


药王孙思邈

孙思邈80多岁的时候回顾自己的生涯感慨万千,想到自己看了一辈子病周围同龄人死的都差不多了,得留点东西给后人,写了《千金要方》。

又过了三十多年,他没料到自己能活这么久,觉得《千金要方》写的有点早并且有一些不足,就又写了《千金翼方》……

奇葩的中药

传说覆盆子名字的由来与尿盆有关……

我们老祖宗很早便知覆盆子好处。古时相传上了年纪的男性只要经常服用覆盆子,晚上就不用起来小解,夜壶从此覆盖不用,故名【覆盆子】。覆盆子的营养价值可不能小看,在中医的解释可是养肾固精缩尿的天然食材,是对男性非常好的营养食品。

覆盆子内心os:黑历史都被你们爆了,以后还怎么在业内混啊?


没药?其实是一种药!


没药长这样

原来是多音字啊,咋一看,还以为没有药了呢。


中医也有医闹

在我们的印象中,华佗可能是有记载以来第一个被医闹杀死的医生。


其实,文献中最早记录被医闹的大夫,应该是文挚


《吕氏春秋—卷十一仲冬纪第十一—至忠》有记载:

战国时期,宋国国都商丘有一位名医名叫文挚,洞明医术。齐闵王患了疮病,派人请文挚到齐国诊治。

文挚到了齐国,诊断后对太子说:“大王的病肯定可以治好。但是,大王痊愈后,必杀我无疑。”太子不解地问为什么。文挚回答说:“齐王的病只有用激怒的方法来治疗才能治好。激怒了大王,我一定会被杀死。”

太子听了恳求道:“只要能治好父王的病,我和母后会以死来向父王求情以保全你的性命。”

文挚推辞不过,只得应允,说:“那我就冒死为大王治一治吧。”于是他与太子约好诊期。文挚故意不守信誉,失约没来,只好约了第二次,他又没来。又约了第三次,第三次他同样失约,齐王见文挚屡屡失约,甚感恼怒。

没想到,文挚突然来了,鞋也不脱,就直接上到齐王的床上,踩着齐王的衣服问齐王的病情如何。齐王气得不理他。

文挚又用更重的言辞再次激怒齐王,齐王气得大吼一声,坐了起来,这一怒治好了齐王的病。正如文挚所预见,他最终被齐王所杀。

做人难,做大夫更难,做个名医更是难上加难,一不小心还有性命之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