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骨坏死与系统性红斑狼疮?

 颈椎矫正 2019-01-30

骨坏死(Osteonecrosis )里的ossis在拉丁语里指的是骨骼;necrosis 指的是死亡、走向死亡。其同义词包括:无血管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缺血性骨坏死(ischemic necrosis of bone)、无菌性骨坏死(aseptic necrosis)、软骨下缺血性坏死(subchondral avascular necrosis)。

最早描述骨坏死的是伟大的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但真正意义上的骨坏死是Russell 在1794年描述的败血症导致的骨坏死。大约一个世纪后,才开始有非感染性骨坏死的报道。

目前认为,骨坏死来源于骨骼、骨骼周围组织的供氧缺乏、或(和)营养缺乏。

骨坏死与系统性红斑狼疮?

股骨头坏死后的冠状部病理切片图

一,流行病学与高危因素

骨坏死的发病率并不高,不过确切的患病率不详。在美国股骨颈骨折可能是骨坏死的主要病因。新近因为使用双膦酸盐而导致的颌骨坏死显著增加。

来自英国的调查数据显示,骨坏死随着年龄增加而风险增加。在调整年龄因素后,总发病率也有增加。英国2003的「年发病率」是每10万人有3个。在≥60岁后,女性的发病率比男性高。

中国没有确切的调研,所以没有患病率和年发病率数据。

与骨坏死的因素有

1,饮食、药物和环境因素

皮质类固醇(糖皮质激素)、酗酒、双膦酸盐、吸烟、减压、铅中毒、电击

2,骨骼肌肉的结构性病变

外部创伤、Legg-Calvé-Perthes 病、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股骨头骨垢滑脱症

3,代谢性疾病

脂肪栓、胰腺炎、慢性肝病、妊娠、Fabry病、Gaucher病、痛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高脂血症、糖尿病

4,血液病

镰状细胞贫血、血友病、血红蛋白病、易血栓倾向、低纤溶血症、骨髓浸润性疾病、血栓性静脉炎

5,风湿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抗磷脂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炎症性肠病、结节病等

6,感染性疾病

艾滋病、骨髓炎、脑膜炎球菌血症、严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7,其他

器官移植(无论是否用激素)、放疗、局部高温、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摄入酒精是骨坏死高危因素

二,临床特征

疼痛是骨坏死最常见的主诉症状。骨坏死的疼痛特征是:沉重的疼痛、相关部位的皮肤温度不升高,不肿胀。跟关节炎的:肿胀、关节处皮肤温度增高等有明显区别。

其中,股骨头坏死最常见,它的特征如下:

  • 股骨头受累患者中最常见的疼痛部位为腹股沟,其次为大腿及臀部。
  • 大部分病例都存在负重或运动诱导的疼痛。
  • 大约2/3的患者存在静息痛,1/3的患者存在夜间痛。

除股骨头外,还有肱骨头、股骨髁、胫骨近端、腕部、踝部、椎骨、下颌。

肱骨头是第二常见的骨坏死部位,它主要表现为肩部疼痛,并伴随活动受限、无力。其他部位的骨坏死也为类似的:疼痛、活动受限、无力。

骨坏死与系统性红斑狼疮?

肱骨坏死的MRI

根据骨坏死的自然病程,目前有多个分期系统。目前最广泛运用的是国际骨循环研究协会(Association of Research Circulation Osseous, ARCO)的分期系统

  • 0期:所有诊断性检查均正常,仅根据组织学检查结果做出诊断
  • 1期:X线平片和CT正常,MRI及活检阳性,受累程度为A、B或C(分别为<15%、15%-30%及>30%)
  • 2期:放射影像学检查结果为阳性但无塌陷(

    新月征),受累程度为A、B或C
  • 3期:X线平片或者CT或断层照片上可见圆顶早期变扁和/或新月征,受累程度为A、B或C,并以凹陷程度(以mm计)进一步表征
  • 4期:X线平片上可见股骨头变扁及关节间隙变窄,以及骨关节炎的其他放射影像学征象

骨髓水肿与骨坏死

曾经认为,有骨髓水肿者都会逐渐走向骨坏死,是骨坏死前的特有表现。但现在认为这是一个独立性的病变。即有骨髓水肿者未必会走向骨坏死。它可以发生在骨髓炎、骨折、镰状红细胞危象等等。实际上还有特发性的骨髓水肿综合征。

骨坏死与系统性红斑狼疮?

T2加权成像呈现双轨征:低信号在损伤边缘,高信号更靠近中央

三,骨坏死与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患者有较高的骨坏死风险。国际统计的数据是3%-30%的SLE患者存在骨质坏死。为什么这么大差异?一方面是诊断骨坏死的方法有差异(不太敏感的普通X线摄影到非常敏感的磁共振成像)、另一方面是糖皮质激素给药差异、随访时间各不相同等。

一项研究对228例SLE患者平均随访了31个月。结果表明,9%的患者存在骨质坏死,且预计该比例将在随访10-15年时升高至30%。来自中国上海仁济医院随访18年的数据,其中有16%有骨骼坏死。请注意,实际上一些临床死亡的患者并没有纳入统计范畴。

似乎SLE病程越长,则骨坏死患病率越高?

在SLE早期,预测SLE病人骨坏死的坏死风险可参考SLE疾病活动指数(system lupus erythematosus disease activity index, SLEDAI)。SLE越活动,则在未来越容易出现骨坏死。

除SLE疾病活动度,使用激素后出现「类库欣综合征面容者」更容易有骨坏死。

众所周知,使用糖皮质激素是导致骨坏死的高危因素。那么糖皮质激素治疗的疗程,还是剂量所致?已有研究认为接受低于15-20mg/天泼尼松的患者发生骨质坏死的风险很低。而导致骨坏死的主要因素可能是初始治疗时的糖皮质激素剂量。但是,初始糖皮质激素剂量往往是狼疮病情决定的。

综上来看,应在控制住狼疮病情活动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糖皮质激素的剂量、疗程。从而减少骨坏死风险。

红斑狼疮治疗时应重视骨坏死预防

四,诊断与治疗

为了更早期诊断和预测骨坏死,我们希望有稳定可靠的诊断标志物。血清和尿液的I型胶原交联端肽(cross-linking telopeptide of type I collagen,CTX-1)是骨吸收标志之一。测定CTX-1浓度可以评估双膦酸盐应用后继发性颌骨坏死。而血清内骨钙蛋白(osteocalcin)有类似效果。但CTX-1和骨钙蛋白是否预测其他病因带来的骨坏死?这还没有答案。

通常情况下,有典型症状者会首选磁共振(MRI)检查。骨坏死在MRI上的典型表现是:T1加权相呈现中低信号,在T2加权相为高信号。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双轨征,即T2加权相时高信号带围绕着低信号。晚期骨坏死的T1和T2都为低信号。

典型症状和MRI表现可以考虑骨坏死。同时需鉴别骨髓水肿、骨折等。

骨坏死与系统性红斑狼疮?

T1加权时骨坏死灶呈现低信号

骨坏死与系统性红斑狼疮?

T2加权时骨坏死灶呈现高信号

目前,针对骨坏死的治疗核心是预防疾病进展。然而,非手术治疗似乎并不能阻止疾病进展。对于0、1、2期的骨坏死,予以髓心减压、结构性骨移植等手术治疗能阻止病情进展,有减少未来更大手术范围的益处。内科保守的:抗凝、调脂、扩血管药物治疗等似乎能缓解骨坏死症状,但对最终病情演变似乎没有帮助。内科治疗应着眼于预防骨坏死出现。比如,SLE病人应尽可能减少激素剂量、缩短激素疗程,从而减少骨坏死风险。

参考资料:

1,陈盛、陈顺乐、顾越英、鲍春德,《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18年随访》,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0 年2 月第4 卷第1 期;

2,《Kelley and Firestein's Textbook of Rheumatology》(第10版)

3,《 Rheumatology》(第7版)

4,Uptodate临床顾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