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网上与人抬杠。 “你怎么证明测序读长越长,对实验结果越有利?16S单区测序这么多大文章采用,你为何要采用更花钱的多区域测序方法?” 注:部分背景信息可参见前贴16S单V4区是最佳选择?呵呵! 咦?大把的文章似乎排着队堵在我的舌头,却一时哪个都吐不出来。 再次打开电脑,第一个撞入眼帘的正是这篇文章。拍案称好!正是我想做却未做之事。 Combining 16S rRNA gene variable regions enables high-resolution microbial community profiling Garold Fuks, Michael Elgart, Amnon Amir, Amit Zeisel, Peter J. Turnbaugh, YoavSoen, Noam Shental bioRxiv 146738; doi: https:///10.1101/146738 一句话概况文章内容: 作者采用了各种模拟数据,各种模拟样本,各种方法,证实:16S多个区域同时测序比单个可变区测序其分辨率显!著!提!高! 当采用由6对引物组成的16S多区域测序(~1200bp),其分辨率相比于单个区域测序(如V4区),分辨率约提高了100倍。如图 再来看下从1个可变区到6个可变区的变化 下图中的Precision是指1-假阳性率,即Precision值越高,代表结果越准确。由图中可见,从1个可变区到6个可变区,其Precision值逐渐增高。 为了证实结果的翔实可靠,作者继续采用多种方法来证实以上结论,例如采用了模拟数据后,又混合菌株制备mock mixture,之后又采用了HMP的标准品(21个菌种混合物)等反复测试计算。涉及图表很多,这里就不一一详述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