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历史上那些强大的军队,在我国这数千年历史过程中,可谓是每个朝代的光辉记载,比如秦始皇一统天下的大秦军团,汉武帝的大汉强军,北宋岳家军,纵横亚欧大陆的蒙古铁骑等等,这些都是我国历史上威名赫赫的无敌神军。然而有一个军团,和秦始皇的大秦军团同生一个时期,却让横扫六国的大秦军团不敢力敌,连大秦杀神白起都不敢对战,那就是战国时期魏国的——魏武卒! 为什么说魏武卒是历史上最强大的军队,我来看看这个军队对于战士的要求就可以知道。想要加入这个军队,必须身披三层甲(约三十斤,不可能是全身甲,那时候还没那么好的条件),要能拉开十二石的弩(古代一石就有120斤)当然,弩不比弓箭,有地方可以受力,所以比十二石的弓箭肯定好开一点。而且身上要背上五十支弩箭(一支弩箭就有将近一斤重),而且手上必须拿上主战武器(戟或矛),带上三天的粮食,在半天的时间里能跑百里路程以上,这才能进入这只无敌军队中当个小兵。 而且在待遇方面,可以说到了唐宋元明清这些朝代都没有那么好的待遇。春秋战国时期,其实还是属于奴隶制,而加入了这支军队,不但自己不是奴隶,就算家里有人是奴隶也能成平民,而且这支军队的生活条件,工资待遇也是天下少有,相当于那个时候的贵族生活了,当然,'吃了别人的口软,拿了别人的手短',部队的纪律也是十分严格的,一切行动必须坚决听从指挥,否则严惩不贷。 有一次,吴起领兵和秦人作战,两军尚未击鼓交锋,不待上级令下,有个士卒充分发挥'主动工作'的精神,勇猛地冲上前去杀了两个敌人回来,脸上刚泛起得意的笑容,就被吴起下令'立即斩了'。吴领导的理由是:'他虽然很勇敢,但不是按命令行事,触犯军纪,必须斩首。'吴起不仅讲求重罚,更注重重赏,他将军功分为'上功'、'次功',根据不同的军功给予不同奖励。对立有大功的不仅升职提拔,对其家属和子女也予以重赏,'军功章里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一人立功,全家光荣的想法应该就是从这里传出来的。 当时这支军队的创建者吴起,聘请了类似'八十万禁军教头'的专职教练,对这些军事基本素质较高的士兵进行了严格的军事技能训练,包括单兵技艺训练、阵法训练、编队训练以及联络记号训练等。在训练中,还特别注重发挥军事骨干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一人学成,教成十人;十人学成,教成百人……万人学成,教成三军',使全军的素质迅速得到提高。此外,和一般军队不一样的是,魏武卒几乎从一组建,就是由实战中训练出来的军队。 那么这支部队一共多少人呢?据《吕氏春秋·用民》称颂'吴起之用兵也,不过五万'。最高人数也没有超过七万人,当时在战场上,吴起更是带领过这支军队以一敌十面对过秦军50万之众,而且是正面对敌,杀的秦军大败。吴起率领魏武卒南征北战,创下了'大战七十二,全胜六十四,其余均解(不分胜负)'的奇功伟绩。在三十年时间里,吴起率领魏武卒攻下函谷关,大大小小历经六十四战,夺取了秦国黄河西岸的五百多里土地,将秦国压缩到了华山以西的狭长地带。使得魏武卒成为当时各国军队最为精锐和彪悍的代表。 如果不是因为一个条件死死的限制住了这支军队,那么统一天下的国家,还真不一定是秦始皇的大秦帝国,也许就是大魏帝国了,那么这个条件到底是什么呢?其实很简单,这是一个先天的条件,那就是人,当时魏武卒这种近乎选将一般的选兵标准,让魏武卒始终无法发展壮大,只能当做奇兵来用,你想想,别的诸侯国,这样的身体素质那都能当将军了,可魏武卒中只能当个小兵,这也让魏武卒这支军队中的战士比其他军队更加珍贵,可谓是死一个算一个,很难补充兵源。 如果当时的社会是在后来更加繁华,生活水平更高的朝代的话,那么有这样一支战神般的军队镇守国家,怎能有败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