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交流 | 基于习作目标的单元整合教学实践——以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为例

 浅酌低吟1 2019-01-30

基于习作目标的单元整合教学实践

—— 以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为例


邬晓耀

(宁海县金阳小学)


一、立足教材,开发单元习作知识


我们的教材与课程目标之间存在很大落差,只有笼统的标准,没有具体的操作标准,习作时更缺少“拿起来就能用”的操作方式,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从教材中开发,确定适切的教学内容和目标。


第五单元的学习主题是父爱母爱。第一篇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写的是特殊大事件下的父爱;第二篇《慈母情深》写的是特殊大背景下的母爱;第三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两种不同的爱;第四篇《学会看病》讲的是另一种爱,是放手的爱。同时,与之相配套的单元习作内容是写“父母的爱”。内容上的理解,不是难点,选择材料来写父母的爱,也不是难点,关键是要学会运用一定的习作方法,有了写作方法,再简单的平凡的事例也能妙笔生花感人至深。我们教师要善于从单元阅读课文中开发精准的习作知识点,让学生找到写作路径,走上表达之路。


从第一篇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中,笔者找到四个指向习作的表达点。一是环境描写,起到衬托作用,比如昔日的漂亮的教学楼与如今的废墟的环境对比描写,写出地震危害之大,生还几乎不可能,其他父母才会绝望地离开。二是运用反复手法,课文里的“无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四处出现,是主人公的信念,也是文章的灵魂所在。三是配角的运用,起到了对比的作用,文中其他父母、警察、消防队长,都是对这位父亲的衬托,反衬出这位父亲坚持的不容易,突显信念的力量。四是时间词的特殊用法,如 8 小时,12 小时,24 小时,36 小时,貌似繁琐啰嗦,实则匠心独具,写出时间的漫长和父亲的艰辛。围绕这四个写作知识点,让学生试着写写《废墟下的阿曼达》(至少用上两点)。因为方法清晰,学生写起来非常有招,很快洋洋洒洒写了一大段。


习作知识是儿童言语之树的根。在阅读教学中,有了指向习作的“精准知识”,再进行“精准训练”,“精准训练”给“精准知识”转化为“习作能力”搭建了一座稳固的桥梁。知识越精准,就越发显示“语力”,实现功能性目标的可能性越大,言语之树才会深深扎根大地。


二、聚焦知识,整合单元习作教学


有了指向习作的单元教学目标,还要有有效的操作步骤,使习作知识能落地生根。第一课提炼出来的四个习作知识点,在接下来的几课教学中都可以一以贯之。如《慈母情深》有环境描写,“隆隆声”写出了母亲工作环境的恶劣,也运用了反复手法,“立刻——立刻——立刻——”还有配角的衬托作用——


具体怎么整合怎么操作呢?拿“配角的衬托作用”的教学来说。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追问学生:为什么要写其他父母的表现、消防队长、警察?废墟上出现的人不止这几个,作者为什么独独选择这几个人来写?学生在讨论中明白,其他父母不是不爱孩子,而是觉得生还是无望了,才绝望地离开,反衬这位父亲心中有信念的可贵。而消防队长、警察是专业救护人士,他们的话最值得听从,可是父亲还是坚持挖掘不放弃,也更能看出父亲信念的坚定。信念往往能创造奇迹。然后让学生阅读《慈母情深》,问学生:这里还有一个母亲,写这个母亲的目的是什么?教师补充时代背景,知道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能有吃有穿没饿死冻死已是很不容易了,那位母亲的话一点都没错,但是,自己的母亲还能支持作者读闲书,更可以看出母亲的远见和不易。


三、搭建平台,实践单元习作知识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习作水平的提升更需要实践操练,而且还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它不仅需要习作方法上的引领,更需要教师提供实践平台,学以致用,在实践中提高习作能力。学了《了不起的父与子》后让学生写一写《废墟下的阿曼达》,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可以写一写,饭厅里,父母会怎么继续争吵,用上学到的几招,这就是知识的活学活用,这就是序列化的语言实践。


四、基于目标,从常式走向变式


“基于习作目标的单元整合教学”,将习作知识提炼出来,分散穿插到每一课的学习中去,反复操练,这对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教学时不能僵化、形式化,要因文而异,因表达而异。这就是常式下的变式。如时间词的特殊用法。笔者是这样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的区别的:


1.《地震中的父与子》是这样的:


他挖了 8 小时,12 小时,24 小时,36 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的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 38 小时,他突然听见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时间词的特殊表达。把 36 小时分成四个短语,写出了时间的漫长和艰辛。


2.《“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三个语段:


记得七八岁的时候,我写了第一首诗。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住了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我既腼腆又得意扬扬,点头告诉她这首诗确实是我写的。她高兴得再次拥抱了我。


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我实在等不及了。我敬仰我的父亲。他是一家影片公司的重要人物,写过好多剧本。他一定会比母亲更加赞赏我这首精彩的诗。


快到八点钟时,父亲终于推门而入了。他进了饭厅,目光被餐桌上的那首诗吸引住了。我紧张极了。


(1)矛盾表达。既然“我”第一次写诗受到母亲热烈的赞扬,作者应该是记忆犹新的。可是作者记忆模糊,表达也是模糊的。“记得七八岁时”,事情到底发生在七岁还是八岁?“我”记不清了。而在等待父亲回家的过程中,时间的表达非常精确: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这是不是矛盾了?为什么同一件事,时间表达有如此大的差异呢?从中可以发现一个秘密:一般来说,当一件事对自己内心深处真正触动时,才会把时间记忆得如此精准。题目虽然是《“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但是,在“我”内心深处,来自父亲的“糟糕透了”的评价比母亲“精彩极了”评价更给予了“我”精神成长的启示和力量。


(2)特殊表达。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用三个短句来表达时间,这是一个很特殊的表达,跟《地震中的父与子》有异曲同工之妙。有意把时间拉长,连续使用三个短句的重复效果,正是为了突出等待的焦虑和急迫!阅读时关注语言表达的特殊性,思维就会灵动深刻起来,还能找到打开语言表达密码的钥匙;写作时,如果能创造特殊的语言表达形式,文章就会生动丰富起来。


3.《学会看病》用上比喻的写法,如:时间艰涩地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写出了“我”在等待中的焦虑和不安以及时间的漫长。


像这样,借助“习作目标”进行单元整合教学,既有知识点的统一性,又有常式下的变通,学生在对比发现、探寻规律、多角度审视和批判中,提升了原认知。



(本文选自《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2018年12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