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下刷屏的内容。大都在骂娘:‘多年假账一次计提’。暴雷年年有今年特别多!主要原因是商誉计提带来的减值损失。  通俗来讲,就是上市公司原来通过收购方式买来的资产,如今达不到相应承诺的业绩水平,必须对支付过高的溢价进行减值,从而带来业绩上的损失。短期来看,对市场小票投资情绪影响严重,不利于中小创走好。一方面财务大洗澡,都亏在去年,今年业绩可能向好?!但其实洗澡洗掉的是信用!信用无价!一家两家可能看一眼自己没买就不关注了,但是这样集中爆发,集中刷屏!亮瞎了我的钛合金眼球!好像要倒逼政策收回,原形毕露了吧!! 但话说回来。现实中只要是收购肯定都超过净资产的,这就形成了商誉(超过净资产的部分),如果强制摊销就变成这部分资产可能被强制低估,毕竟一家企业按照净资产的价格几乎是不愿意 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大股东并购重组的动力,甚至引发摊销以后大股东以低价购买上市公司优良资产等掏空上市公司的行为!正常的商誉只要不发生减值是没问题的。 举个栗子。某公司转型成功,从一个苦逼行业转到新兴行业中,并购的项目已经成为公司主营,老行业能弃就去了。当初是2PB的价格买来的。那么还要在今后逐年减值1倍的净资产。那么就阻碍这个公司释放利润了。 这有点像水电行业。一个大坝建好可以用100年。但这个固定资产确实每年都在折旧,所以要计提掉。比如每年折旧5%,20年就折旧完了,账面上没有大坝这个资产了。但不妨碍这个大坝还可以使用80年。所以水电站是有这块隐藏利润的!这些钱大都拿去还贷款了。没有出现在净利润里,所以目前水电股没有特亮眼的业绩! 投资者不防多回避在资产负债表上,商誉值较大的公司,或能防范风险。也有例外的,今早一个大幅低开后翻红的 人福医药,是大神冯柳概念股哦。 网上流传,市值管理新套路(商誉计提):利用商誉计提的机会,大幅度计提公司所有的潜在负面开支,顺便也把公司老总情人一百年的卫生纸费也计提进去了,做低股价,然后大股东以稳定股价为由抛出增持计划,再来一次精准的增持抄底。计提10-12亿,拿出1-2亿增持抄底,拿出1亿,做多下一年的业绩,造成业绩剧增10-100倍,进一步推升股价,3年后公司股价暴涨了5-10倍,然后高位套现,质押,再次套现20-40亿。这样一个来回,3年内,公司啥事不用干,就可以稳赚10-30亿。多好的玩法啊!这就是现在很多公司热衷于商誉计提的主因了。对于计提过的子公司孙公司,3年后还可以高溢价转让出去,再次赚一次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