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5大章节,包括明确理念打基础、基于目标定主题、纵向结构分层次、横向结构选顺序、形象表达作演示,这也是构建结构思考的5个步骤。昨天分享了前3章节,今天分享最后两章。 四、横向结构选顺序(一)演绎论证:从普遍性的理论知识出发,去认识个别的、特殊的现象,适用于需要说服对方的时候。两种常见方式: 1.标准式:三段论—大前提、小前提、结论。所有A是C,所有B是A,所以所有B是C。关键在于保证大前提是正确的,可被接受的。 2.常见式:现象(what)、原因(why)、解决方案(how)。 注意: 1.现象和原因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2.各组思想要完全遵循结构化,问题和措施要相关且一一对应。 (二)分类归纳:从个别事物中概括出一般性概念、原则或结论,适用于对方关注解决方案时。三种常见顺序: 1.时间顺序:按照事情发展变化,适用于项目进展、阶段汇报。 2.结构顺序:化整为零,将一个整体划分为不同的部分,适用于组织结构图等。 3.重要性顺序:具有某些共同特点和内容,按重要程度进行排序,例如职务排序。 注意: 1.每组思想选择一种分类方法,不交叉使用。 2.贯彻MECE法则——相互独立,完全穷尽(不重复,不遗漏)。掌握MECE的简便方法——2*2矩阵,类似于时间管理矩阵,找出两个最核心的要素,每个要素找出对应的两难困境。 3.思考结构主要有两种来源,一个是通过自己的经验构化为一种结构,另一个是运用各领域中现成的结构,例如3C、4P、金字塔结构、时间管理矩阵等。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顺序。五、形象表达作演示(一)卖点包装——让观点容易记 1.类比:运用形象或行为作类比 2.引用:引用广告、歌曲或名言 3.整合:通过对色彩、词语、数字进行整合 (二)形象表达——让演示更有效 1.在纸上“画”出构思,纵观全局,思路清晰 2.每一页PPT都是一个金字塔结构 (1)运用思考力4大特点 (2)运用图像进行形象化演示 形象表达的目的在于易懂易记,让别人更好的接受自己的思想。 最后分享本书一段话——接触任何一个思考结构的时候,可以先从Why,开始反思这一知识或思考结构对我来说是有价值的(发现意义),接着通过What,了解专家权威是如何看待这一知识的(形成概念),然后再通过How,明确我在生活中如何运用这一知识(解决问题),最后通过If,回答我如何依据新的情况调整所学知识(灵活转换)。 ![]() 图片发自简书App |
|
来自: 冬天惠铃 > 《A04小说/编剧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