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一统天下之后,将全国行政体系重新调整,设立36郡。全国范围的郡县化,是一个基本历史常识,但是36郡的具体所指,其实还是有一定争议的。譬如,在秦王政二十三年(公元前224年),秦将王翦击败楚国,夺取原楚国陈以南至平舆,尽占楚国淮北之地。 嗣后,秦国在新得楚国之地设立泗水郡,其辖境相当于今日的安徽、江苏两省的淮河以北,山东的临沂、枣庄以南,苏北的宿迁、泗洪以西,皖北的萧县、淮北市、涡阳、凤台以东地区;因泗水南北纵贯全郡,故而名之为泗水郡。据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所言,泗水郡的郡治最初在沛县(今江苏沛县),其地在泗水之滨,所以名之位泗水郡,至秦二世时,郡治徙至相城(今安徽淮北市)。 秦代分郡 不过,据《史记·高祖本纪》说:
按照这种说法,一般人们认为的秦代的泗水郡,其实应该叫泗川郡。另据《史记·绛侯周勃列传》:“(项)籍已死,因东定楚地泗川、东海郡,凡得二十二县。” 不论是泗水郡,还是应该叫泗川郡,其地理范围大致就是今天皖北和苏北,以及山东中南部一部分。这里的地理位置很重要,清人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说:“盖彭城、邳、泗,北连青、齐,西道梁、宋,与中原形援相及,呼吸相闻,自古及今要会之处也。” 《读史方舆纪要》 如果仔细研究秦末历史,会发现一个惊人的事实:泗水郡(或曰泗川郡)竟然是秦帝国的死亡之郡,大秦之灭亡与此地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揭开亡秦之始的陈胜吴广起义,发生于当时的蕲县(今安徽宿州南蕲县集)大泽乡,而当时的蕲县正属于泗水郡(或曰泗川郡)。大泽乡起事之后,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陈胜举事之后,首先进攻的就是泗水郡(或曰泗川郡)南部所属各县。 陈胜吴广起义 灭掉大秦的刘邦和项羽,竟然也都是泗水郡人。刘邦是泗水郡沛丰邑中阳里人。据《史记·高祖本纪》记载:
很明显,本身就是泗水郡人的刘邦,也在是泗水郡的沛县开始了反秦战争。楚国贵族项氏后人项梁和项羽叔侄原本也是泗水郡下相县人,虽然躲避仇人而逃到了吴地。但是,在得知陈涉起事之后,马上在吴郡会稽起兵。 刘邦 最后,大秦帝国也正是被这两位出自于泗水郡的人所灭。那么,为什么泗水郡会成为大秦帝国灭亡的关键因素呢?当然,首先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战国后期秦楚矛盾的历史延续。范增曾说:“失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 战国时期,楚国都城多次迁移,后期的三个都城陈、巨阳、寿春都在秦的泗水郡周围。秦楚矛盾在秦王朝统治发生危机的时候,就会被再度唤醒,于是才会有泗水郡遍地造反的事情,进而揭幕天下大乱。 但是,如果上溯更为久远的历史,我们就会发现,泗水郡一带有着很悠久的造反传统。泗水郡的最早的居民应该是三代所谓的徐夷、淮夷,都属于广义的东夷集团,与崛起于中原地区的华夏集团并非一个族群。 项羽画像 在传说中的上古时代,东夷集团与华夏集团就冲突不断。譬如,炎黄部落联盟与蚩尤集团的逐鹿之战就是华夏集团与东夷集团之间的争斗。传说中夏朝的益启之争,后羿代夏等等故事,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出自于陕西的夏部落与处于今山东、河南东部的东夷之间的矛盾争斗。最后,来自于东方的商族成为天下共主,东方暂时战胜了西方。 再到有一定史实依据的商代,东夷集团的徐夷成为一支强大力量,成为附属于商王朝的方国,称之为徐方。淮夷在商代也建立了国家,分处于淮河南北,曾有与商王朝争夺控制权的冲突。因为文化和历史的渊源,徐夷和淮夷虽然与商王朝有冲突,但总体而言还是比较友好。 徐偃王 相比之下,来自于西方的野蛮人周朝与东夷集团的冲突激烈。尽管面对强大武力,但是历整个西周时期,徐夷与淮夷都在激烈反抗来自于西方的征服者。甚至在周穆王时代,徐夷的首领徐偃王成为东方霸主,还率领东方各国,讨伐西周。 淮泗一带有着悠久的、反抗外来征服者的传统,加上又是秦楚矛盾的尖锐地区,所以秦王朝的暴政最先激起这里的反抗,成为亡秦之始。直到如今,昔日秦代泗水郡的这些地方,依然被认为是民风彪悍。 |
|
来自: kd3qlqtw1b6r8b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