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血压反映了心脏对全身血管的供血情况。如果频繁发生血压波动以及波动幅度过大,忽高忽低,对血管产生的剪切力和张力越大,会加重血管内膜损伤,导致血管功能和结构发生变化,促进血管闭塞。假如长期不引起重视加以控制,很可能伤害心脏、大脑、肾脏等器官,极易诱发中风、心梗等心血管疾病。当然如果在正常的范围(如高压在90~130之间,低压在60~80之间)内波动,并不算是血压不稳的问题。 提醒高血压患者:这5个习惯不能坚持,血压容易忽高忽低,别忽视! 坚持服用降压药的习惯 高血压患者最好的习惯就是要坚持服用降压药,如果在服用降压药的这个问题上出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情况是非常危险的,随意停药的习惯会导致血压剧烈波动。高血压患者应坚持服药降压,如果需要调整药物剂量也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可自己随意调整。或者是服用了干扰降血压作用的药物,比如一个有很多慢性病的高血压患者,在服用降压药的时候需要服用别的药物,这样也可能会影响血压稳定,所以,这种情况在服药前必须遵医嘱。 坚持有个好心情 高血压是个慢性疾病,很多患者都需要终身服药,因此会因为病情而变得多疑苦闷。尤其是有一些病程较长的高血压患者,到后期备受疾病折磨,于是产生多疑、苦闷、抑郁的情绪,爱发脾气,对事物失去兴趣,这样的心理状态也会诱发血压波动。血压最受情绪影响,情绪激动些,血压就蹭蹭上升,因此高血压患者要做到不要大喜大悲,平常心态最好。 坚持及时增减衣物 时光荏苒,四季交替,气温的冷热变化也会造成血压波动,常言道,冷暖自知,高血压患者一定要注意季节变化,气温变化,注意天凉保暖,天热减衣的好习惯,不要感冒了。尤其是冬季早晨气温低,寒冷的刺激会使得人体交感神经异常兴奋,造成心脏收缩力增强,周围血管收缩,引起收缩压及舒张压上升,血压波动太大,从而会引起中风。 坚持低盐低脂饮食 高血压患者每日食盐摄入量要做到小于或等于 6 克,如果每日食盐摄入量大于 12 克,患高血压的风险增高 14%,尤其是50 岁以上或者是有家族性高血压的人,血压对食盐摄入量的变化更为敏感。而脂肪同样对血压有影响,膳食中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越高,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比值越低,越容易引发高血压或者是造成血压波动太大。因此一定要坚持低盐低脂的饮食习惯。 坚持戒烟限酒 高血压患者戒烟、限酒是首要的原则,一定要坚持到底。香烟中的尼古丁会兴奋中枢神经和交感神经,使心率加快,同时也会促使肾上腺释放大量儿茶酚胺,使小动脉收缩,导致血压升高,虽然少量喝点低度酒(每日低于15度的酒20毫升以内),有利于血脂调节和血液循环,但严重高血压患者仍属不宜,已有统计过量喝酒的高血压患者脑中风要比不喝酒的人高三倍。 控制血压的方法很多,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适当运动,但不宜晨练 有很大一部分人喜欢晨练,因为早晨空气清新,而且适当运动对人体也是有一定好处,能保健身体,促进血液循环。但是对于高血压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来说却是不太适合的,因为高血压患者造成血压普遍较高,晨练容易出事,最好的锻炼时间是在上午10点之后或傍晚进行锻炼,适合的运动也非常多比如健走、太极拳等,但一定要遵守适度、不累、坚持的运动原则。 深呼吸 缓慢的呼吸和冥想(瑜珈)能够减少产生压力的激素分泌,帮助降低血压。每天早晚抽出五分钟的时间,做做深呼吸,能够帮你释放紧张情绪,同时降低血压。 穴位按摩 高血压患者平时没事可以多按摩位于足背侧,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太冲穴和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的太溪穴以及位于屈肘,肘横纹外侧端的曲池穴。每天对这三个穴位进行按摩,力度适中,按三下,时间及次数不限。三穴联合,可有效地疏通气血,控制血压。 按时睡觉 年轻人最好在11点前入睡,而老人最好是晚 10点左右就寝,中午( 11~ 13点)休息 30分钟,能有效缓解心脏及血管压力。先睡心,后睡眠,晚餐不宜过饱或过饥,睡前身心要放松,睡眠环境要安静,被子要松软,枕头不宜太硬,也不宜过高,这样才能保证好的睡眠质量。 最后提醒高血压患者的的饮食总体的原则:饮食上要做到盐少,糖少,油少,平时生活中一定要少吃多餐,控制体重,血压和血脂稳定,营养更全面,更均衡,更长寿。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