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节肿大疼痛变形的主力方剂,颈肩腰腿痛都适用

 米乐001 2019-01-31
金匮方证
第廿三讲
桂枝芍药知母汤证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这一篇中治疗历节病的主力方剂就是桂枝芍药知母汤。

第廿三讲 桂枝芍药知母汤证 来自经方才叔 10:44

原文:

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桂枝芍药知母汤方

桂枝四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麻黄二两,生姜五两,白术五两,知母四两,防风四两,附子二枚(炮)。

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图片来自网络

桂枝芍药知母汤五大主症,很好记,大家一定把它背下来:“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

 

“诸肢节疼痛”,诸就是所有、每个的意思;肢节就是肢体和关节,指全身大小关节都有,分布广泛,游走不定;疼痛不用解释了,古代和今天的意思一样的。这种疼痛是因风寒湿侵袭筋骨,流注关节,阳气不能外达,气血痹阻所致。

 

“身体尪羸”,尪的意思,查了新华字典,这么解释“wāng 跛;脊背骨骼弯曲”;羸是瘦弱。“身体尪羸”就是身体瘦削虚弱之貌。这是邪恋日久,伤及正气所以身体消瘦。

 

“脚肿如脱”,脾阳为寒湿所困,阳虚不能化气行水,脾又主四肢,故水湿下注,膝关节踝关节肿大疼痛那种表现,好像要与身体脱离。这个我有点体会的,上学的时候,坐那种火车,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坐久了起来后发现一条腿肿胀麻木,好像不是自己的一样,“脚肿如脱”太形象了。

 

“头眩短气”,张仲景论眩晕,大都和水饮相关,水湿停滞中焦,清阳不升,水气上逆所以就“头眩短气”了。

 

“温温欲吐”,胃虚水停,中焦为水湿所困,胃气失和,所以心胸中有点点烦热感,想吐。有呕吐体验的朋友都知道,想吐的时候大都存在着心中烦闷这种感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