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代的临床观察中,十枣汤大戟、芫花、甘遂3药的用量从0.5g~3g不等,最大量可用至各7g,以大枣10枚煎汤送服。大枣一般用至10~15枚。有医家主张将大戟、芫花、甘遂以3∶2∶1的比例配制,有主张大戟、芫花与甘遂以3∶1的比例使用,但大多医家均主张此3味各1g起用为宜,并根据病情调节剂量。 在服法上,仲景主张将药捣为散,用枣汤1次清晨空腹送服。在临床报道中,大多数医家使用时多遵循仲景法,以泻稀水便5~10次为度。但也有医家推出一些新用法。 ①先服枣汤法:煎取枣汤300ml,先饮150ml枣汤,10分钟后再将枣汤送服药末。此法泻下之力稍缓。 ②枣肉为丸法:先蒸大枣熟后取枣肉,再以十枣汤3味等分捣筛合之,以枣泥为丸,复以大枣10枚煎汤送服药丸。此法副作用较小。 ③枣肉夹粉法:取10枚大枣去核,将3味药未分装枣内,再用水调面粉裹枣,放草木火灰中烧黄,去面将枣用开水送下。此法副作用更小,峻下之力亦稍弱。 ④枣汤煎服法:先煮大枣肥者1枚,煎取枣汤200ml左右,再将十枣汤3味分别捣筛等份合之,然后纳入枣汤中煎1~2分钟,于早晨空腹1次连渣温服。此法较为猛烈,峻下之力亦较强。临床上可灵活选用。 转载自360问答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185.中医临床的经验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