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书法一定要做到的三件事,少一件都不行

 宝安个人图书馆 2019-01-31

许多朋友在练字之前,总喜欢问练字有没有窍门。

通过学习实践,窍门我们不敢说有,但有些技巧应该知道。一旦掌握了这些技巧,就会发现,写出来的字就大不一样了。

但是任何技巧都需要基本功过得硬,竖不像竖、捺不像捺、钩不像钩,即便懂得一些技巧也没有用。

这和练武术是一个道理,体力不行,再好的招数也用不上。

一、一定要临习古人碑帖

学习书法,无论是毛笔还是硬笔,最好是首先临习古人的碑帖,因为在浩如烟海的古人碑帖里,我们可以学到许多东西。

古人书法的结体和用笔都十分讲究,这是先贤们从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结晶。

临习古人碑帖,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中国文字的形成、演变与发展,而且对于笔法和间架,也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起点。

潘伯鹰先生讲过:“凡是不肯虚心学习祖先已有成绩,硬说‘创造’,那除了可以骗自己之外,是谁也骗不了的愚蠢行为。”

初学书法,应根据确有书法造诣的师友的建议,即要投“明”师,结合自己的喜好和客观条件,选好一种范本。范本要求字迹清晰,便于临摹。

古人的书法是需要学习的,但不必拘泥于名人书法的范畴,不要计较是否有名。凡写得好的字,都应拿来学习。

作为有志学书的人应放宽眼界,博采众长。而且必须知道,所谓“名人”要看他是否因为书法艺术的高超而出名,如果不是因为艺术,而是因为别的什么方面出名,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每当看到一幅名人手迹,首先要知道是书法名人写的,还是名人书法。从古至今有许多不怎么出名的书家,他们的书法艺术并不亚于一些名家。“名”不“名”,往往和社会地位有关。

学习书法还是应以学习他人书写艺术为主,不要究其地位高低、官职大小等等,这是一个真正学书者必备的思想基础。

二、一定要进行坚持不懈的反复练习

范本既已选定,就应在一定的时期里坚持临摹。切勿今天写欧,明天写柳,后天又学颜,随着自己的兴趣,想改就改,想变就变,无一定法帖,无一定体式。须知书法和京剧一样,是讲究传统继承的。严禁“朝秦暮楚”、“见异思迁”,否则白白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到头来什么也学不好。

学习书法不可光凭兴趣,应持之以恒。不要一写就没完没了,或是几个月、几年又不动笔。这种“一曝十寒”,时断时续的学习方法是根本不可能练好字的,自然也是极不可取的。

三、一定要做到宁精勿滥

临摹字帖切忌贪多,应宁精勿滥。赵孟頫说过“昔人得古刻数行,专心而学之,便可名世。”

初学书法的朋友,学字不必究其数量的多少,而应注意专精。应在练好几个字的基础上再慢慢扩展开来,不要怕乏味枯燥。

自然,如果没有经过这种长期的、艰苦的磨炼,那就没有什么基本功可谈。没有基本功的“书法”,是什么样子,看看当今社会,已遍地皆是,不必赘言了。

我们应该在学习实践中锻炼自己,努力控制自己浮躁的情绪。定下心来,坚持下去,必有收获。

特别对于初学书法的朋友来说,个人的“风格”和所谓的“个性”,肯定是极为有害的,最终的结果是一事无成。应该练好基本功,避免浮夸轻飘、矫揉造作的欺世书风。

练字,应该把握住要领。任何一种字体,内在的“精神”、“气势”、“性格”等等,都是要靠它外在的形状表现出来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