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临摹的基本方法以及要注意的问题

 flczjogg 2019-03-06

我碰到很多初学者问到书法临摹的问题,大家普遍认为临摹是学习书法很重要的一点,没错,学习书法临摹是必经必学的一条路,但是如何走好这条路,下面我们就系统的说一说。

一、临摹的意义

对从古到今优秀的名家碑帖作为范本,并对其进行临习摹写的活动,我们称之为书法临摹。

初学书法者如果要把握古人书法的法度,了解前人书法的技巧,把握住我国书法的精华,就有必要从临摹优秀范本入手。

临摹既是学习书法必经的阶梯,也是了解书法艺术必备的钥匙。前贤对此颇多论说,例如清朝书家周星莲在其《临池管见》中云:“初学书法,不过临摹。”明朝董其昌侧重:“学书不从临古人,必堕恶道。”其实,人类任何一门技艺几乎皆始于“临摹”。小孩呱呱坠地咿呀学语,是对言语的“临摹”;学习音乐时要先了解歌曲的旋律、节奏,是对音乐的“临摹”学习诵渎范文而后自己提笔作文,是对写作的“临摹”……摹仿是人的一种本能。但摹仿的才能往往冈根据人而定,故有凹凸之分;摹仿的作用往往也有好坏之别。这常常也会直接影响乃至决定一个人学习把握一门技艺的作用。

从临摹入手,对书法学习者主要有两大优点。一是,“束缚其手,以备法度”,即能够通过临摹除去祖先为主的一些不良书写习气。二是,养成良好的书法写作的习气。学习书法,临摹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终生伴随,贯穿始终的。只要不断学习把握住前贤留下的优秀成果,站在伟人的肩上,才能不断进步,有所创新。

学习书法对一些优秀的碑帖有必要长时间、随时练习,绝不能见异思迁,重复无常。这正如弹钢琴始终得练习经典曲谱相同。不然,抛弃优秀碑帖而随心所欲,率性而为,一味地依照自己的写字办法和习气练下去,那么只能得不偿失,不会有好的成效。诚如孙过庭在《书谱》中说:“任笔为体,聚墨成形,心昏拟效之方,手迷挥运之理。求其妍妙,不亦谬哉!”现代书法大师欧阳-中石先生以形象的比喻强凋临帖的重要性:临摹他人优秀的作品是使自己不断取得新的东两,是在做加法;假如老是处于“自我创造”状态,会使自己毫无进步,徒耗年月,是在做减法。孰优孰劣,诸君自己衡量。综观历代书法大师,比方王羲之、颜真卿、张旭、怀素、米芾等,他们载入史册的书法成就,无一不是树立在对优秀碑帖长时间临摹的基础之上的。

二、书法临摹的基本方法

浑言之,临摹无别,都是对优秀的书法碑帖进行临习摹写。析言之,临摹有异;所谓摹,是指用笔毫在范本、范字的点画轨道上钩描出字形,即“依样画葫芦”。因而,摹出的字只能和范字相同巨细。而临,则是指通过习字者的调查和了解来摹拟范字,因而,临出的字能够比范字大,也可以比范字小。

(一)摹

摹的根本办法主要有以下儿种。

1,描红

描红是指在白纸红字的范帖上,用毛笔直接将范字临摹成黑色。值得留意的是描红不是图像的涂色,对所描之字的一笔一画,要好像书写一般,有必要有轻重,有快慢,要求一气呵成。所临摹的一笔一画,应有思索与组织,要尽量符合笔法与笔顺规矩。描红的主要意图,是让初学书法者初步体会、了解范字的点面特征与笔势等。

2,仿影

仿影是指在范字、范本上面蒙一层通明但又不透墨的纸,习字者能够从纸面看到下面范字的影子,用笔在纸上沿着范字透映出的笔画轨迹摹写。仿影的意图,是使初学书法者在描红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书法用笔和范字结构组织的规则。因仿影简便易行,故多为初学书法者选用。

3,双钩填墨

双钩填墨是指在范本、范字上覆一张薄纸,习字者用小号狼毫笔把范字的点画边际钩出来,这叫“双钩”。即往常所说的“空心字”。之后,再用大一点的笔,按必定的笔法笔顺将“空心字”填写完美,这叫“填墨”。填墨的时候要细心研究,既不要超出双钩线外,又要把空心填实。

双钩填罢既是初学书法者摹习汉字的办法之一,也是传统书法珍品仿制的常用办法。用双钩填墨的办法仿制原帖,能够与原帖挨近。著名的《兰亭序》神龙本就是唐人冯承素用双钩填墨的办法摹出来的,人称其为“全国真迹一等”。在唐代,双钩填墨也称“响拓”。我国书法珍品中著名的《淳化阁法帖》,就是北宋淳化三年(公元992年),宋太宗命大臣工著等将宫中收藏的历代书家墨迹一一用双钩上石而成的。

4,单钩廓写

单钩廓写是指在范帖、范字蒙上一张较为通明的纸,习字者用铅笔或钢笔沿范本上范字的中心线,钩出一条单线,好像书写钢笔字相同。这就叫“单钩”。之后,再依据单钩的线条,参照范字笔画的形状外廓,书写和范字大小相同的字来,这叫“廓写”。单钩廓写与双钩填墨比较,在书法练习中较节省时问,简便易行;且实用性强,既练了毛笔字,也练了钢笔字。单钩廓写是一种古人鲜为论及的办法,现今世初学书法者较多选用。

(二)临

临的根本办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对临

对临是指把字帖置于眼前,习字者依照字帖上的范字进行临摹。字帖应置于执笔的对面,一般都是右手执笔。故字帖应放在左边。临写时。习字者要保持头正身直,身体放松,气味酣畅。要先对范字的点画笔法、结构布署、笔顺结体等作细心调查分析,然后将其临写出来。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

初次对临,一般是看一笔写一笔;稍后便应看几笔写一次,乃至看完一个字写一个字。开端对暂时,应先调查留意范字的大体轮廓,留意其笔画的长短粗细,以及笔画的特征等。之后再了解、研习范字的行笔走势。再后,就应详细深化研习范字的详细点画特征以及行笔的轻重缓急,其中重点是研习其起笔、收笔的特征。

初学书法者在对暂时为了收到较好的学习作用,一般是选用米字格、九宫格、同宫格等形式进行辅助临习。我国传统的临习办法是选用米字格对临法,由于它对初学者而言,能较好地起到赶快把握范字的字形结构和点面方位的作用。

书法临摹的基本方法以及要注意的问题

所谓“米字格”,是一个比喻称谓,即方框内的线条象“米”字形。米字格的线条有反正中线、左右斜线,适用于汉字书法横平-竖直和撇捺舒展的根本结构。米字格的方框分别成上下半框、左右半框的格式,故而其最适于作为汉字书法上下结构和左右结构的份额参照。同时“米字格”又把一个正力‘形分为方位各异但巨细持平的八个三角形。任何一个方块汉字都可置于其巾进行分化、比照与调查,然后找…范字笔画的长短以及笔画与笔画之间的方位联系等,以便临写时能较快地把握范字的笔画结构。

目前市面上有各科专门供临习者运用的米字格,但传统碑帖上一般是没有米字格的。初学者在对临碑帖时,能够在通明的塑料纸上画一些彩色的米字格,并将其掩盖在碑帖范字上移动运用。或直接在范字上画上米格框进行临习。

几宫格,是在一个正方形内用“井”字分割出几个小方格,其正巾的一格叫“中宫”。作为传统的习字载体,九宫格在唐代就产生了。九宫格关于初学书法者而占,其优势主要在于,它大格小格纵横交错的格式特征,便于临习范字时的对比参照,然后赶快:把握范字的结构巾心和重心所在,特别对临习反正笔画较多的范字,其作用更为显着。

回宫格,分为“竖回宫格”和“横匣I宫格”两种。竖回宫格,适宜于临写长形的范字,如楷书“掌”、“展”、“弄”、“美”、“身”等;横同宫格,适宜于临写扁形的字,如楷书“丑”、“回”、“皿”、“四”、“也”等。

有必要说明的是,运用米字格、儿宫格等,仅是初学书法者用以辅助调查临习范字的一种办法。对丁已有必定基础的学习者,不必运用这些辅助物。以便进步自己眼睛的空间目测才能,然后赶快进步临摹的质量。

2,背临

背临是指在对临已有的基础上,习字者不须再看范本。而凭脑海里对碑帖中每一个范字的结构、笔嘶等的深刻形象,尝试着把范字写出来的临摹办法。

显然,背临主要是要求习字者凭细心地调查和重复地练习,把碑帖上的一个个范字深深地强化在自己脑海中,这也是临摹是否成功的关键环节。因而,背临需求留意两点:榜首,必定要树立在对临的基础上,即在对临一段时问,对原帖范字有一些形象后,应很快进入背临的程序。背临本身也是一个对范字的回忆逐渐深化的进程,由于为在背临前,习字者有必要先默想范字的结构点画特征,在下笔之前就胸中有数。然后将范字一气书成。第二,背临一遍之后,应及时对照范本,逐字逐删地查看、改正、重写,以此强化对范字的回忆

当然,通过背临写出的字,肯定会与范本范字有很大出入,这是书法学习的正常现象。因而,有必要通过屡次重复地背临、对照、改正、再背临的办法,直到临写的字与范字类似停止。书法教育实验证明,这种办法对临摹的质量和学习的功率都有很大的进步,初学传法者,通过背临这种办法的训练与学习,一般在一个月内的时间内把握一种碑帖是完全可能的。同时,背临还对培养初学书法者的读帖习气和调查才能有所帮助,以便于日后转学它帖时,能收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作用,然后奠定深沉的书法基础。

3,意临

意临是在对临、背临的基础上进行的,指习字者在对范本范字非常了解的状况下,忙写时根据自己的已有记忆和片面了解,不寻求对范本范字一字一画的契合,而侧重从整体感觉上寻求与范本范字的神似。

书法意临时要留意两点:其一,意临有必要树立在对范本范字的形体特征与用笔技法充沛了解的基础上,有必要着眼于对范本范字的整体把握,要做到以貌取神,贵在“似与不似之间”,使意临出的字含有某种片面创新的成分,其二,学习一种碑帖,若要寻求上乘的最佳作用,最好是在能熟练背临后,不要急于进行意临,而是转学它帖,通过一段时间,又反过降临写此帖。如此便自然尝到入古出新之妙,然后收到“集古成家”、“人不知以何为祖”的最佳作用。

4,空临

书法空临是指不用翰墨工具的一种临摹办法。一般常常是用手指不着墨,将范本范字空写在全部载体上,乃至写在空中。空临是最灵敏,最简洁的一种习字办法;空临不限时空,形形色色,随时随地都能够进行。空临的目标往往也不限于碑帖范字,比方展厅的书法佳作、街头巷尾美妙的广告招牌字等等,都是书法爱好者常常用以空临的目标。事实上,占今不少学书者以及书法大师都有空临的阅历和感受。例如,文献与口碑中都不乏前人以指画棉被、画肚皮,以树枝划沙等空临学书的佳话。特别是在生活节奏急迫快速的今世社会,这种形形色色、便捷灵敏的学书办法更应大力提倡。

书法临摹的基本方法以及要注意的问题

临摹时应留意的问题

1,临帖专注,锲而不舍

初学书法者百‘先应挑选一种合适自己的优秀碑帖。碑帖选定后。就有必要悉心专注地临习。一般人存开端临摹时,常常会感觉自己写得不像或写得欠好关于初学书法者而言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对这种状况,一方面要笃定按部就班的观念,不能浮躁;别的必定要先从自身去寻找学习作用不佳的原因,决不能随意置疑“我是否选错帖了”,而弃此就彼,换用它贴。假如不能锲而不舍,而是重复无常、走马灯式地更换碑帖,那么,是很难步人书法艺术殿堂之门,更淡不上学有所成的。

2,读帖临帖。手脑并用

学习书法的临草过程,以手执笔临习范字的手上功夫固然非常重要,但仅此还不能收到临摹的最佳效果。因为,初学书法者对范本范字的观察分析也是不可或缺的主要环节,传统将对范本范字的现察分析称为“读帖”:读帖就需要用脑,需要比较、分析、归纳。尤其是当今书法碑帖纷繁复杂,比较而言对拓本的观察较果迹的观察要 困难的多。因此,初学朽法行在临习时,必须手脑并用,要动脑进行分析,同时还要加入自己的想象、揣唯,以此弥补运动感和墨色变化等的不足。否则,若不假思索而把一些拓本中残蚀剥落的笔画当做法则去临草的话,就不会收到好的学习效果。

3,临摹互补,不可偏废

临和摹对初学书法者而言,是两个有必要阅历的学习程序;但两者又各具特征,是两种不同的办法,其作用意图也不完全相同。临书的优点在会多得古人之笔意,而其缺乏在简单失掉古人之方位。摹书的优点在简单得古人之方位,而其缺乏在会多失古人之笔意。可见,两者各有其利弊得失。冈此,初学书法者既应摹书,也要临书,应临摹互补,取长补短,兼得其长,决不可偏废。

4,吸优去劣,勇于割“爱”

初学书法者在临摹的进程中,既要活跃学习范本范字的精华,也要从中发现自己的缺乏,特别要长于否定自己已祖先为主的不良书写习气。我国传统书法学习是与启蒙识字同时开端的。而现今世的人大多是在已经识字今后再学习书法的。比较而言在学习书法的层面。现今世的人较前人所而临的闹难会更大。其原因主要是来自于向身祖先为主的不良书写爿惯。由于在临摹进程中,习书者常常会自觉不自觉地保存一些自以为好的,其实属不良的书写习气与书法认知。这样。就会不同程度地与范本范字相冲突,就不可能与碑帖完全相融,这对学习书法是很不利的。因而,关于初学书法者而言在临摹进程中必定要吸优去劣,勇于割“爱”,长于否定和摒除自己已有的不良书写习气,方能取得长足进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