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鲁迅的春节

 汐钰文艺范 2019-01-31
关于鲁迅与春节,我有几个困惑不解的问题。

  鲁迅小说《祝福》与春节有关,这是显而易见的。小说对鲁镇人们按照旧俗忙碌着“祝福”活动的叙述,充满了严厉的讽刺。这样看来,鲁迅对春节的态度,不难推想。事实上,鲁迅也确实对春节没有什么热情,甚至几十年几乎不过春节。

  1934年2月15日,旧历甲戌正月初二,鲁迅特意写了题为“过年”的短文。这篇文章了无深意,值得注意的倒是鲁迅对春节说了好话,并且还说:“我不过旧历年已经二十三年了,这回却连放了三夜的花爆,使隔壁的外国人也‘嘘’了起来:这却和花爆都成了我一年中仅有的高兴。”其实,并不是1934年这一年破例这样过春节。1935年春节是这样过的,他在给友人的信中说:“今年却亦借口新年,烹酒煮肉,且买花炮,夜则放之,盖终年被迫被困,苦得够了,人亦何苦不暂时吃一通乎。”更值得注意的是,也不是“不过旧历年已经二十三年了”,这个说法是不确实的。据日记,1933年1月25日:“旧历除夕也,治少许肴,邀雪峰夜饭,又买花爆十余,与海婴同登屋顶燃放之。”

  这里的问题是:第一,为什么鲁迅晚年这样过春节?他对春节态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第二,“不过旧历年已经二十三年了”,为什么特意说了这一句?此说有无言外之意?

  另外值得考察的问题是,鲁迅留学时剪辫子并且拍照纪念的时间,是否与春节有关?

  《自题小像》是鲁迅的著名作品。原诗如下:“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生前曾几次书写此作,可见其重视,但鲁迅生前一直没有公开发表此诗。许寿裳在其《怀旧》一文中首次公开发表此诗。文章中说:“民元前九年(1903)他二十三岁,在东京有一首《自题小像》赠我。”据此,这首诗的创作时间被定于1903年了,比如几种鲁迅文集的权威版本,就是这么说的。这是很草率的。道理很简单,许寿裳只是说赠诗的时间,而不是说作诗的时间。据鲁迅手稿,20世纪30年代他曾手书此诗,并且在诗的后面题识云:“二十一岁时作,五十一岁时写之,时辛未二月十六日也。”辛未,即1931年。1931年51岁,这和许寿裳的说法一样,也是虚岁。据此,则《自题小像》似写于1901年。鲁迅自己的说法,也有问题,因为他是1901年末毕业于南京矿路学堂,1902年2月到日本留学的。

  “自题小像”,这是许寿裳拟的题目,原诗无题。“小像”,是鲁迅的一张照片,半身,短发。后来研究者认定这张照片和这首诗,与鲁迅剪了辫子这件大事,有直接关系。其实这也是不太可靠的臆想。许寿裳《怀旧》中引述此诗之后,逐句解说了诗意,并没有提及断发之事。许寿裳另有《剪辫》一文,回忆鲁迅剪辫子故事:“一九〇二年初秋,我以浙江官费派往日本东京留学,初入弘文学院预备日语;鲁迅已经在那里”;“大约隔了半年之后吧,鲁迅的剪辫,是我对他的印象中要算最初的而且至今还历历如在目前的”。此外文章还引述了鲁迅关于辫子的种种议论。但是这篇文章只字未提照片和《自题小像》这首诗。如果照片和诗,与剪辫有密切关系,这篇文章不会只字不提的。

  据《周作人日记》,旧历癸卯三月廿九日,即公历1903年4月26日:“接大哥廿一日函,并断发小照一张。”“断发”,当即许寿裳所谓“剪辫”。可见鲁迅剪了辫子之时,确实拍照了。《周作人日记》所记收到“断发小照”的时间,与许寿裳《剪辫》所谓“一九〇二年初秋”的“半年之后”,时间也很接近。但是,周作人这里只是说了照片,只字未提诗。周作人后来回忆鲁迅的文章中一再叙述鲁迅剪辫子的事情和“断发小照”,也一直没有提及诗。

  因此,《自题小像》的具体写作时间,是难以确定的,并且这首诗与断发有无直接的关系,也是难以确定的。

  尽管如此,我以为,鲁迅剪掉辫子和拍照纪念,似与春节有关。周作人收到“断发小照”的时间是1903年4月26日,那么鲁迅剪辫子和拍照,肯定在此时间之前。日记之外,周作人曾经两次说到鲁迅剪辫子的事情。《鲁迅的青年时代》云:“是癸卯(1903)年二月间的事。”《鲁迅小说里的人物》云:“时间大概是一九〇三年二月。”两次都说是1903年2月的事情。这个说法大概是根据他收到“断发小照”的时间而推定的。这是推定,未必准确,但是有一定的事实依据。癸卯年的春节,是1903年1月29日,这个时间与周作人所谓的2月,相当接近。据此,与其说鲁迅剪辫子的时间,大概是春节之后的2月,还不如干脆说大概是春节之前的1月底,因为按照一般习惯,为春节而理发,自然是在春节之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