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好爸爸陶功财 小时候我们最厌烦的就是妈妈的唠叨了,长大后等我们也为人父母时,我们又开始重复童年时妈妈的唠叨了,也开始了对自己孩子的唠叨,可是无论我们怎么唠叨,无论我们怎么催促,无论嘴里一遍又一遍的重复同样的话,但孩子们总是无动于衷。 早上起床爱赖床,半天叫不起,起床后穿衣服、刷牙洗脸都慢慢吞吞,磨磨蹭蹭,晚上写作业也是不慌不忙的,写到多晚还写不完,睡觉也半天不睡,即使上床了也要折腾半天,家长总是不停的催促,真是心累啊。 其实这些都是孩子拖拉磨蹭的表现,这该如何是好?不要急不要慌,其实,只有找到办法,家长们就能轻松解决搞定孩子们的拖拉磨蹭问题,就让我来给你支几招吧。 首先,家长要找到问题的关键,要知道孩子们拖拉的原因是什么?比如没有时间观念,做事做作业遇到困难,无法继续前进,就如遇到一道难题做不出来,就只有拖着,还有就是分不清事情的轻重缓急,做事情分不清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毫无头绪,还有就是自控力差,容易被外界所影响,等等。 第一,培养时间观念,制订作息时间,用行动代替语言 儿子小时候尤其上小学时总是拖拖拉拉,磨磨蹭蹭,早上起床他能赖床半小时,起来穿衣服又磨蹭半天,然后刷牙又是花费大量的时间,拿着牙刷他甚至可以满屋子跑,等我们都洗刷完毕,甚至早餐都做好了,他还在那儿刷牙。而到了放学回家,他又是慢吞吞的做着作业,晚上做好了他作业还没写完,其实小学生作业并不多,他却要做很久,时间就这样在他的拖拖拉拉中过去了。那时候我和妻子很头疼,我们更多的就是催促,有时候我们甚至会大吼大叫,然而这并没有什么用。 这样的事情总是频繁的发生,让我们苦恼不已,我和妻子寻找着这背后的原因。孩子尚小,心智尚未健全,他们不懂什么时间观念,总是想到什么就做什么,一天有24小时,一小时60分钟。可一个小时究竟有多长,一分钟又有多长,一小时我们能做多少事?孩子年龄尚小小,真的没有什么概念,真的很难感知时间,这就需要我们慢慢的培养他对时间的感知。于是我和妻子就下意识的培养他的时间观念,比如带他出去旅行坐火车告诉他火车都会准点发车,带他去看电影也告诉他电影票上写着几点就是几点开始放映,慢慢的培养他的时间观念,让孩子知道时间的重要性。 我们给儿子买了闹钟,也给他买了个电子表,我们给他制订了作息时间,贴在他房间最显眼的位置,例如上学期间周一至周五6:30起床,7:00洗漱完成吃早餐,7:30出门,8:00前必须到学校,晚上放学回家6:00吃晚饭,7:30之前必须做完作业,9:00开始刷牙洗脸,9:30必须上床睡觉,周六周日可以睡个懒觉,作息时间可以稍微灵活点,但都有计划,比如什么时候该做作业,什么时候去参加培训等,制订作息时间只是第一步,而接下来需要的就是严格执行,同时也需要做父母的以身作则,陪伴孩子一起执行作息时间,用实际行动说话。 如今,我儿子大了些了,时间观念明显改观不少,每天早上他订了闹钟,闹钟一响他会马上起床,然后到点就出门上学。晚上做作业也总是按时完成,也会按时就寝,一直以来我们也都是按着作息时间执行,虽然现在我们已经没有纸质化的作息时间表了,但作息时间表已经在我们心底扎根了。 作为家长,需从小潜移默化的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给孩子订立作息时间,用行动代替我们的语言,陪孩子一起执行作息时间。 第二,迟到挨批评刺激法,让孩子承担“后果” 儿子开始读小学的时候,也总是磨蹭拖拉,依然改不掉,早上起床我们需要叫多次他才会慢慢的起床,真的是个实在的“起床困难户”啊,起床后他又是那样的不慌不忙,慢慢的刷牙,慢慢的洗脸,慢慢的穿衣服,一切都是慢慢的来。学校要求8点前到校,记得有一次,我们已经换好鞋,准备好一切正要出门,回头一看,他依然坐在餐桌前慢慢的吃着早餐,尽管多次催促,他仍然不为所动。把我急的不行,因为快迟到了,我甚至想生气了, 我压抑着心里的怒气,心底暗道,就让他迟到算了,时间慢慢的过去,他还在吃着早餐,等他终于吃完了要出门的时候,时间已经是7点50了,时间已经不够了,加上路程时间赶到学校也只有迟到了。结果儿子真的迟到了,晚上放学回家儿子就嚷嚷着说明天要早点去上学,估计在学校挨老师批评了。这让我顿时感觉到这样的方法或许能奏效,就应该这样让他迟到几回,让他被老师批评几次,让他承担这样的“后果”,用这样的挫败去刺激他,这以后又出现过几次迟到,儿子在学校老师也都批评了他,甚至还有打扫卫生的处罚。 所谓吃一堑长一智,让孩子迟到几回,让孩子挨几回老师的批评,让孩子承担“后果,”也未尝不可,这会让孩子更加懂得准时的重要性。 第三,多一些鼓励,少一些催促 孩子拖拉磨蹭,我们多数家长的招数也就是除了催促还是催促,一次又一次的催促,可是这样的催促其实并不奏效。起初我们也是这样做的,早上儿子起床多叫几次,刷牙洗脸也是催他,出门催他,晚上回家作业催,睡觉催,我们总是在催。其实效果并不好,我们不停的催促,甚至越催越慢,孩子心也烦,我们也心累,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其实孩子如果做作业或做事的时候速度加快了,我们就应该鼓励他,增强孩子的信心和成就感。比如我会经常对孩子说:“你今天写作业速度比昨天快了4分钟哦”“你今天吃饭比昨天快了”“你今天上学比昨天早了,我们比昨天早到学校5分钟哦” ……通过这样鼓励的语言,我们让孩子意识到不拖拉不磨蹭带来的好处,激发孩子的动力。 所以做父母的,不要吝惜自己的语言,尤其鼓励的语言,多夸夸孩子的小进步,即使情况再糟糕,也总有值得称赞的地方,所以家长们一定要善于发现,用爱的眼光去发现孩子们的闪光点,多一些鼓励,少一些催促吧。 第四,制订目标,并执行目标,并适时改进 为人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教孩子制订目标,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有目标。而目标要切合实际,视孩子的实际情况而定。目标不能太高,要容易实现,孩子容易执行,这样孩子就容易坚持而不至于半途而废。而制订目标一定要与时间挂钩,比如完成作业时间是一小时,读完一本书是十五天等等,要让目标细化具体化,也要让目标时间化。 儿子小时候我为他制订目标,制订作息时间,儿子大了,我们就让他自己制订目标制订作息时间。 有了目标,就要严格的执行,这与第一点可以结合使用,制订目标,制订作息时间,然后严格执行,然后适时的改进。比如根据孩子的作业量,作业多就多安排点作业时间,适时的调整改进。 第五,给孩子自由,让孩子自由支配时间 随着孩子慢慢的长大,孩子们会越来越有主见,越来越独立,作为家长,一定要充分尊重孩子。孩子完成了自己既定的目标后,得允许孩子有一定的自由时间。还有就是,孩子完成目标后节约的时间,比如提前做完作业节约了时间,我们就应该让孩子自由支配,充分给孩子自由,不要强加干涉,不要强行安排其他任务,让孩子做他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因为有这样的惯例,有这样的优待,孩子自然就会抓紧时间完成作业完成他的目标,这样他节约的时间就可以自由支配,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玩了。 我儿子就是这样的“受益者”,现在的他做作业从来不让我们操心,甚至在学校课间他都是抓紧时间把作业做完,这样回家他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自由支配了,周末他周五晚上就会把所有的作业都做完,然后周六周日他就可以自由的支配更多的时间。其实孩子大了,让孩子更加的独立,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这其实很重要。 总之,“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家长要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而培养时间观念的过程中,也要给与孩子一定的时间,培养孩子的自控力,让孩子自主制定目标,并匹配时间,然后严格执行,做父母的,面对孩子的拖拉磨蹭,要多一些鼓励,少一些催促,陪孩子一起长大。 (作者系著名作家、家庭教育专家,著有《好爸爸缔造孩子一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