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曲杂谈

 btwolfwangbiao 2019-01-31
​  散曲杂谈                      我们通常所说的曲,传统上称为元曲,曾与唐诗、宋词并立,前后辉映,是我国元代文坛上曾经普遍流行的一种诗歌形式 。它包括两种不同性质的文学体裁:杂剧和散曲。杂剧是一种以曲词为主,杂以科白和人物动作,敷衍故事情节,包括文学、美术、音乐、舞蹈等诸方面的综合艺术。属于戏剧文学中歌剧一类。另一种为散曲,它是一种配乐小歌词,供人吟唱,性质和形式与词差不多,属于诗歌一类。按地域语言和唱调之不同,曲又分南曲、北曲。南曲即当时流行于我国南方的传奇戏曲和散曲等所用曲调的总称,宋元时已具雏形,到明代才得以盛行;北曲包括散曲和杂剧两大类,元代即高度发展,成为元代文化窗口,所以史称“元曲”。本文所介绍的曲为散曲,不涉及元杂剧等剧曲问题。                                                      第一节 散曲与词的关系            曲源于词,这是目前散曲研究界的主要观点。明代著名文学家王世贞云:“曲者,词之变。自金、元入主中原,所用胡乐,嘈杂凄禁,缓急之间,词不能按,乃更为新声以媚之。”上述引文说明两点,一是曲由词演变而来;二是由于胡乐的传入,词已不能适应形势,于是创立新声。这种新声就是曲子。            曲和词开初是分不清的。因为二者都是配合音乐歌唱的唱辞,故唐、五代多称词为“曲”、“杂曲”、“曲子词”或“乐府”等。而元明之际人们又称曲为词,如元朝周德清的《作词十法》实质是讲作曲的方法;明朝著名散曲家冯惟敏的散曲集名之为《海浮山堂词稿》;更有人把曲和词统称“乐府”,如马致远的《东篱乐府》实为散曲集,《小山乐府》即张可久散曲集。由于曲与词都是有别于七言诗的长短句,因此有人把曲又称为“词余”、“词变”,这都是沿袭合乐文学体裁这一相传久远的称呼所致。 上述曲与词的渊源关系,说明二者在诗歌的本质上是一样的。但是,它们在字声格律和艺术风格上还是有着十分明显的差异。差异情况分述如下:            一、字句要求。 词的字句相对固定,基本是一调一格。每首词的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等都必须按词谱规定办,不能随意添加衬字,更不要说增加衬句了。而曲则不同,于曲谱规定的句数、字数、平仄之外,还可以根据写作需要来增加衬字甚至衬句,增衬部分平仄不拘。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一书中列载了三百五十个曲牌,其中注明“句字不拘,可以增损者一十四章”。说明曲中增损字句并不是个别现象。同一曲牌差别往往很大,衬字甚至大大超出正文数倍。最典型的当属元曲大家关汉卿的【南吕·一枝花】不服老套曲中的两句:“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教你钻入锄不断砍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五十一个字中,正字只有十五个字,即“我是一粒铜豌豆,钻入千层锦套头”而已。           二、用韵特点。 词韵依据《词林正韵》,强调平上去入四声俱全。一首词的韵脚要么用平韵,要么用仄韵,入声韵还必须独立使用;少数亦有采用平仄转换韵格的,但一般是不允许同声部韵通押,更忌讳用重韵。曲则不然,用韵较词密,往往通首句句押韵,甚至六字三韵。另外,曲韵另立韵部,即《中原音韵》,它取消了入声,将入声派入平上去三声中。曲允许同声部通押,不管小令、套数或是带过曲,都必须一韵到底,不避重韵。这样就打破了诗词中的许多禁忌。例如“孤平”、“平三连”、“平仄相间”、“平仄相反”、“平仄相重”等问题。这些禁条在曲中都得到解放,应当说这也是长短句诗体的一大解放。           三、调式分类。 词根据长短分小令、中调、长调三类。根据段落又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段落称“片”或“阕”。两片或是两阕之间没有文字说明,只需空一间隔以示区别即可。而曲一般都是单调,如需多调,篇中加【幺】或【幺篇】,过曲首句比引子首句字数稍有增减者,篇前加【幺篇换头】。南曲须另起一板者,篇头前加【前腔】,过曲首句字数比引子首句字数有增减者,篇前加【前腔换头】。            四、体制功能。 每一种韵文体制都有它特殊的功能,都有它特有的表现形式,都有它适宜的表达范围。比如词宜于抒情写景而不宜于记事言理;宜于述悲而不宜于报喜;可以雅而不可以俗,可以纯而不可以杂,宜于庄重而不宜于徘谐等等。而曲于记述事物发生过程、抒发情怀感慨都可以,用途极广;于悲事喜事直至嬉笑怒骂尤为适宜,情致极放;于典雅俚俗尖新耸听俱可,容量极大;于街谈巷议直说明言,庄谐杂出,态度极活。换言之,词比较严谨,曲比较自由;词比较清丽,曲比较活泼;词比较雅致,曲比较俚俗;词比较含蓄,曲比较畅达。           五、语言风格。 词语大都要求庄重典雅,委婉含蓄,书面成分比较多。口语方言如用在词中总觉得近俗伤雅,不大合词的体制和韵味,而用在曲中便觉得尖新灵动,妙趣横生。因此曲语多以口语为主,以天下通语为主,从而造成自然音律的和谐美和大众口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